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地教学共同体是指高校与地方中小学校在教师培养关键环节上,为了实现合作共赢,双方本着自愿互利原则,共同构建校地教师教育资源共享的组织群体。地方院校师范教育肩负着为地方中小学校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但在培养师资的关键环节——教育实习上存在许多问题。通过稳步推进,完善校地教学共同体;加强合作,重构民族师资培养方案;强化管理,发挥高校带队指导老师的作用;大胆实行双导师制,促进师范生做好教育实习的准备;优化教育实习工作运行机制等途径,促进地方院校教育实习工作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与百姓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原因在于激励机制过于偏重经济发展指标和约束机制的弱化。要使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导向"变为"公共服务导向",就必须构建符合公共服务要求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资源保障机制,建立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机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西方各国进入了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采用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和提高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元素,而电于政务无疑是未来政府管理的发展方向。电子政务将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改变了政府的组织方式,推动了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乃至组织结构重组。电子政务为政府转变公共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契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市场化与地方政府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与中央政府行政改革相比较,地方政府行政改革严重滞后。本文在分析公共服务特点以及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实践经验,通过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途径推动地方政府行政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马玉玲 《考试周刊》2009,(30):214-215
本文对地方政府职能与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应采取宏观的间接的调控方式,培育完善的教育市场,创建公平的教育环境,为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服务。以提高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为督政重点工作,是推进政府政绩考核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该工作是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手段、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保障。然而,当前该项工作面临着“内卷化”现实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督查对象失衡、指标体系薄弱、评价专家队伍单一、评价过程质量不高等原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为消除现实困境,必须从根本上调整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体制,要求地方政府坚持五大理念,强化职责意识;聚焦评价指标体系,明晰标准效度;健全督查专家队伍,强化整体素质;注重评价多个环节,规范过程管理。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才能达到参与、公正、透明、问责、有效的善治状态,从根本上发挥督导督查抓落实的作用,推动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人民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行政环境,揭示了外部环境对青海省人民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影响,提出要因地制宜地重点强化政府在生态保护、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8.
以金融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表征的金融生态系统,需要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而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与社会、经济、法治和文化环境的关系为表征的金融环境,由于地方政府既是“消费者”又是“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因素,其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分析,消解不适当政府干预、搞好法治和诚信文化建设、建构地方政府双重身份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机制、评价机制和协调机制。是地方政府以公共服务保护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我国政府职能中所包括的“公共服务”职能进行了描述,指出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存在偏差,投资比重存在偏差,提出了我国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的原则与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由于财力向上集中,而支出责任向下转移,导致地方政府在履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一职能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与此同时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靠出让土地获得收入来满足支出需要并负债维持运转。由此,理论界一直在探讨: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政府要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到底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太大还是收入太少。要厘清这一问题,应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入手,对地方政府的责任进行梳理,找出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责任转型的逻辑。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着社会的公正公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诸如区域差别、城乡差别、个人差别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角度出发,分析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协同治理是近年来政府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理论,其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由政府、企业、公民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多个子系统构成,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子系统协调统一起来,发挥这些子系统自身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多元化的共同治理。协同治理理论虽然提出多年,政府也在大力的推广协同治理理论,但是毕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多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的"无限责任政府"和"全能主义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一时之间难以彻底的根除,而这也是我国推行协同治理的主要障碍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列为了政府深化改革工作的重点,而协同治理理论则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二之选,也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公共服务供给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实现协同治理同样是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等教育为例,对中国10省市比较分析显示,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关系密切,两者通过经济发展耦合在一起。为了保证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应自觉加大力度降低行政成本,领导者更要提高投入教育的意愿,并硬化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指标,中央政府也须进一步健全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4.
尹后庆 《上海教育》2009,(14):14-15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政府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公共服务是其基本职责,公共服务也因此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一体四环”评价模式是聚焦地方政府履行法定教育职责、以上级政府为主体对其直接管辖的下级政府实施程序化评价的实践方式。它具有依法治教、权责匹配、多维印证、发展为本的特征。工作回溯是基础环节,证据比对是关键环节,群众评价是印证环节,反馈整改是目标环节。实施“一体四环”评价要注意对评价信息的研判、重视现场督查、注重结果应用,促进区域教育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政府角色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在借鉴有关政府角色理论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际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应认真当好“五大员”即:“领航员”、“创新员”、“保安员”、“裁判员”和“服务员”。  相似文献   

17.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本文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阐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总体上比较薄弱,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投入不足、应急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失衡、运作机制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做好的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探讨——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公共服务理论建立在民主、责任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奉行服务理念,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互动。这些理念和思想内容对解决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是指导我们科学确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二是确立以公众为本的绩效观念;三是指导我们建立包含公众满意度指标在内科学的复合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公共服务出现了市场化、民营化、信息化等现象以及服务型政府概念,但政府公共服务的独断性仍存在,目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仍难以满足,公共服务提供模式也较单一、陈旧,公共服务创新亟待改善。文章在阐述政府公共服务概念、创新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公共服务智库创新、公共服务"政学研智金"结合创新、公共服务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回馈创新以及公共服务的持续性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