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系统性,其很多作品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反映。艾略特的文艺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也时有体现,比如他的非个性化理论、象征物表现手法等,在《空心人》中都有所体现,将诗歌的主题进行了精确刻画。艾略特在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与他本身的意识以及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将选取其作品《空心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座高耸的里程碑。通过对他早期作品《序曲》的分析以及将其与中期作品《荒原》的对比,可以看出他以《荒原》为代表的中期作品是如何在主题和创作技法方面对早期作品进行继承、发展和升华的。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以其现代派诗歌《荒原》(The Waste Land)而享誉世界,他在诗歌中体现的宗教思想更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艾略特的生活背景及其作品的剖析,从宏观角度找寻艾略特一生的宗教探求轨迹。  相似文献   

4.
T·S·艾略特(1888—1965年),现代文学批评家、剧作家和伟大的诗人。1948年,为表彰他“作为一位现代诗歌的开拓者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最重要的诗作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首四重奏》等。艾略特是在英美现代诗歌发展的关键时刻,根据其自成系统的理论进行诗歌创作的。他非常注重传统,同时吸取意象派的长处,并把17世纪玄学派诗歌技巧与法国前期象征主义诗歌技巧熔为一炉。他强调内心独白、戏剧性表现、思想感性化、客观对应物和用典等诗歌技法,开创了尽管十分难懂却真正新颖的诗风,在艺术上为诗歌这一古老的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使英美现代诗歌充满  相似文献   

5.
T.S.艾略特作为现代派诗歌的著名诗人,其文学影响力不容小觑。20世纪20年代以降,中国学界对艾略特展开了多方位的探讨,首先是对他的诗歌进行了译介,尤其是集中分析了他的代表作《荒原》。在艾略特作品以及诗论的研究方面,叶公超、赵萝蕤及袁可嘉等知名学者提出了诸多深刻的见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艾略特诗歌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宗教思想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艾略特对我国国内诗坛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新月派”“现代派”“九叶派”等流派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艾略特的诗论精华,从而丰富了国内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6.
T·S·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因其创作的诗歌作品内容主旨深邃、结构形式新颖、手法技巧纯熟,而被誉为"英美诗坛上开一代诗风的大师",他的许多诗歌作品如《荒原》、《四首四重奏》等都被奉为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经典之作。深入剖析艾略特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不难发现,他对诗歌语言的隐喻性、音乐性以及"陌生化"特征,做出了有益的艺术探索和尝试,推动了现代主义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7.
刘磊 《考试周刊》2007,(36):98-99
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首对西方和中国诗坛造成巨大影响的作品。本文试图从文学评论中的新批评派和神话原型派着手对《荒原》进行解读,并试图阐明艾略特的创作理论与这些学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渔小说的尚奇观理论在内涵上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非奇不传"、"常中求奇"和"新奇同质"。纵观李渔的白话小说集《连城璧》与《十二楼》,可以看出许多作品都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而这种喜剧效果的形成与李渔小说"新奇同质"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本文试从李渔小说所选取的题材、所塑造的人物、设置的情节以及大团圆的结局等方面阐述李渔小说"新奇同质"的思想在喜剧风格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特·斯·艾略特是西方著名的诗人和评论家,他的著作《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从原型批评角度出发,对《荒原》中情节、人物和意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诗歌的死亡主题和拯救主题。  相似文献   

10.
艾略特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成功刻画了一位中年男子在现代社会中毫无意义的生活。在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的影响下,艾略特在该作品中以绵延观中的物理和心理时间为线索,同时展开,刻画出一个被时间利用的现代人形象。主要从柏格森的绵延与时间、绵延与自我的关系方面对T.S.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进行解读,分析绵延自我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体现,阐释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中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11.
晚明杰出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童心说》中提出:"性情自然说"的哲学思想。据此他在多篇作品中表述其对音乐的本质与创作及音乐的审美等多方面的音乐认识论。他在《琴赋》、《读律肤说》、《杂说》等诸篇散文中的音乐理论多是对儒学以《乐记》为代表的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悖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李贽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音乐认识论对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叶公超对传统有着深深的眷恋,正因如此,他才逆时代潮流地对20年中牢不可破的诗界"镣铐"说提出了批判,大张旗鼓地高唱任何诗歌都必须要有格律,不识时务地提倡新诗人要大读文言诗文,主张新诗可以化用旧诗的材料,对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倍加欣赏;这引发了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一系列紧张的问题。叶公超把艾略特所说的"传统"与"文以载道"中的"道"混同起来,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艾略特所说的"传统"彰显的内容恰恰是"道"所要防范乃至打压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孟楠 《现代语文》2009,(12):124-125
艾略特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提出了文学的整体论、“非个人化”理论等重要的理论,对荚美新批评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以其论文《传统和个人才能》和《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为基础,旨在浅析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相似文献   

14.
由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关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的视角下,以杨静远儿童文学译作《柳林风声》为例,通过译文中的叠词、拟声词、叹词、句式、口语化语言等方面来分析目的论在译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裁断《陶集》异文,应该从魏晋文学的语境、作品所用的典故、上下文义的贯通等方面综合考虑。田晓菲《尘几录》多取《陶集》异文,运用现代西方的阐释学理论,证明传统的陶渊明并不存在,其实质是塑造作者所期待的"另一个陶渊明"。  相似文献   

16.
诗人艾略特在其惊世骇俗的诗作中,一反前人的种种成规,别出心裁地运用现代诗歌技巧,创造出"荒原"的诗歌世界,从而改变了20世纪英美诗歌发展的方向。批评家艾略特依托"传统"、"非个性化"等话语,追求诗歌批评与社会批评的"秩序",开创了20世纪英美批评的先河。诗歌创作与批评之间的龃龉构成艾略特一生的主轴,也体现了他的诗歌观念与政治观念的冲突。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评,艾略特展现了一位现代主义先锋诗人与现代性语境里的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抉择。  相似文献   

17.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深受屠格涅夫作品《罗亭》的影响。巴金通过借鉴屠格涅夫作品,使其作品《雾》在"人物""思想情怀"以及"行文方式"等方面都与《罗亭》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并且通过重构又具有其个人独创性。  相似文献   

18.
艾略特作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伟大的宗教诗人和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宗教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宗教与文学》一文。他认为只有符合文学标准且表现了基督教思想感情的作品,才是伟大的作品;另外,必须以道德批评和神学批评来补充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9.
乔治.艾略特的前期作品《亚当.比德》、《佛洛斯河磨坊》和后期作品《米德尔马契》中的叙事话语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从作者型声音过渡到间接性叙述;叙述者性别立场的转换;后期小说中卷首引语的使用。艾略特在追寻叙事权威过程中采用话语迂回的叙述策略揭示了她矛盾的女性观,说明在男权文化氛围浓厚的社会中,女作家在写作中建立女性叙事权威时所面对的重重阻碍。  相似文献   

20.
第八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文选学"故乡———江苏扬州隆重举行。大会交流论文近百篇,主要从"《文选》版本及注本"、"《文选》所录作家作品"、"《文选》文学体类"、"《文选》编纂"、"《文选》接受与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大会总结了"文选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就,并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