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敢于质疑;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质疑;通过教师示范,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质疑。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效质疑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探究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做到"三思":课前思考;课堂思考;课后思考。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一类专业、一种事业,具有相对应的核心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师德素养和情感素养、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学习素养和创新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会学习"会产生影响,对学生"学会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对学生学习学科逻辑思维和知识体系的促进。教师核心素养影响学生"学会学习"的路径有:在思想教育中注重榜样激励和寻求突破;在知识教学中注重意义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搭建舞台让学生现场质疑,即时评价让学生持续质疑;在学习指导中使用阅读学习法和实践探索法。  相似文献   

4.
马育明 《快乐阅读》2011,(16):137-138
在语文教学中,质疑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质疑,让"质疑"植根于小学语文课堂呢?笔者试图从营造氛围、指导方法、巧妙释疑等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质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究。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乐于质疑,敢于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带疑而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林琦璋 《考试周刊》2014,(33):68-69
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在数学课上"动起来"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可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数学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质疑让学生动起来;采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者从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让学生愿意质疑;掌握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三个方面入手,扎实做好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疑"是人们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开端,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敢于质疑;精心创设矛盾,让学生善于质疑;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教材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时空,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获得新知和能力,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学习。一、培养质疑能力,变做"学答"为做"学问"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在问与答中完成教与学。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学生只会做"学答"而不是做"学问"。一个学  相似文献   

11.
毛秀坤 《考试周刊》2013,(41):124-125
历史与社会学科本身就需要学生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探究意识,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强的好奇心,有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学习意识。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问题: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善于质疑。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营造激励质疑环境和采取分层质疑形式”,让学生有疑必质;引导学生“从所学课题上质疑、从疑难关键处质疑、从实验现象中质疑”,掌握质疑方法;采取“生疑、导疑、追疑、乐疑”方式,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3.
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质疑,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质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我们物理教师要搭建质疑的平台,指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积极地质疑。  相似文献   

14.
赵昱彤 《考试周刊》2014,(57):50-51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质疑习惯和能力:营造民主氛围,树立质疑意识;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在质疑中创新;养成质疑的习惯,逐步形成质疑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发现",善于"质疑",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健康个性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智能的完善,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的技巧——提出问题、树立假设与检验假设及验证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自学质疑"的环节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欲望。不仅让他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获得学习思考方法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自学质疑"的效果并不理想,下面就生物课堂上学生"自学质疑"环节谈谈自己的感悟。一"、自学质疑"中出现的问题1.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学生不会"自学质疑"现象。在传统教育教学思想里,教师的职责注重"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仅是依照课本及大纲的目标,讲解规定的知识点,使整节课处于"满堂灌"的教法之中,让学生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认真研究的课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得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起来,其中质疑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学生质疑能很好地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质疑是上好一堂课的切入点,是成功课堂的钥匙。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就仅此问题和大家一起共勉。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争议处""自相矛盾处""课文题目处"等方面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语文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更要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掌握质疑方法,使学生从"敢问"、"好问"、"勤问"最终达到"善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质疑,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质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我们物理教师要搭建质疑的平台,指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积极地质疑.  相似文献   

20.
罗春艳 《快乐阅读》2011,(16):135-136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运用"质疑探究"法教学。"质疑"要求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与学生平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问,把课堂还给学生;"探究"要求老师调节课堂节奏,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张学生以本为本,大胆质疑、探究,师生平等对话,二者有机结合,构建出"质疑探究"、和谐平等、灵活互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