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06,(12):126-126
在2013年,一座口径达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在贵州喀斯特洼地建成,它将能接收110亿光年外的微弱信号。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仁东研究员表示,与世界现有最大口径100米望远镜相比,其观测能力提高了10倍,并且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领先划立。据悉,FAST由4600块三角型反射板拼成,其外形与锅式卫星天线相似,面积则相当于25个足球场那么大,总投资约为6.88亿元。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众》2000,(2):6-6
从1609年伽利略首次将口径44毫米的小型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开始,近3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全世界已建成许多大型天文望远镜。到80年代术期,口径大于3米的已经超过14台。近10年来,国际上已开始建造及已提出计划建造的口径大于8米的甚大型望远镜超过10台。现代社会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望远镜制造技术的发展。作为一个国家的国力和  相似文献   

3.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是国家 “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 建造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射电望远镜, 以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中科院是建设主管部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为建设法人单位, 贵州省人民政府为共建部门。望远镜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洼地, 东北距平塘县城约 85 km, 西南距罗甸县城约 45 km.FAST 工程于 2011年 3 月 25日开工建设, 预计 2016 年 9月完工。  相似文献   

4.
全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大口径全景巡天望远镜(LSST)”.已于日前开始在智利北部的帕切翁山动工建造。这部超级望远镜预计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观测能力最为强大的数字化天文观测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夜空进行观测。LSST将对太空进行不问断地扫描.以研究那些遥远的星系、小行星、超新星、彗星、恒星和其他天体。LSST计划的总投资将超过35亿美元。建成后的LSST天文望远镜直径将达到84米,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以来,光学望远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从小口径望远镜到大口径望远镜,从折射望远镜到反射望远镜,威力不断增加。从用来观察遥远物体到探索浩瀚太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9,(3):44-44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承建的中科院与上海市政府合作项目——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系统工程已经正式启动。这架望远镜选址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计划于2012年年底建成.届时将成为亚洲最大、国际先进的全天线可转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不仅可以很好地执行探月二期和三期工程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测定轨和定位,以及今后我国各项深空探测任务.还可以在天文学研究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这台望远镜建成后,按其口径大小在全球可排第三.仅次于美国的110米口径望远镜和德国的100米口径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天体的无线电波.确定遥远天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众》2000,(2):9-9
笔者在接待大量需要购买天文望远镜的用户时发现,大部分爱好者对天文望远镜的选购有一定的盲目性。那么究竟如何选购合适的天文望远镜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考虑。 (1)光学系统对于望远镜,主要选择物镜的类型及口径大小。对于同样口径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最贵,折反射其次,牛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5-316
我国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2007年5月12日在中科院/云南省丽江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国及东亚地区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随着这架口径为2.4米的望远镜投入使用,丽江观测站将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天文观测基地,每年可容纳数十项具有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课题在此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口径望远镜的可见光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对国家领空防御和外空间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大气湍流在可见波段远强于红外波段,受大气相干长度r0限制,数米大口径望远镜的成像分辨率仅与0.1米口径的相当。国内外均采用变形镜校正湍流波前,但其单元数较少,在可见光波段国际上最大匹配5.1米口径望远镜,且匹配1.5米以上口径的变形镜对我国禁运。因此高达百万像素、具有10米口径匹配潜力的液晶自适应系统成为研究热点,但国内外均未突破其速度慢和能量利用率低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14,(3):10-10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近日获重大进展——主体圈梁完成合龙,这座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将在201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向全世界开放。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的天文学家提交了研究观测计划。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国家天文台官网消息,1月24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与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获得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干涉条纹。国家天文台F A S T团队与上海天文台VLBI团队合作,利用FAST与天马望远镜进行了条纹干涉实验,对致密射电源3C454.3进行了联合观测,利用上海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光学天文望远镜目前是东亚地区口径最大的通用型光学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科技部三方联合资助的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00年立项,2007年5月望远镜落成,2008年4月通过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云南省三方联合组织的验收,投入试观测,成为我国七大天文科学工程之中第一个开始运营的项目。试观测期间完成了其观测研究平台的建设,使该望远镜具有测光观测、高中低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
朱能鸿,天文仪器与方法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11月10日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台长和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现任上海天文台总工程师。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成功月球双速照相机,1976~1989年主持设计并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研制成我国首架口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1991~1993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设计了光干涉合成望远镜方案。数十年来为我国天文望远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朱能鸿于1985年被评为上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199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天文和其它领域主持研制了5架1米级以上的各种望远镜。  相似文献   

14.
广闻博见     
我国最大近地天体望远镜在盱眙启用我国目前最大的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日前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基地启用。专家预计,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未来20年内可发现500至1000颗穿越地球轨道、有可能给地球带来危害的近地小天体。该镜为通光口径1米,球面反射镜1.2米的施密特型望远镜,具有强光力、大视角的特点。这台望远镜国内最大,在世界同类型望远镜中名列前五位。实验鼠有了人类免疫系统日本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地为一只老鼠进行了移植手术,使其获得了一个人类的免疫系统。使用这种实验鼠获得的研究成果将更适用于人类,将为诸如开发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近期在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基地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极大口径望远镜自主研制能力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轨道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以2.8万千米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同时,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球上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  相似文献   

17.
张蜀新  彭子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70-673,688,689
1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18.
用中国技术制造出世界一流的天文望远镜,这曾是她的目标.为此,她十年磨“镜”,完成了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建造,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追赶与超越. 而今,年过六旬的她依然逐梦前行,在地球上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穹续写“镜”观星辰的新篇章.她就是我国天文光学望远镜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崔向群.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众》2000,(2):7-7
中国的天文望远镜研制从无到有,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研制2米以上天文光学望远镜和国际一流的天测仪器及太阳仪器的能力。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小型天文望远镜最大的出口国。 1980年以后,我国相继建成了2.16米、1.56米及1.26米红外等三台新的大型望远镜,为我国实测天文学增加了有力的武器,也使我国天文仪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5):F0002-F0002
崔向群,女,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型天文望远镜、主动光学技术、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镜面技术。1975年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并于1981年和1995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文仪器与方法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