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正确理解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关键要认真观察课本133页图11-11演示实验,分析为什么停止沸腾的水在气压减小时会重新沸腾,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知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关实验题的解题方法辅导例1烧瓶中的水被加热到沸腾,停止加热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瓶口上如图1所示,向外技注射器活塞,可以看到水重新沸腾起来,这个实验表明:【分析】题目所述实验中,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时,烧瓶内水面上的空气变稀薄,空气的压强减小,此时水重新沸腾,说明空气压强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相反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会…  相似文献   

2.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运用这一知识可解释许多物理现象.1.如图1所示,用酒精灯给做口圆底烧瓶加热,使其中的水沸腾如图a.然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瓶口上,推动活塞向瓶内压气,看到瓶内的水停止沸腾如图b.将图a中酒精灯撤去,水就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烧杯中的水又重新沸用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由于压气,b图中水面上气压增大了,水的沸点也就升高了,水就停止沸尽了.反之,由于抽气,C图中水面上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就降低,当水的…  相似文献   

3.
在通常情况下,冰只能使水冷却,不能使水沸腾;但在特殊条件下,冰却能使水沸腾起来。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亲眼看一看这个有趣的现象吧。在烧瓶内灌半瓶水,放在火上加热。待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上取下并用塞子将瓶口紧紧塞住。这时虽然瓶中水的温度还很高,但沸腾已停止了。再把烧瓶倒过来,在瓶底放上一些碎冰。  相似文献   

4.
一、明确实验目的教科书对本节实验目的的表述是〔目的〕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这种表述方式简单明确,概括性强,教师要做好这个实验,则必须有更为具体明确的目的。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知道沸腾现象”、“理解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和“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确定如下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知道沸腾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发生条件。(特征:①水中有大量汽泡上升;②水面剧烈波动;③吸热恒温等。条件:持续吸热。)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沸腾跟蒸发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沸点是液体的特性之一。3.初步了…  相似文献   

5.
陈炳麟 《物理教师》2003,24(1):25-26
例 1 .图 1所示 ,加热烧瓶中的水 ,待水沸腾时A .用木塞塞紧瓶口 ,瓶内气压升高 ,水又慢慢停止沸腾 .B .…C .…D .… .本题出自《海淀题链———解题思维能力发散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丛书中的初二物理第 1 2 6页的例 4 ,由于题的其他选项与本文无关 ,故从略了 .本题通常是这样解释的 :烧瓶中水沸腾时 ,使瓶中充满水蒸汽 ,此时 ,用木塞塞紧瓶口 ,水蒸气继续从水中溢出 ,使瓶内气压升高 ,因为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升高而升高 ,水又慢慢停止沸腾 .故选项“A”是正确的 .图 1     图 2   初二物理教材有图 2所示的实验 .用注…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中,有一个证明液化放热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仪器包括铁架台(未画出)、石棉网、酒精灯、带塞烧瓶、试管A、U形细玻璃管、温度计、盛水容器B],将烧瓶中装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大量的水蒸气遇到试管,发生液化现象,与此同时,容器B中水温度也随之升高,于是便可证明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热量.其实这并不足以证明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热量.因为尽管水蒸气发生液化后,变成同温度的水(在同一压强下),这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但试管中液化的水不断与试…  相似文献   

7.
邓利军 《物理教师》2000,21(7):4-25
1液体在低压下沸腾的实验 做液体沸点与压强关系的实验,教材中的做法不能直观的反映出液面上气体坛强减小了能使多少摄氏度的水沸腾,我用注射器针铜改进此实验.做法如下: 取一个锥形瓶,瓶内注入95℃左右的水(水温最好高于90℃),瓶口塞紧橡皮塞.塞中穿入一支水银温度计,注意橡皮塞与温度计接触处要密封.把 100 mL针筒活塞推到底部,然后把锥形瓶的侧嘴与100 mL的注射器用硬胶管连接.装置如图1.实验开始,先观察水银温度计读数,如果是94℃,此时把针筒活塞抽出一段,液面上方气体压强减小,水沸点降低,94…  相似文献   

8.
题如图示,试管A装有水,放在盛有水的容器B中,在1标准大气压下,给容器B的底部加热到沸腾时,则试管A中的水()(A)B中的水先沸腾,A中的水后沸腾;(B)A中的水先沸腾,B中的水后沸腾;(C)不沸腾;(D)同时沸腾.许多同学选答案A或D.此试管中的水能沸腾吗?给容器B加热,B中的水温度先升高,从而A、B两容器存在温度差,热量由B传递到试管A中,使A中水温也逐渐升高.当B中水温达到100℃时,继续加热,便有沸腾现象.A中水随后升高到10OC时,达到了沸点.此时A中的水与B中的水不存在温度差,B中的热量不能继续向A中传递…  相似文献   

9.
例1把A、B两个大小、形状和质量相同的容器,按图1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分别是PA、PB、FB、F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压力分别是PA’、PB’、FA’、FB’.试分别根据容器内装满水(图1甲)和未装满水(图1乙)两种情况,比较下列物理量的大小.PA;FAFB;PA’PB’;FA’FB.解(1)如图1甲所示,容器内装满等量的水:(2)如图1乙所示,A、B两容器内装等量的水,但未装满:例2(1)在盛水的容器里放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里水面的高度会不会变化?(2)如…  相似文献   

10.
如图1,在一玻璃瓶内盛适量的水,使之浮在一烧杯中的水面上;如图2.将一空玻璃瓶瓶口朝下部分按入一烧杯内的水中,并固定住玻璃瓶的位置.若用酒精灯对两烧杯中的水加热,我们会看到当瓶夕1一烧杯内的水沸腾时.两瓶中的水都不沸腾的现象,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对于图1,虽然瓶内的水和瓶外的水相隔离.但在烧杯内的水沸腾之前,由于瓶外的水先于瓶内的水变热,所以瓶内的水能够吸收到瓶外水的热.使自身的温度随瓶外水的温度升高而升高.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瓶内的水温也达到了沸点.但由于此时瓶内、外的水温相同,瓶内的水不…  相似文献   

11.
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随即用大号注射器向外抽气(图1),就会发现瓶中的水又沸腾了其原因正确的说法是().A.瓶内大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D.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这是一道1998年中考物理题,难度不大,但结果并不理想,选A和B的共占6.4%,选C  相似文献   

12.
初二物理“大气压的变化”中“沸点随气压改变”一段,安排了图11—11的实验。这个实验直观地告诉学生:同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下降.这个实验成功地让学生知道“其然”。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补充说明了“所以然”。 取一烧瓶装大半瓶水,然后用一块橡皮膜做一个手指大小的气球,大小以能从烧瓶口案进为宜.然后将小气球拴在一个小石块(或小铁块)上,一起从烧瓶口塞进去。小气球与小石块一齐沉入水底。然后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的瓶外部分安有橡胶管连接两用气筒。然后让学生观察: (1)不打…  相似文献   

13.
对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p.79“水在低压下沸腾”的演示实验装置,笔者认为,它至少有两个不可忽视的缺点:第一,它只可演示“压强减小,沸点降低”,至于课本上说“相反,如果增加压强,液体的沸点就要升高”是无法直接明确演示的;第二,它易让学生产生“沸腾不需要吸热”的错误认识(因演示中没有对水加热,水也确实未从外界吸热)。笔者对这个实验作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现将演示方法简述如下。先不接上抽气筒,在瓶中装上适量的冷水,对水加热,当加热到80℃左右时,水并未沸腾,再接上抽气筒,抽出瓶中的部分气体,减小压强,可以立即看到瓶中的水沸腾起来,而且从温度计上可直接读出沸腾时的温度只有80℃左右,甚至更低。并能定性演示出,抽出的气体越多(这可以抽气的次数、速度上体现),即压强越小,水就能在更低的温度下沸腾。这便说明“压强减小,沸点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实验试题是高考理综试卷的必考题目,其兼有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多重功能,也特别成为体现学科间综合的热点。气体压强问题是物理学科知识,但却和许多化学实验有关,尤其体现在气体的制备、收集、除杂及喷泉实验中,复习实验时要注意体会和总结。1是压强差导致了喷泉实验喷泉实验是课本上的常规实验,其形成原因是当烧瓶内的气体被吸收或溶解时,烧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则将溶液迅速压入烧瓶形成喷泉。关于喷泉实验的考查大多与压强有关。如200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29题Ⅱ中有这样两问:(3)用图1装…  相似文献   

15.
江山 《物理教师》2007,28(8):2-2
初中物理8年级上册“蒸发与沸腾”中有一实验探究,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学生们能发现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一规律,教师适时的指出这一温度就是水在这一气压下的沸点.但实验中发现测出的沸点各不相同,有的是97℃,有的是98℃,……甚至是103℃,而学生们早已知道水的沸点是100℃,这如何解释?大多数教师就用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来解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1.大气对叫做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2实验让人们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3.通常把等于高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帕.4·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和5大气压随高度的而减小,越高,大气层越薄,空气的密度越小.6.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级7.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任强;体积越大,压强8.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利用把水抽上来.9.离心式水泵起动前,先往泵壳里.起动后,系壳里的水随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中,这…  相似文献   

17.
一.“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实验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如图1,圆底烧瓶中充满了易溶于液体b的气体a,根据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和帕斯卡定律可知:滴管挤出液体b之前,烧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向烧瓶内挤出滴管中的液体b后,因液体b吸收了气体a,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内外压强差较大,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液体b从烧杯中倒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18.
当水沸腾时     
当水沸腾时,你可看到“汽泡”翻滚,“白气”上冲.伫立于沸腾的水之前,你是否凝神遐思过下面所列见惯不惊的疑问呢?是否做过下列的实验呢? 水为什么会沸腾?你可不假思索地立即回答:是加热的原因吧.这是不确切的回答.接近沸点的烫水,不加热也会沸腾.不信,你可做做下面的实验. [实验1]如图1所示,烧瓶中的烫水,温度略低于沸点.将大注射器活塞向外拉.这时你可看到烧瓶中的水产生气泡呈现沸腾现象.  相似文献   

19.
Ⅰ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图5-1所示的管里装一定质量的水,管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比较p1、p2的大小,应是p1p2。(90年北京市)2如图5-2所示,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受的重力为G,分别与水平面或竖直面接触,并受到水平或竖直的力F作用,F=G,则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强最小是图;大小为;最大的是图;大小为。(90年山西省)3.某液压机的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是25:1,工作时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压力是8牛顿,则在大活塞上可以得到的力是牛顿。(90年成都市)4.潜水艇潜入水下越深,受到的压强越…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大气压的变化》一节中讲到:“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对于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课本上安排了一个用大注射器吸气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的演示实验,该实验也可以用引言中图0-3的方法做(用冷水浇瓶使热水沸腾)。但对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课本中没有安排演示实验,这大概是因为增压实验有危险性的原因吧。课本中举了高压锅的例子:“高压锅由于不漏气,锅内气压可以高于地面附近的大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对于这一点,学生总是心存疑虑。有的学生认为水的温度最高就是100℃,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