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景观格局指数与GIS方法,记录了大南坂农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在42a期间的变化,并赋予其时空分布的内涵。研究结果除了定量反映景观类型和景观类型格局的变化外,还跟踪了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引起这些变化的驱动因素之间的联系。为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生态设计与土地可持续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井冈山市为研究区,以1994年、2007年两景遥感影像、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比较准确地调查研究区1994年、2007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人文因子可以归纳为旅游产业发展因子、农业发展因子、工业发展因子、林业发展因子和人口增长因子.上述人文因子对井冈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强度各不相同,其中旅游产业发展因子与工业发展因子的影响作用较大,林业发展因子、农业发展因子和人口增长因子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黄家二岔流域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黄家二岔流域为例,分析该区的景观格局,选取斑块大小、斑块破碎度、等高连通度、顺坡连通度和斑块相对位置指数5个指标对景观格局进行量化,再结合地形,将该流域分为阴坡和阳坡分别计算它们的景观格局,并分析它们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最后得到,黄家二岔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人工草地,其中阳坡以人工草地为主,其斑块较完整,等高连通度大,斑块排列顺序也利于保持水土;而阴坡以耕地为主,斑块完整,顺坡连通度大,斑块排列顺序不利于水土保持.因此阳坡景观格局利于保持水土,而阴坡景观格局利于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4.
岩溶山区聚落格局变化及其LUCC响应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代表岩溶山区不同发展水平的贵州省4个地区为例,应用1963年航片和2004年SPOT影像,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指数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了岩溶山区聚落格局变化及其与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63年,该区聚落规模较小,受地貌影响较小,主要分布在土地生产力高的地方,聚落分布形状较为规则。经过几十年地区经济的发展及人口增长,聚落在不断扩张,因受制于山区的地理环境,聚落分布形状趋于复杂,且有向交通线集聚分布的趋势。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聚落空间发展方向各有差异,其中优化开发型地区聚落稳定并朝自身扩张和合并方向发展;保护开发型地区聚落变化小,部分聚落向保护地区外围迁移;恶劣发展型地区聚落变化数量大、等级低,其发展方向以新生为主,消亡较多;岩溶山区聚落的分布格局变化对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异质性明显,因此岩溶山区聚落的周边生态建设方向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地形图和SAR、TM影像,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从盐碱地数量、空间分布和景观格局几个方面分析了1998年洪水前后镇赉县盐碱地景观的动态变化,进而揭示洪水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洪水前后,镇赉县盐碱地面积增加13 929.5hm2,盐碱地斑块之间连通性和结合度增加,盐碱地的重心由西部向东部转移1.57km;其中洪泛区和非洪泛区分别为1.53km和3.68km,非洪泛区盐碱地的迁移距离远大于洪泛区,说明洪水对洪泛区盐碱地的迁移起到滞缓作用,同时对非洪泛区起到推进作用。对比洪泛区与非洪泛区单位各类盐碱地单位面积变化率发现:洪泛区各类盐碱地的单位面积变化率普遍高于非洪泛区,其中洪泛区重度盐碱地单位面积变化率是非洪泛区的5倍,中度盐碱地单位面积的变化率是非洪泛区的4.5倍,轻度盐碱地也已经达到了1.1倍,这说明,在半干旱区洪水过境后对盐碱地的扩张起到了促进效应。通过对斑块结合度、斑块平均面积等景观格局指数研究表明,洪泛区盐碱地景观格局明显不同于非洪泛区,且在洪水过后洪泛区的盐碱化程度高于非洪泛区,洪水促进了地势低洼且地下水位较高的半干旱区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7.
从渠系空间分布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探讨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对于理解和揭示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
古河套灌区为例,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1985与200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
,通过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距离渠系的平均距离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
土壤类型上所占面积百分比,分析了渠系及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对灌区土地利用
格局变化的影响。在距离渠系较近处,由于长期灌溉,再加上灌排设施不配套,
地下水位逐渐抬高,导致盐碱地比重明显增加;在距离渠系较远处,受到水源与
水量的限制,主要表现为耕地比例的下降和荒草地比重的上升。土壤类型对土地
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本质量不高的土壤,经过长期的耕作等人为干扰,
又没有合理的保护措施,部分耕地逐渐退化为荒草地及盐碱地。 相似文献
8.
9.
文章初步探索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小尺度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首先简要介绍景观生态学在规划中被应用的发展历史及其相关原理;然后以园区规划为实例,运用“千层饼法”对区域“垂直生态过程”量化分析;最后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分析了区域“水平生态过程”,并构建了区域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该绿洲现已成为新疆主要的农业区和棉花基地。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开始加大。本研究利用1989年和200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指标,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景观格局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多样性指数从1.304降低到1.190,优势度指数从0.305升高到0.419,均匀度指数从0.8104降低到0.7396,破碎度指数从0.0177升高到0.0225,并揭示出土地利用类型三增两减(盐碱地、水体、红柳增加,绿洲、荒地减少)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SPSS软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经济,政策因子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11.
选取陕北沙漠化逆转区榆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1971年-2010年榆林地区气温时空分布规律、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榆林南北两大地貌单元气温逐年升高,北部增温幅度大于南部,气候倾向率关系为:陕南〈关中〈全国〈南部丘陵沟壑区〈北部风沙草滩区;南部丘陵沟壑区气温突变(1989年)早于北部风沙草滩区(1994年)。气温增加幅度存在差异,空间格局呈现“冷快暖l陧,整体一致增加”的变化特征。榆林地区气温变化完全符合全球变化规律,其驱动力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太阳辐射由强到弱,加之LaNina事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类活动带来的增温。 相似文献
12.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以陕西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榆林市地处北方毛乌素沙地向陕北黄土丘陵区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特大型神(木)府(谷)煤田、靖边天然气田的开发建设,区内人口快速增长,工矿业规模日益增大,经济活动对土地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强.本文将现代遥感和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1985年、1995年和2000年的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化指数、分离度等指标,进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揭示了榆林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导人文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7年、2000年两期大比例尺彩色航空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转换矩阵分析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呈现出显著的走廊式和点线式变化特征,而以原城区为中心圈层式发展不显著;建筑景观的增加和农田景观的减少互为消长;经过13年的变化,边缘区仍以农田景观为基质景观,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多元化.景观格局变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变化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城市边缘区人工绿地景观增加偏少,边缘区湿地景观及其功能正在丧失,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佳等.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运用土地利用的DLU(Differentiated)战略理论和景观动态分析模型,分析了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千烟洲的土地利用时间动态,并对其生产的效应和它们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成都平原县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异与驱动因子分析
—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成都市双流县1996年~2003年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哪变化进行研究.研究采用斑块总面积、破碎化指数和分维数对县域各景观要素进行动态分析,引入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区域破碎度和城市化指数研究县域内4个代表性乡镇的综合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城市化的发展,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会生产时空上的变异:①同一区域在不同时期景观格局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996年~2003年,水田和菜地的斑块总面积在不断下降,而城镇居住用地和工矿用地的面积却不断上升;所有斑块要素的破碎化指数除了城镇居住用地,均为下降;河流和交通廊道的分维数最大,是由于它具有最复杂的斑块形状;②不同区域在同一时期表现出的景观特征也存在差异.与多样性指数不断上升相比,东升镇的均匀度指数先是从1996年的0.672上升到2000年0.680,之后又下降为2003年的0.679;黄水镇的多样性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增幅超过了东升镇;中和镇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城市化指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2003年分别达到2.394、0.680和270.81,这在各研究点中是最高的;黄龙溪镇的区域破碎度先是从1996年的0.273下降为2000年的0.213,之后又上升为2003年的 0.225.通过对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景观格局的因子,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持续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借助于ArcGIS9.3和Fragstats3.3,以2011年田东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景观指数,对田东县不同地貌形态的平马镇、义圩镇和作登乡耕地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受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一地貌形态区旱地的破碎化程度高于水田;不同地貌形态区耕地破碎化程度右江河谷的平马镇相对较低,北部土石区义圩镇和南部石山区作登乡较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等级的城市所形成的城市空间景观格局也各不相同.本文就盐城市为例,论述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景观格局的人类干扰强度定量分析与生态功能区优化初探——以福建省闽清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IS和RS技术,对2000年和2005年闽清县两期遥感影像解译,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闽清县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和人类干扰强度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年比较2000年,闽清县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减少,旱地、水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斑块密度显著减少,而建设用地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组分平均斑块面积均在增加;景观类型越来越有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区域连通程度适中;②人类干扰分布强度及变化趋势与城镇扩展方向和强度基本一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干扰强度呈持续增强,干扰强度最大的区域也是生态系统最脆弱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在此基础上,以景观流原理作为出发点,采用累计耗费距离模型,研究了闽清县景观功能空间差异,进而探讨了构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等方法加强空间组分联系,以便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结果为闽清县的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轻轨线路规划合理性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是线路运营主要的客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强度都要影响客源量和客源的稳定性。本文以轨道线沿线各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对客源量和客源稳定性的影响为准绳,分析线路各段的相对合理性。在土地利用结构的分析过程中主要利用景观指数和土地利用组合结构,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来分析。土地利用强度的分析则选择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作为指标。所有的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都在ArcGIS和ragstats3.3及Excel中实现。通过对各指标的分析,文章指出,东莞城市轻轨沿线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空间结构较为合理,土地利用强度大,能够为轻轨线提供数量大,稳定性较高的客源,线路规划整体合理性高。在正线各段中,麻涌和道滘的合理性相对较低。从正线与比选线来看,虎门和大朗的比选线合理性不如正线,大岭山的
比选线和正线的合理性相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