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动物来到地球上时,人还没有来.人还在进化.人还走在猴的路上,后来人又走到了猿的路上,数百万年,也许是数千万年后,人走到了人的目的地那里. 也就是说,人来到地球上时动物早就在大地上存在了若干年,人是蹒跚而来的迟到者,人是最后来到地球上的,而且,人到时,动物已经在地球上建立了它们的家园.可以想见,那时的地球上到处是动物的故乡.  相似文献   

3.
古今不少文学家酷爱动物,有的把动物作为写作的题材。现摘其几例。英国大诗人拜伦一生孤寂高傲,愤世嫉俗,落落寡合,但却非常钟爱动物。他在流亡意大利期间,养了猫、狼、猴子、狐狸、鹦鹉、乌鸦、孔雀、狗等动物。他的寓所几乎成了一个小小的动物园。拜伦最喜欢的动物是狗,他短暂的一生各个时期几乎都养着狗。20岁时,他养了一条机灵的新西兰狗。后来这条狗染上了狂犬病,拜伦想方设法为它治疗,不顾危险地日夜守护在它身旁,不停地替它揩去嘴上冒出的涎沫。狗死后,拜伦伤心地说:“除了墨瑞(他的仆人),我再也没有喜欢的伙伴了。…  相似文献   

4.
<正>《老师与流浪猫》(2015)是一部温暖的治愈系电影,影片以幽静秀丽的日本小镇为背景,以"寻猫"为叙事主线,讲述了一则有关动物、人与爱的寓言。影片改编自木附千晶的小说《迷路猫咪:地域猫与商店街再生物语》,故事灵感来源于琦玉县的流浪猫失踪事件。影片里,一只失踪的三色小猫咪使原本鲜有交集的居民走到了一起,在寻猫的过程中,大家逐渐体会到关怀、责任与爱,并收获了人格  相似文献   

5.
人生第一件事就是与人相处。在家里,在学校,在单位,在社会上,都得与人相处。一个人的时候不多,有的人也许多一些,但那是与人相处后的一种选择。选择孤独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选择与人合作和共处才是丰富和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海因里希·伯尔是德国知名作家,生于科隆,大学学习文学,"二战"期间应征入伍,曾负过伤,当过俘虏。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擅长刻画士兵形象,以展现战争给德意志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7.
人与物     
如果问:地球的中心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人。突飞猛进的科技是人的发明与创造,而且是为人服务的。经济的发展,是人的智慧和劳作的结晶,为了社会的进步和改善人的生活。文学艺术是人的创作,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这样一些简单的道理,往往被人们忘记。从生活中我们...  相似文献   

8.
动物纪念碑     
耿莹 《世界文化》2009,(6):11-11
象鼻虫纪念碑 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恩脱泼拉斯镇.有一座向危害棉花的害虫——象鼻虫致敬的纪念碑。原来,这里的居民长期以来以种棉花为生,但由于单一的生产和落后的种植方法,加之当时世界上棉花价格下跌,到19世纪末,当地棉农处境困难。同时象鼻虫在美国南方大量蔓延,难以继续种植棉花。镇民们出于无奈,只得转而生产乳酪和种植其他作物。这样,当地居民反而因祸得福。为了感谢象鼻虫,他们集资在广场建立了纪念碑。  相似文献   

9.
动物珍闻     
猿猴唱歌据英国学者波尔说,长臂猿的音乐天赋特别高,它们唱得十分动听,简直可与鸟儿相媲美。幼猿唱的时间长短不一,从几分钟到两小时,而每一支咏叹调不超过15分钟。黎明的太阳初升时,长臂猿唱起第一支歌,早餐过后,上午七八点钟时,重又引吭高歌。而这以后,就得随情绪而定了。喜鹊送葬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的科学研究员从观察中发现,喜鹊有复杂的葬礼。当一只喜鹊发现某个死了的同类时,它就用一长串响亮的叫声把其它喜鹊从四面八方唤来。喜鹊集结起来后,逐个向死去的同类俯身轻啄。它们这么做的目的何在,暂时还是个谜。  相似文献   

10.
动物启示录     
羚羊真正迫使我们坚持到底的,往往既非朋友,也非顺境,而是那些可能置己于死地的对手。  相似文献   

11.
汤漳平  许晶 《寻根》2009,(6):131-137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因此,在谈到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之前,先要讲到闽南人和客家人。  相似文献   

12.
印度人与蛇     
提起蛇,人们总会毛骨悚然,胆颤心惊.可是在印度,蛇却无比神圣,受到人们尊敬,还是娱乐活动中的宠物.在印度,各城市的大街小巷、林荫道旁、公园里和庙会上,都可以听到要蛇人吹奏的欢快乐曲声,看见耍蛇人驱使眼镜蛇“跳舞”的技艺.这的确是印度独有的一景.耍蛇人被称为“街头艺人”,他们大多独来独往,终生与蛇相依为命,靠耍蛇糊口.耍蛇人一般喂养一条眼镜蛇,但也有少数驯蛇能手同时拥有蟒蛇和蝮蛇等多条蛇.蛇被分别装在一个浅浅的圆形竹篮  相似文献   

13.
英国人与酒     
蓬生 《世界文化》2008,(4):40-41
英国人爱喝酒。如果说英国有相当数量的人嗜酒如命,我认为这一点也不夸张。据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马丁·普兰特教授研究认为:英国人被描绘成醉鬼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自从罗马人当年入侵英国,历史学家就不断评论说,英国人比欧洲大陆的人更容易酗酒和酒后滋事。有史学家说:英格兰之所以在1066年的黑斯廷斯之战中一败涂地,是因为战前之夜,征服者威廉和他的诺曼底将士祈祷斋戒,枕戈待旦,而英军士兵喝得烂醉如泥。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70年代曾流行一首名为《橡树上的黄丝带》的爱情歌曲,因为黄丝带被美国人视为对远方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但在当今的美国社会,丝带不仅可以表达人们的感情,而且越来越多地含有政治和社会意义。如今美国人所佩戴的各种颜色的丝带,都代表着他们所要表达的特定的...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人,对茶情有独钟,酷爱喝茶这已为世人皆知。走进阿拉伯世界,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也无论在家中还是上班、旅游,几乎没有不喝茶的,饮茶对于阿拉伯人的生活来说其重要性仅次于吃饭,位居第二位。阿拉伯国家东起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前夕,一个崭新的事物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就是“知识经济”。1990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分析、研究了世界经济情况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知识经济”。这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经济,确切地说,是一种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应用之上的经济。为了便于科学界定,O-E-C-D-为知识经济制订了若干指标,其中的硬性指标有四条:1、科学技术方面: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在现今发达国家平均贡献率40—50%的基础上,提高…  相似文献   

17.
法国人与酒     
法国人很喜欢喝酒,他们对酒有着特殊的爱好.法国是产酒大国,其葡萄酒产量居世界之首,法国白兰地和香槟酒是闻名于世的美酒.法国也是酒的消费大国,据统计,就葡萄酒一项,平均每个法国人一年消耗量就超过七十五公升.在法国,许多家庭都有酒窖,里面珍存着各种好酒.在生活比较讲究的家庭里,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和度数高低的众多的瓶装酒作为陈设品,有的数以百计,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在大小饭店和餐馆里,餐桌上摆放的菜单只有二三页,但酒谱却是洋洋大观,厚厚的一本.法国人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喝酒的方式也别出心裁:饭前  相似文献   

18.
19.
东南亚一带的人是世界上最喜欢洗澡的,一早一晚有水浴的习惯,其次,日本人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爱洗澡的民族了。这种不厌其“繁”地洗澡的习惯,和日本国土处于温湿的季节风地带不无关系。元禄年间打破日本的锁国状态、初次来到日本的美国提督柏利,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日本人认为洗澡可以使人精神爽快,日本人还认为在澡堂随着出汗就能使身体解除疲劳。”对日本人来说,沐浴不单是保持皮肤洁净,也是消除疲劳、提高精神境界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净化精神的手段。人们都可以看到,在日本即  相似文献   

20.
顾炎武与人书顾炎武曾在与人通信中说:“一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意思是说:一个人做学问,不是一天天长进,就是一天天退步。独自一人,没有学习上的朋友,就会因见识浅薄而难有成就。在.个地方呆得久了,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