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家书是中华民族红色基因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蕴含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中,能够有效引领家国认知,强化家国情感认同,砥砺家国担当意志,鼓舞家国奉献行为。目前存在融入认知偏差、融入载体不足、融入保障不力等现实难题,可以通过活化内容,提高教育说服力;创新载体,提升教育感染力;构建机制,增强教育渗透力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成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红领巾》2023,(Z1):26-29
<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家书记载着革命者对家人刻骨的思念,书写着小我与大我的情义。今天,就让“红红”带你通过两封珍贵的家书,去了解革命战士深厚的家国情怀。新光照耀你,希望你猛进1931年1月8日,潜伏在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共党员冷少农写下了给儿子的第一封,也是唯一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家国文化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部分大学生对家庭的依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效忠观念有所淡化,影响其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科学理解和正确践行。家庭和睦、乡土情怀、效忠国家等传统家国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传统家国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在新时代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对新时代大学生加强家庭教育,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必须紧跟时代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支撑,与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积极培育大学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韩娬媚 《亚太教育》2022,(21):11-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力量需要红色精神,通过教育手段,将红色精神渗透到具体学科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红色情怀。因此,学校需要统筹利用好教育资源,秉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教育宗旨,创设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成长共筑精神家园。围绕红色教育和家国情怀培育,从课程内容、实践方式、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滋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丰厚的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有着极为丰富的价值意蕴。当前,传承红色文化、培育家国情怀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可以通过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一、从《傅雷家书》看父爱亲情谈《傅雷家书》当中的亲情,首先需要分析家书当中的两大主角:傅雷与傅聪。傅雷是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和评论家,儿子傅聪是年少成名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家书记载了从傅聪至波兰直至英国整个时间段内,傅雷和傅聪的信件来往。傅雷和傅聪都是伟大的艺术家,而每一封家书不仅表达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更是关于人生、成长、学习以及艺术的对话,对话内容极具文学价值,促使《傅雷家书》一经推出就广受关注与好评。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帮助其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德.基于当前大学生入党培训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重时长轻实效的不良倾向,提出在学校的入党培训实践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坚持"教材选择、教师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诸多教学内容中都隐藏着德育特别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因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染、在关注社会生活中引导、在活动体验中培植,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家国情怀     
正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宋·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境遇下,对中小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精华的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激发个体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与爱国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金慧 《林区教学》2023,(3):11-14
高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主阵地。青年一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进行以家国情怀为底线教育的耻感教育,找出家国情怀与耻感教育互通互融之处,培育大学生爱国爱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高度弘扬爱国主义,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呢?教育学家加里宁说:“祖国是扩大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这为初中历史教学开辟了一条家国情怀的培养途径——从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家乡开始。  相似文献   

13.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维持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在分析高职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后,提出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在服务社会和国家的"大我"中实现"小我"的价值意义,践行报国之志,为民族复兴伟业发挥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积极的家国情怀是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养料,家国情怀让一个民族有力量、有温度、有胸襟,也为全国上下携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强大凝聚力。涵育家国情怀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当前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涵育还存在一些短板,诸如缺乏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缺少对文化氛围的营造、缺失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等。结合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发展的要求,涵育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需要开辟新路径,主要应从强化实践教育、营造文化氛围、用好网络平台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包含文化传承、国家认同、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核心要素。从实践进路看,教育者可按照"家国情怀是什么""为什么要培育家国情怀""怎么样培育家国情怀"三个环节推进家国情怀教育。  相似文献   

16.
"四史"教育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于一身,学习"四史"既是新时代强党强国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举措."四史"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及增强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以"四史"为有效载体,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需要积极探索"四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新路径,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理想、有责任感、有本领、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调查显示:大学生主动学习家国情怀的动机有待提升;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家国情怀培育的校园氛围;多媒体平台运用有待加强。因此,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平台强化家国情怀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8.
红色电影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初心使命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于一身,观看红色电影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强艺术类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举措。红色电影不仅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而且有利于增强艺术类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以红色电影为有效载体,涵养艺术类学生的家国情怀,需积极探索红色电影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网络平台的新路径,助推爱国主义教育切实落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中,提高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千百年间,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秉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蕴含在家国情怀之中。从根本而言,家国情怀是对自己国家、民族、家乡乃至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是一种大义之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始终是教育工作者老生常谈的任务。不仅是语文教师,所有的教师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科知识,提高学识能力,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才能担任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如何根据新时代特点,抓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形式,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接班人"的家国情怀,使其不仅做到"外化于行",更要做到"内化于心"就成了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