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HopperThompson (1980)提出及物性假说中判断定及物性的特征,汉语动词重叠句的及物性表现出不均衡性,在涉及主语和动词的特征上,动词重叠式表现出高及物性;在涉及宾语及现实性特征上,动词重叠式表现出低及物性。本文认为后者是及物性的核心特征,因此汉语动词重叠式应该是低及物性的句式。在语篇上,动词重叠式在事件线索和情景设置两个参数上都表现出构建背景化信息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义学角度探讨了情景类型与动词的时和体之间的关系,指出动词的时和体与其语义内容紧密相连,动词的语义内容决定了它的情景类型.并分析了研究情景类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动构式中动词及物性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实际上传统语法无法解决中动词的及物性问题。试图运用Hopper&Thompson概括的动词及物性原型特征的标准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理论揭示中动词及物性的实质。分析指出:英语的中动词属于及物动词的边缘成员,仍然具备及物动词的某些特征,但该动词的及物性的某些特征由于受到该构式的语义限制,或隐含或迁移,因而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为不及物性。  相似文献   

4.
学界以往的中动句研究深化了对于这种结构的认识,但是对如何界定中动结构并无统一的认识,对于中动句的谓语动词是否及物也存在争议。实际上及物与否不能作为判断动词能否构成合法中动结构的标准,对中动动词性质的判断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来分别进行;中动动词既可以是及物性的,又可以是不及物的;经过了语法化的过程,中动动词形成了"间及物性"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性是中动结构语义关系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英语动词可分为如下5种情景类型:状态情景、活动情景、反复情景、成就情景、实现情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进行体的基本意义及进行体其他意义作了探讨。进行体的意义不仅和动词情景类型有关,还会受其他句子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及物性隐喻是功能语法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运用及物性隐喻理论,提出英语动词隐喻否定概念,探讨英语动词隐喻否定特征及其表达类型,并从英汉对比和深层语义结构分析角度提出英语动词隐喻否定的理解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创建自己的研究空间,转述他人的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在学术论文中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采用自建语料库定量研究的方法,从经验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对汉语转述动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类动词大多表示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和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在转述动词及物性过程评价分析方面,发现中国学者选择的转述动词所表现的语义倾向于表肯定或中立,避免表示批判和绝对。转述动词及物性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引者、被引者和受话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因注重语言和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之一,本文以其中的及物性理论为基础,研究小句中的主要过程动词,探讨英汉语义功能等效翻译的方法。通过结合China Daily和Time中摘录的新闻语篇,具体分析各类过程类型在文本中的运用。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翻译时改变原文使用的过程类型就有可能改变其意义。翻译时应尽可能不改变原文使用的及物性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状事性,持续性和目标性3个体貌特征的探讨,以动词和介词短语为讨论对象,进而引进状事,动事,成事,达事和瞬事等5种情景类型的概念。对语言事实的剖析证明语言现象与情景类型之间有密切联系。状事性与非状事性,持续性与非持续性以及有目标与无目标等3组对立特征在5种情景类型中有不同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非宾格动词认知原为二元动词,但在非宾格构式形成过程中其原有的域外论元受到转喻迁移而消失,只剩下惟一论元作深层宾语。最终非宾格动词表现为不及物性。非宾格动词的“不及物性”与其“惟一论元是深层宾语”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及物性视角对《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英译本进行话语分析,旨在探讨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话语建构方式和价值意蕴。研究发现,语篇以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为主讲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减贫成效以及重大意义。物质过程以launched、built、carried、established等表达“建设”意义的动词为主,完美呈现了中国人民踏实勤奋的形象。关系过程主要以be动词为主,通过识别类关系过程将减贫视为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归属类关系过程描绘了有信心、有能力、有担当的中国。以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为主的及物性系统结构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话语建构方式,对于研究其他类型的中国故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来分析民事审判话语,所用语料为汉语,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及物性动词过程的类型,探讨了概念功能在民事审判语篇中的实现特点及其原委。  相似文献   

13.
位移动词“来”是一个带宾能力较强的及物性动词;位移动词“去”则是一个带宾能力较强的弱及物性动词。“来”和“去”这组意义对立的反成关系词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和共时分布上的带宾能力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语言界学者们对"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结构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但目前还未达成一致的认识,如有人从传统语法、配价语法、格理论等方面对此论述,但均未能准确地反映和分析这一语言现象。最简方案的VP嵌套理论为这种结构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该理论假设这种结构中有一个隐性的轻动词,它在句法结构中选择一个NP和VP分别作为它的标志语和补足语,投射到句法的底层结构,然后底层结构补足语中的动词和轻动词合并生成表层结构。而且动词在及物性和不及物性之间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英语没有专门的语法标记来表示作格与受格的区别,所以英语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非作格语言。但英语动词表现出来的在聚合关系上的差异却说明了英语及物性和作格性的客观存在性,像break这样既可作及物动词又可作不及物动词的动词为典型的作格动词,含有这种动词的结构往往为作格性结构,而像lose这样只有及物用法的动词为典型的及物动词,含有这种动词的结构往往为及物性结构。本文主要对作格性结构和及物性结构的语义特征及其词汇基础、句法特征等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以对英语的句法及动词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其他语言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法认为,述谓涵盖了小句中除了置于句首的名词词组以外的剩余部分。系统功能语法将述谓中的动词和补语区分开来,认为短语动词在及物性分析中表达经验意义的过程;Fawcett则摒弃了短语动词这一概念,引入"主要动词延长成分"这一术语来描述短语动词中出现的副词和介词;黄国文、胡壮麟等也从相互依赖和"逻辑-语义"关系两个视角对短语动词复合体作了深入阐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及物性分析的角度对短语动词复合体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前人的研究作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7.
"及物性"(переходность)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从各自的理论基础出发,对及物性(переходност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们主要将重点放在对动词的研究或者是对句子的研究,将及物性(переходность)看作是只与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而实际上,形容词、甚至名词也是可以具有及物性的。文章从语义学的角度,对形容词的及物性进行研究,对"及物性"(переходность)作出了全新的界定,给出了形容词及物性的定义,并对及物形容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及物性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这种功能表现为若干种“过程”(process)。这种过程还包括与过程有关的“参与”(participants)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ces)。关系过程是物性系统中主要过程类型之一。它是叙述“是什么”(being)的过程,即两个实体之间关系的过程。而这种过程主要是通过动词体现出来,这时人们需要选择一个语义对口的动词。而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各有特色,它们表述关系过程的句法结构是否一样,还是各有千秋?本为此将这二种语言的关系过程表现形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英语体现关系过程的结构是NP1+Cop./V. Adj./NP2,而汉语的结构却既可以是NP1+Cop./V Adj./NP2也可以是NP1+Adj./NP2。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对英国女王2021年圣诞演讲进行了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分析语篇中及物性和情态的使用,探究并解读政治演讲语言与其背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及物性系统中物质过程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在情态系统中,使用较多的是语气较为温和委婉的中、低量值的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过""回"两个常用方向动词进行汉英及物性对比分析,探讨汉英动词及物性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