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虚实相生     
方熏《山静居画论》:“石翁‘风雨归舟图’笔法荒率,作迎风堤柳数条,远沙一抹,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或指曰:雨在何处?仆曰:雨在画处,又在无画处”。说沈石田画的“风雨归舟图”笔法荒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是最有灵气的。要激活其性灵,就得顺应自然。怎样做?简言之就是虚实相生,浓淡相宜,以收到激趣求知、深入浅出的效果。虚即境界。无虚则无境界,无驰骋想象的空间。人了此境界,大千世界则无物不多情。情生则趣生,学的人自不会觉得苦和累,反而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教的人也就有“味”可品了。《语文》教材上的文章,皆至情至性之作,登山观海皆寓性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此间性情被老师教没了,“和谐”便消失了。教语文不能太实,太实了,就像鸟无翅膀水无源。如果见月是月,见水是水,谁能教出味来呢?要教好语文,必须要…  相似文献   

3.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原则,同时也是进行诗歌鉴赏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它脱胎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形成完整的文学鉴赏理论,同时在文学创作过程出衍生出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虚实互转的诗歌创作技巧。无论是其内涵还是类型特征,都是进行古典诗歌创作和鉴赏必不可少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诗词的审美是由表层的直接信息和深层的潜在信息组成,潜在信息对诗词的审美具有重要作用。诗词的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是表里相成、虚实相生的。文章具体分析了在诗词的情与景、事与理、形与神、虚与实中,以一方为直接信息,另一方即为潜在信息。信息的生成规律对诗词鉴赏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我们挖掘出诗词的全部审美信息,把握诗词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我们写记叙文经常会感到有许多的话要说,而往往写了一、二百字就写不下去了,且内容简单,平铺直叙,波澜不兴,令人索味,成了只有一小截的“鸭屁股”文章。怎么办呢?虚实结合可说是一个好办法。这里说的“实”是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而“虚”则是指由此而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一篇文章如果以实打底  相似文献   

6.
虚实相生法     
一技:凡叙事散文、抒情散文都须借助“虚实相生”的手法。虚写,即文中真切的抒情、恰当的议论、巧妙的联想、入微的心理刻画等;实写,即生动、形象的描写,客观、具体的叙述。实写是叙事写人之作的主体,是一文之“本”;虚写既可以补充、丰富文章的表达,又有助于提升文章境界,从而彰显、深化主旨。虚写缘自实写,实写是虚写之基,二者相融相济。虚实相生处,就是佳构“出彩”处。一文:卖拐杖的女孩陈非我们是在再次上山的途中遇见卖拐杖的女孩的。上午10点左右正是游人最多的时候,清凉的山风中荡漾的花香扑鼻而来。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走进山谷。…  相似文献   

7.
所谓虚实相生,原本是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中国绘画史上有不少运用这一手法的成功范例。如“竹锁桥边卖酒家”,据说那高明的画家并不是将酒家、人物、酒坛、小溪、竹林等等什么都画出来,而是只画了小桥流水、一丛青翠的竹林、竹梢上斜挂的一幅酒帘。再如“深山藏古寺”,也只有高手画的是一个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汲水。不难看出,绘画中“虚实相生”实际上是一种含蓄技法、空白艺术。作力求通过有限的“斑”让读去窥视完整的“豹”,从而达到以最小的篇幅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包括虚实与情景的关系、虚实与空白的关系、虚实与烘托的关系、虚实与比喻的关系等。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相似文献   

9.
一、意境的产生及发展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形成于唐代 ,最早可见的“意境”这一词当出于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 :“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 ,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 ,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相似文献   

11.
情是虚的,作家常将它化为具体的物象写入诗词中,化虚为实,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把愁心化作明月。景是实的,作家常以它寄寓人情哲理,化实为虚,  相似文献   

12.
韩良 《考试周刊》2011,(17):34-35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了解并辨识其特点,对鉴赏古代诗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虚实相生与意境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的形成是诸种艺术因素虚实相生的结果,它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实)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由实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及幻想形象(虚)的总和。它在老庄、魏晋玄学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终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美学所遵循的重要准则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祖国历来都被视为"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这三朵美丽的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争奇斗艳。诗歌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  相似文献   

15.
钱源 《现代语文》2006,(6):90-90
画面上只有几只虾,欣赏者眼前却浮现“游虾戏水”的情境。齐白石的这幅《墨虾图》对水不着一笔却尽得风流,妙处就在于体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价值。何谓“虚实相生”?《画析鉴览》道:“人但知有画外是画,不知无画处是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此所谓虚实相生法。”、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艺术创作主旨,作者对作品关键处有意“留白”,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16.
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诗歌理论中的艺术境界。在古代文艺理论中,追求这种艺术境界时易于走向偏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文章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过多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意蕴所构成的意境,其结果往往影响了绘画、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代表作 ,全篇仅 5句 ,2 8字 ,字字写“秋”,字字含“思”。它意境开阔 ,情景交融 ,被后人推崇为“秋思之祖”。读这首小令 ,我们不能不被它独具匠心的艺术所感染 ,仿佛看到了浪迹天涯的游子 ,在秋风苦雨中踽踽独行。唱这支小曲 ,我们不能不被它深沉委婉的曲调所打动 ,似乎听到了凄寂苦楚的旅人 ,在抒发他那无法排解的“断肠”之情。这首小令之所以被称为“小令之最佳者”,在于它虚实相生、情景妙合的艺术表现。作者马致远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元代社会 ,现实中那种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的现象使他愤愤难平。作…  相似文献   

18.
杨朔的《香山红叶》中两处用“藏”,一实一虚,一写景,一抒怀,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烟树深处,正藏着北京城。△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第一个“藏”是实写,意即“掩映”.此处用语不凡,贴切地表现出宏伟的北京在方木丛中宛然可见的情状,使人顿生“曲径通幽”之感.后一个“藏”虚化了,含“珍存、铭刻”之意。作者饱览香山秋色,陶然欲醉,尤其他“摘”到了一片可贵的红叶,透过“红叶”,窥见了老向导人  相似文献   

19.
20.
【技法指津】虚写与实写是人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虚,多指空灵超脱或能引人生发联想的笔墨;实,指真实具体的描绘性文字。虚并非虚无飘渺,而要依托于一定的实;实也不等同于将生活的场景原样照搬,而是艺术再造的实。我国古代著名的小说评论家金圣叹认为:诗家写景"必须写得又清真又灵幻"。这其实是说写诗作文需要虚实结合。请看《三国演义》中对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一段精彩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