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老铁路是中国和老挝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它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是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通车后昆明到万象10小时可通达。项目意义重大,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宣传工作也是高位统筹。在此背景下,《昆明日报》作为省会城市党报,既有属地媒体优势,也有市级媒体的局限性,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2.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公共产品肩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担当。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历程印证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变化和演进。本文尝试从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和访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记者,研究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政策话语和国际媒体话语。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贡献全球治理的话语发生了从区域合作到全球普惠、从设施供给到道路搭建和从利益纽带到全球公益治理的转变;“一带一路”的国际媒体话语呈现竞争与合作、本国利益与国际关系并存的构建逻辑,沿线国家媒体更注重报道“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的贡献、金钱之外“授人以渔”的知识技能共享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精细化的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3.
《东南传播》2022,(8):151-153
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举行黄坤明作视频致辞8月9日,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以视频方式出席论坛并致辞。黄坤明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要求,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大倡议。倡议提出以来,基础设施“硬联通”加速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成效显著,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暖意融融,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周边合作的全新部署,也是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本文梳理了相关国家官方、学界及媒体等主体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反响,并指出应有针对性地探索对外传播重点,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增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敖誌 《青年记者》2017,(18):56-5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已经三年多,作为党中央重大决策,“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契合了中国发展需要,更是顺应了全球合作潮流,得到60多个沿线国家、地区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的积极呼应、热情参与.宣传“一带一路”,弘扬丝路精神,不仅是主流媒体必须担当的责任,也是新闻报道难得的资源富矿.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舆论场上,媒体间议程设置力量的此消彼长影响着国际话语权的归属,社交媒体的普及进一步复杂化了议程设置动态。本研究以“一带一路”倡议相关议题为例,收集了中国媒体、“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国媒体和非合作国媒体三方于2013-2023年在Twitter上发布的推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从方向、强度与时滞三个层次全面比较三方媒体议程设置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在方向上,三类媒体之间具有均等的议程设置效能,均掌握议程设置权力;在强度与时滞上,中国媒体比两类外国媒体有更高强度的议程设置能力和更持久的议程设置时间;这一结果体现了社交媒体时代议程博弈的复杂新动态,本研究从媒介环境、议程驯化与议题所有权角度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中国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议程设置中可通过融汇权力、涵养内力和保持定力的“三力”提升策略来强化媒体议程设置能力。  相似文献   

7.
1989年,中国和老挝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关系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深化,共同促进中老友好关系和教育交流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回顾双方教育交流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在交流形式和内容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实际行动促进了“一带一路”的深化发展,同时双方也存在着教育交流方面含金量和数量上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双方教育交流的力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东锋 《新闻战线》2023,(23):39-41
深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智慧,持续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生动故事,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重大主题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从强化内容生产、拓宽传播手段、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个维度,破解主流媒体跨国跨地区跨文化差异传播难题,不断提升重大主题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承接古今、连接中外,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扩大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出版物是“一带一路”合作中促进相遇相知、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版权保护客体、对象、期限及执法力度方面的差异性研究,为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版权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戚凯 《青年记者》2017,(23):58-59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一带一路”提出八点要求,其中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切实推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和“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①本文从国际传播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性和遇到的挑战两方面展开思考,并结合近期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要中央级重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实践,讨论如何建设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真正做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备受各界关注,中央政府明确表示,“一带一路”列车已预留了座位给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并希望港澳快点上车;中国澳门基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优势,可以在中国和葡语国家之间担当桥梁角色,如果能有效发挥,中国澳门将从“一带一路”中分享到很大的经济、文化及教育成果。那么,中国澳门如何在这个倡议中把握机遇?这也关系着澳门特区政府有效的对外传播策略,让葡语国家通过中国澳门了解更多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如何讲好中国澳门故事,认识中国澳门、认识中国,从而提升国家及中国澳门的形象。故此,本文主要浅谈境外媒体及港澳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以及中国澳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对外传播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琳  周翔 《青年记者》2017,(9):43-44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巨大反响.由于国际关系背后的力量角逐和利益纠葛,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国际社会制造的话语困境,并力争“一带一路”话语主导权.话语的国际传播是实现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手段,当前,中国的英文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进行了广泛报道与解读.针对“一带一路”对外报道,许多研究非常关注新媒体的传播和融合媒体问题,但是当前中国的对外传播最重要的仍然是理念问题而不完全是具体的传播方式和渠道的问题.①随着地方政府在对外交往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中,地方政府成为推动对外合作更为直接、更具先锋开拓作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之一,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重大主题之一。在共建“一带一路”大合唱中,“武汉力量”引人注目,硕果累累。2023年,湖北日报《“一带一路”行·创新之光》报道组多次出海完成报道,扎实锤炼了记者的双语采访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稳步推进,我国出版业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归纳了相关国家出版业在行业管理、阅读、教育与少儿出版、网络销售等四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版业合作的特点,指出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需顺应大势,苦练内功,从“写意”到“工笔”,充分认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原理,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出版走出去和引进来不断深化。梳理中国—东盟出版交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出版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出版交流与合作的路径选择,将有效促进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6.
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全球南方媒体积极倡导的“替代性叙事”成为国际传播“南方转向”的重要表征。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家媒体的扎根研究,发现:南方媒体通过构建“替代性叙事”积极汇入全球发展大变局,形成当代国际传播的“地方知识”,打破美西方主导性叙事的迷思,推动了国际传播超越西方现代性叙事的“南方转向”。  相似文献   

17.
中老铁路的全线开通运营,结束了西双版纳不通火车的历史。围绕着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运营,《西双版纳报》聚焦群众的关心事、关注点,提前策划,适时推进,重点突破,把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运营的新闻报道做细做精,做出声势、做出温情。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  相似文献   

18.
潘俊强 《中国记者》2024,(1):102-103
<正>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成果斐然。“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金秋十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如约而至,宾朋满座。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我参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相关论坛及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对过去10年的总结,也是对美好未来的宣示。如何报道好我国这次主场外交盛事,也考验着每一名参会的记者。现在回过头来复盘这场新闻报道的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声音     
6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会见了参加第三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暨"2016年发展中国家主流媒体部级研讨班"代表。他指出: 在中非传统友谊的基础上,近年举办的中非媒体合作论坛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中非广播影视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此次论坛和培训班,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媒体及发展中国家媒体进一步加深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希望双方围绕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换、影视节目交流、技术研究应用、人员交流培训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谋求共同发展。促进双方关系向更高层次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23,(11):54-56
<正>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性地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成就、展望以及“一带一路”上我国一些代表性国门口岸发展历史的书稿。作者在分析、梳理和总结“一带一路”伟大成就的同时,抚今追昔,抒发了对国家过去所遭受屈辱的痛惜之情,并由衷赞美了祖国宁静祥和、富美生态的今天,也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祖国发生的惊天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