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况新华 《小学生》2012,(12):70-71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并以"效果"说为理论基础,以死亡为主题,以恐怖怪诞为特点。其与心理分析相结合,直刺人类心灵深处,把人性中最丑陋,阴暗,残忍地一面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爱伦·坡的写作理念和恐怖小说,为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长方形盒子》是十九世纪美国早期浪漫主义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恐怖侦探小说。小说保持作家以往恐怖、压抑的哥特式风格,以第一人称叙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美人之死"的美学主张,同时其独特的叙述也为侦探小说提供一种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黑猫》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恐怖大师爱伦·坡的经典之作。这篇小说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坡的统一效果审美理论,以及基于此的文学创作实践。在这篇小说中,作家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文字的视觉化和独具匠心的恐怖意象,带领读者进入到一个充满神秘、怪诞与黑色恐怖的超现实时空当中。本文从叙事、文字技巧与意象象征三方面出发,探讨了《黑猫》的文学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5.
以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为切入点,论及其恐怖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认为在作品主题上,爱伦·坡把目光投向了对死亡与恐怖的书写,致力于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阴暗面;在艺术风格上,他强调作品统一的整体效果,通过怪异、骇人的情节来制造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再一次掀起译介美国恐怖小说作家爱伦·坡作品的热潮.几乎与此同步,中国当代恐怖小说的创作也逐渐升温.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分析二者在主题、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关系及其流变,探讨我们和爱伦·坡再次相遇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境遇,既对深化爱伦·坡的研究,也为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恐怖小说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浅析恐怖小说中的意象及其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恐怖小说中,作家经常会反复地使用某些特殊的意象,用以推进情节、增强刺激、营造气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恐怖小说摆脱了通篇"群魔乱舞"的俗套,开始发掘日常事物背后的禁忌、隐喻、并灌注恐怖感,从而生成了新的意象。本文将通过恐怖小说中最典型的"超自然意象"和"动物意象",对其意象系统作一个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泄密的心》是爱伦·坡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恐怖小说之一。作品中恐怖效果的成功营造体现了爱伦·坡所提出的“效果统一”创作理论,向读者传递爱伦·坡对世界的感受,激起读者心灵深处的恐惧情感。  相似文献   

9.
论哥特式小说的风格特征在《呼啸山庄》中的广泛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特式小说在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许多一流的作家都成功地借鉴了哥特式小说的艺术手法,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广泛运用哥特式手法从而表现出恐怖、神秘、超自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在颓废、怪诞和阴郁中透出幻觉般深邃的美,引起了世人瞩目。这种恐怖效果的实现,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大量恐怖意象的使用。这些意象与爱伦·坡自身的经历、个性气质以及当时的文坛主流有关,但郝经过了爱伦·坡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众多恐怖意象中,场景意象群、关女意象群、动物意象群占据了主要位置,对这三者的研究可以今读者深刻了解其恐怖小说的内涵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1847年出版了《呼啸山庄》这部小说,1943年天才作家张爱玲出版了她的代表作《金锁记》。刚刚出版的时候《呼啸山庄》并不被评论界看好,甚至被指责为"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可是在20世纪30年代,《呼啸山庄》的作者却被誉为"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方平先生更是认为《呼啸山庄》"足以和莎士比亚的伟大的戏剧前后辉映"。张爱玲的《金锁记》在当时得到了化名为迅雨的傅雷的高度赞扬。一、形成孤独性格(一)出身卑微  相似文献   

12.
正16年前,一部名为《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小说让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获得了布克奖。5年前,这本号称"最不可能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被中国导演李安完美呈现,一举拿到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4项大奖。2016年,扬·马特尔的新作《葡萄牙的高山》一经出版,迅速受到国外媒体和读者的争相好评,有读者称"这是他读过最为奇特的小说"。日前,  相似文献   

13.
英国作家艾丽丝·默多克在其小说<独角兽>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她是用原型说话的艺术家.她在其文本中构建出"失乐园"、"替罪羊"、"死亡--再生"、"情爱复仇"、"出埃及"、"启示录"等众多神话原型,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全人类的命运,从而牵动了读者的集体无意识,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小说具有了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歌剧魅影》是音乐剧大师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被列为“四大音乐剧”之首。该剧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的恐怖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它以精彩的音乐、惊险的剧情、恐怖的氛围,充满悬念的紧张感和完美的布景,成为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经典。  相似文献   

15.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式小说《贝蕾妮丝》虽以女主人公表妹的名字命名,但小说讲述了表哥埃加乌斯对表妹贝蕾妮丝狠下毒手,将其活埋的恐怖故事。小说充满了哥特式恐怖色彩的同时,也展现出小说人物许多心理活动,因此该文从精神心理分析学家拉康的镜像阶段论角度出发,采用文本细读法着重分析表哥埃加乌斯从幼时到成年的心理变化发展以及他为何将表妹贝蕾妮丝活活"阉割"在坟墓中。  相似文献   

16.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罪案小说女王"。她的小说充满了奇妙的构思、精妙的人设和独特的背景,其独具特色的叙事技巧更是为读者所津津乐道。她原创的叙事技巧包括限制读者的视野,运用故事的凶手是故事的叙述者"我"的叙事方法,还有留白设疑的叙述手段。与此同时,她还是将"暴风雪山庄"模式发扬光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不仅增加了传统推理小说的趣味性,也突破了经典推理小说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54):194-196
近年来,我国对于外国文学著作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作为西班牙当代女作家卡门·拉夫雷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一无所获》中的巧妙悬念设置为整部作品增色不少,使情节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别样的审美体验。小说的悬念叙事是对哥特小说悬念叙事的继承,同时也为当时"玫瑰小说"风行的西班牙文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18.
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在小说《丽赛的故事》中,通过对女主人公丽赛与其亡夫在生死两隔的异度时空之间自由交流的情境展开后现代叙述,为读者悉心打造了一个充满深爱、悬疑而又血腥的恐怖的情感故事。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手法与恐怖小说创作手法结合,既能增加恐怖效果,又能以"恐怖"的方式推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天才的诗人与短篇小说作家,其缜密的逻辑思维与奇特的写作风格,引得无数人争相模仿。爱伦·坡被称为侦探小说鼻祖,其在推理小说中强调精神分析以及寻找人性的弱点,充满着悬念和恐怖。爱伦·坡的写作风格十分奇特,其"哥特式"的作品和耐人寻味的凶杀案都已为人所津津乐道。本文将讨论其创作中高超的悬疑塑造手法,体味其小说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20.
以《达·芬奇密码》誉满全球的美国作家丹·布朗,凭借其小说中独特新颖的故事题材、节奏紧迫的解密情节、丰富多元的文化要素和深厚真切的人文关怀,不仅深受西方读者追捧,也获得了中国读者与学者的青睐。中国作家更是从丹·布朗的小说中学习到了一种独有的"文化悬疑"叙事艺术,并开始了中国本土类型化写作的创作热潮。中国学界也用各种传统现代理论对丹·布朗小说的译介活动、叙事艺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多元视角批评。2014年,丹·布朗研究已在中国历经十年,为中国文学的创作、译介和接受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都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