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本线索] 20世纪以前的现代化虽然不同国家各具特色,但从社会制度来说,都属于一种模式,即资本主义模式。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又是新的挑战。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新生产力发展需要,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也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以来.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从而启动了全球一体化的漫长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两种模式的经济在竞争与改革中谋求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大主要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相似文献   

5.
刘俊利 《新高考》2006,(1):30-34
1.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对工业化的影响、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走向成熟、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主题 1 英国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进行●主题提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史上一个新时代的伊始。工业革命首先使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为其资本主义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使之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殖民帝国和世界金融中心。更为重要的 ,英国工业革命拉开了整个世界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现代化”帷幕 ,向整个世界展示了“现代化”的一种初级发展模式。●知识梳理进程 :英国 :1 8世纪 60年代开始到 1 840年前后完成 ,成为世界上第一工业国。法国 :1 8世纪末 1 9世纪初开始 ,1 9世纪 2 0年代…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涉及的历史对整个世界历史曾产生过极大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由此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给人以启迪。同时。这段历史更能启发人们为追求科技进步、追求人类和平事业而努力。历史学科的教育和资政功能在本单元充分地显现出来。复习本单元应着力把握三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重点应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发展的原因、经济状况及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考点引领】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和发展{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大量资金。市场:美国内战、德意统一、俄日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科技: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科技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条件{1.电力的广泛应用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3.电讯事业的发展4.化学工业的建立成就{1.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特点{1.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人类出现后就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也不断地向前发展。封建社会里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又称封建经济为农业经济。从15、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深入到欧洲农村.英、法、美等国终于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农业经济取得了更大的发展。20世纪未,世界各国认识到农业也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在近代却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逐渐向着现代化过渡。  相似文献   

10.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从政治方面讲,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大大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意的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些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从经济方面来说,这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包括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活动的深入,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大,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形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中学文科》2007,(2):41-48
【重点点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主要包含以下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与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性经济危机、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亚洲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这些内容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热点之一。本专题内容信息性、时代性、现实性很强,经济、市场是世界各国政治、外交、文化、民族活动基础,值得考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修订本教材,自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止。其“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可概括为:一个形态,两个时期,三条线索,四个阶段。“一个形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所谓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两个时期”,是指世界近代史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为标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前期,自由竞争为其主要特征;在后期,垄断是其基本特征。“三条线索”,是指构成世界近代史具体内容的三…  相似文献   

13.
英德两国从经济上说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个亮点,国为他们是两次技术革命及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两国政府对待教育的不同态度却导致了近代工业不同的发展结果。德国由于一开始就从发展教育搞经济,重视国民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并采取一系列其它的措施,使得德国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跳跃式的向前发展,超越了老牌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即成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由于忽视国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造成了国民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越,丧失了工业霸主地位。英德两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同结局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原始积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统一)前后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及变化情况是本专题的重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500—1870年)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过程。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也成为在亚非拉都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家。德国在电气、内燃机、化学工业和炼钢工业等四个重要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科学成果,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经济飞速发展。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错进行;迅速将科学理论、发明转化为生产力,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轻重工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在西方资产阶级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实现由手工劳动向机械生产的过渡。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状况、爆发于英国的原因、对英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专题解读] 变化过程:①1500年左右,新航路成功开辟,西方殖民时代开始,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起步。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建立资本主义企业,使那里原先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快对世界的瓜分,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8.
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受着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工业革命对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工业革命打破了人们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近代史阶段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也正是这两次工业革命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反过来城市化又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阶段特征19世纪晚期,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其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里,帝国主义国家几乎把世界瓜分完毕,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由于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于是在殖民利益及世界霸权争夺中矛盾日益加剧。以英德矛盾为主线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相似文献   

20.
刘波 《中学文科》2006,(2):31-33
【专题知识整合】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二战后,国家干预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种经常性和必不可少的东西,资本主义社会为缓和其日渐尖锐的固有矛盾而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大的局部调整。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17世纪中叶,以商业资本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迅速发展,西欧各国纷纷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到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展开,工厂制建立,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它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成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