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曾提出"心斋"一词,成为道家"虚静论"的核心概念。"虚者,心斋也"。此一"虚"字是理解"心斋"概念之内涵的核心要点。"心斋"之"虚"从工夫论上说具有消解、否定的意味,是对"听之以耳"和"听之以心"的否定,也就是要使人不执于外物,亦不执于心念;从境界论上来看,"虚"又具备某种肯定的内涵,即"虚室生白"所蕴含的生命力和对心之光明本性的能动发现。而这两方面又统一于人心之上,"心斋"的过程也就是在人心受扰后发明本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虚短”和“虚地”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运放在什么条件下”虚短”,什么条件下“虚地”,如何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本课教学,我采取的策略是让学生自己看课文和课外辅助阅读材料(课前教师可提供一部分),课堂上,通过神话传说和具体历史例子推出结论,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华夏之祖"的教学。一、把握重点难点,深入浅出"华夏之祖"一节的内容比较简单,内含神话传说的元素较多,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教学的有利之处。但是,该内容属于华夏文明之源,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实是根本,虚以实为本,虚乃合乎实之推理,虚是年代久远和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4.
对陶渊明诗歌中的“虚室”,历来有两种基本看法:一是“空虚”、“静室”。 二是比喻内心明净洞澈。陶诗多借用或化用《庄子》文意,远非“虚室”一例。选择归隐是一 条不得已的道路,这与诗人一生的追求是矛盾的。在矛盾的心境下,不得不求之于老庄。“虚 室”即断绝尘缘份、心境空明,它正是陶渊明消极避世思想的体现, 也是克服内心痛苦的一剂良 药。  相似文献   

5.
沈朝文 《时代教育》2007,(8Z):70-70
作文话题有大小、虚实、远近之分。在审这类题目时,不少学生往往陷入尴尬的境地,或如老虎吃天,或似雾中观花,或见木而忘林。怎样帮助学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呢?笔者思考,不妨让学生学点话题作文辩证法——大则小之,小则大之;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远则近之,近则远之。且看下面解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心斋”是庄子提出的一种体道方法,更是庄子美学的重要范畴。“虚”既是“心斋”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心斋”的关键。想要透彻理解“心斋”,就必须从庄子美学的另外两个理论范畴“浑沌”与“气”着手,只有廓清了“虚与浑沌”和“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阐释出心斋的“虚”。  相似文献   

7.
“心斋”是庄子提出的一种体道方法,更是庄子美学的重要范畴。“虚”既是“心斋”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心斋”的关键。想要透彻理解“心斋”,就必须从庄子美学的另外两个理论范畴“浑沌”与“气”着手,只有廓清了“虚与浑沌”和“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阐释出心斋的“虚”。  相似文献   

8.
“虚”和“实”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技法,“实”指的是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的是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部分。在古代诗歌中,“虚”与“实”也是相对而言的,包括有者为实,  相似文献   

9.
说“虚静”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强调酝酿构思文章内心要清虚宁静。“虚”即空虚,指心头没半点别的事,这样心里才宁静。写文章为啥要有这样的心理环境呢?在“养气”篇中他解释说:“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说水停止不动,就能像镜子一样把人影照出来;火焰静止不飘移,就能把事物照清楚;写作时文思也不要被打扰,我们才有清明的精神写好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此文审题经历了“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过程。文题“锁”是很实的,但作者的思维未被实物的本义锁住,能从题中的“锁”引出“迷恋”义!更妙是,又将“迷恋”以“蝴蝶沉沦花海”的实事出之——以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作为独特感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考场作文题有大小、虚实、远近之分。在审这类题目时,不少考生往往陷人尴尬的境地,或如老虎吃天,或似雾中观花,或见木而忘林。怎样帮助学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呢?我想,不妨让他们学点话题作文辩证法——大则小之,小则大之,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远则近之,近则远之。且看下面解说。  相似文献   

12.
赵彬 《现代语文》2010,(12):87-88
当前文言文的教学,大体上是以翻译句意为主,教师强调学生对关键字词含义的记忆,强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实”。这种教学方式,固然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降低,让学生难以体验到文言文的真正魅力。因此,本文建议,教师不仅应该重视文言文教学的“实”,也应该注意文言文教学的“虚”。  相似文献   

13.
记“实”写“虚”是写作的两种基本能力。记“实”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它要求对所写的人、事、物、景都能逼真再现,这个目标是通过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方式来实现的;写“虚”是指写出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是通过抒情和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习惯中,人们常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视为“实”,把非实物形态的、理性的东西视为“虚”,如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思想与行为、抽象与具体、形式与内容等,视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具体指某一的事或物时,“虚”又可理解为“空洞或假象”,而“实”则可理解成“具体或真实”。从学生的生产实习活动来看,“虚”就是指走马观花式的生产实习,流于形式,缺少动手机会,未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则是指学生真刀真枪地实习,有真正的实践内容,能提高学生动手、生产管理能力,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虚”“实”是《老子》用以描述道体及道物关系的重要概念,但学界历来重“虚”而轻“实”。事实上《老子》中隐含着其从存在论、认识论、修养论三个向度深入探析“虚”“实”内涵,并从“以实见虚”到“以虚观实”着手对虚实关系做了系统梳理,揭示其“虚实并重”之真意的内在逻辑。就存在论而言,“虚”并非一无所有之真空,而是寄寓于“实”并与之结合才彰显并发挥其效用;就认识论而言,以“为学”认识万物之“实”之后方能“以实见虚”,即“为道”;从修养论而言,通过“观”,进而以具有“致虚”功能的心“涤除玄览”,去掉一切指向“实”的经验、知识,方能“以道观之”,最终实现“以虚观实”,关照人生。  相似文献   

16.
"虚""实"范畴在中国哲学中源远流长,如果从"虚"与"实"的角度分析《显学》篇,可见儒学之"虚"对比法学之"实"是全篇一个重要的行文逻辑;如果从精神与实际、时空两方面来论述,则《显学》篇全文还暗含着理论之"虚"与实际之"实"的行文逻辑。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养”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更无法用标准去衡量,只能在心中慢慢体会。因此,在学校管理者和教育研究者的眼中。培养人文素养无疑是一道难题。在病急乱投医的状况之下.“空对空”“虚对虚”成为学校管理者和研究者的一致做法。  相似文献   

18.
简化字中有一些字的声旁是“卖(卖)”,实际上应该是“”这是隶变后字形相溷造成的。经传中多不见“”字,而常见“儥”字,实则二者为一字之分化,“”字后以假借字形“鬻”或“粥”行,“儥”字则仅见于经传中且鲜用,他们所代表的字义逐渐被“买”和“卖”取代,这是因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定点”.即定“内容点”、定“问题点”、定“范围点”。为解答问题做好一切必要准备;所谓“定性”,即定问题的“性质”,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最终还是通过学生对问题回答的答案进行评判,通过对问题的“定性”,引导学生把握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深度,从而做出准确、规范的答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定点”、“定性”不是割裂孤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紧密联系的,在实际运用中要综合运用。这种方法对于解决散文阅读中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题目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简化字中有一些字的声旁是“卖(卖)”,实际上应该是“”这是隶变后字形相溷造成的。经传中多不见“”字,而常见“儥”字,实则二者为一字之分化,“”字后以假借字形“鬻”或“粥”行,“儥”字则仅见于经传中且鲜用,他们所代表的字义逐渐被“买”和“卖”取代,这是因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