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景化语言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增加文本艺术及表达效果,吸引读者,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研究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更有利于评判原文文学风格与艺术效果在翻译过程中的保存与丢失.小说《活着》中包含大量前景化语言,这些前景化语言将文本主题与风格凸显得更加深刻.以白睿文英译本为参照,比较原文与译文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探...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历史文化长河里流淌着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但《百家讲坛》红火之前,《论语》、《庄子》、《史记》、《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缺少人们的关注和解读。正是《百家讲坛》能集百家之言,形争鸣之势,在捧红一批自古以来低头做学问的专家学者成为学术明星之时,也使高高在上的“学术”逐渐走向民间,激发起广大民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活着》其教育意义远大于艺术价值。从《活着》作品结构来看,该部作品以男主人公人生故事为背景,在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及人生磨难等多个维度,推进多元化艺术视角,通过艺术信息传递引发读者反思,从而,传播积极、乐观人生态度。正是由于余华的《活着》在文学特征、叙事策略上更贴近现实生活,加之该部作品与同时期文学著作在艺术刻画、人物塑造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使其能更好地被读者所接受,并提高读者沉浸感受,为该作品更好地在新时代多样性文化视角中更好地发挥余温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老人与海》与《活着》两部小说都是具有深刻生命内涵的优秀作品,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见海明威和余华在对待生命和死亡时态度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与富贵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都是乐观的态度,面对死亡时表现出了豁达的英雄精神,但是在具体的表现与存在方式却各不相同。本文将通过分析比较,对这两本小说中生命意识体现的异同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活着》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深邃的历史反省,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和喜爱。主人公福贵一生命运多舛,落魄、战争、饥荒、丧子、丧女的人生苦难和生离死别构成了其人生经历。对《活着》的品读,我们读出了眼泪,读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读出了当时社会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更读出了生命的脆弱,折射了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余华在创作中"先锋"意识逐渐淡出,民间立场日益凸显,这种转向在《活着》中得以体现,尤其是《活着》中独特的民间话语更彰显出小说浓郁的民间意味。在此,论者试从几个方面来解读《活着》中独特的民间话语,以期进一步理解《活着》所蕴含的民间立场及其对当代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明时代从它开始到今天的历史,包括《左传》所记历史,都说明:是制度制约人性的发展和变异,人性的发展和变异又具体化为历史。明日历史的新起点,应该是完善新制度,善化人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游记》影视改编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文学品质和商业价值在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大繁荣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融合发展.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到《西游记》影视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克服《西游记》影视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文化产业路径,实现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层次勾连,是文化产业从业者必须要考虑的.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资治通鉴》一书历史文学的艺术特点是:论事理,文辞淳深,西汉风韵;塑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叙事件,词章纵横,行云流水;抒情怀,清风穆如,慷慨辛婉;写战争,场面恢宏,恣肆汪洋。  相似文献   

10.
<舜子变>以<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为底本,在保持故事主体面貌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表达需要,展开合理想象和幻想,在情节和艺术手法上进行大胆的加工改造.如对情节进行扩展、增加、再创造,对不合理的结构加以调整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对人物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描绘,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相似文献   

11.
现代剧场利用舞台形式的大胆创新、经典文本的合理改编,使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在舞台上焕发生机.英国国家剧场版《麦克白》(2013年版)打破传统舞台样式的限制,创新舞台布局,在增强时空流动性的同时搭配特殊道具来渲染戏剧中的宗教元素,增强了舞台效果.在演出文本中大量删减女巫戏份,降低戏剧中的神话元素,突显了麦克白...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部跨类型小说,精彩的世情描写和高超的写实艺术使《绿野仙踪》在清中期的小说中独树一帜。它在人物塑造和结构技法上深受世情小说创作手法的影响,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出众多的"正邪两赋"之人;而"草蛇灰线"法的运用,则让原本庞杂的内容有了潜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南宋史学家洪迈历史评论的重要内容.他凭借深刻的洞察力、独特的历史观、朴素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历史人物,通过纵横比较得出"可资于政道"的真知灼见,并抒发一个历史学家褒扬忠义的历史情怀,因而对后人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方针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民国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其教育方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所彰显出的注重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界和社会形成的良好舆论文化氛围等精神主旨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同时,民国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又为教育方针的实施带来阻碍,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改编自《画皮》的两部影片,是消费文化语境下对蒲松龄聊斋名篇的商业化演绎。影片利用原著的知名度来吸引观众,其故事情节、人物设置、思想意蕴则和原著大相径庭,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奇观化"的视觉场景打造和轻飘虚浮的"爱情至上论",使影片成为割裂文化传统的无根建造。  相似文献   

16.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片中的精品佳作,它运用艺术形式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觉醒年代》塑造了一批贡献巨大的历史人物、在近现代中华文化史上留下时代印记的知识分子以及接受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人物,真实还原了他们的历史地位和人格魅力。《觉醒年代》从思想启蒙的文化视角切入,揭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等历史大事之间的因果关联。《觉醒年代》在追求细节真实的前提下进行诗意化的表达,用鲜活生动的影像呈现人性的觉醒、思想的觉醒、年代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18.
唐代小说《柳氏传》在后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其中,明代传奇《玉合记》是较为贴近原作且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改编。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受到文体特征、创作者心态以及时代风气等多方面影响。传奇的庞大体制促使《玉合记》增添人物、细化情节;为满足舞台表演需要,设计更丰满合理、极具巧合性的情节;改变人物性格、增加滑稽内容以适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由于创作者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作品主题由政治反思转变为个人理想寄寓。《玉合记》强调忠义、贞节,歌颂自由恋爱,深受明代时代风气影响。  相似文献   

19.
《左传》中极具辉煌绚丽的内容就是关于战争描写的部分,可谓"篇篇换局、各各争新。"反映了其极大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以《城濮之战》为例,从五个方面对《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十年结束,中国要想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方面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全面的总结,对党的领导人功过是非、党的指导思想、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而使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端正国际、国内各界对党和国家发展的态度,顺利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历史决议》的最终通过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在指导思想、方法和规律等方面为后来的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篇论文主要就《历史决议》所体现出的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予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