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化学平衡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而等效平衡又是化学平衡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历届高考考生失分最多的知识点之一.现对等效平衡进行全面分析,希望对同学们理解这一知识点能有所帮助.一、等效平衡的概念1.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问题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又是理论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但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感觉到理解起来很困难,故化学平衡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象化的比喻、画图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下面谈谈如何建立几何模型来解决化学等效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中三大基本理论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按新课程要求总体上对化学平衡降低了难度,但它仍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尤其是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等效平衡问题、平衡标志问题等不仅是化学平衡中的重点、难点、能力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者心目中的“兴奋点”,从2005年的高考试卷中便能看出端倪,本文以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对化学平衡中的几个经典考点进行诠释,以期对来年的高考复习能有所启迪.考点1:化学平衡图像问题【例1】(全国卷Ⅰ)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  相似文献   

4.
王永刚 《成才之路》2013,(15):22-23
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其中的图像题是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题型,图像因为具有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在化学教学和命题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它又是化学平衡的重点、难点。通过多种图像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关知识的考查题目往往灵活多变并且涉及内容多且要求  相似文献   

5.
化学平衡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之一,化学平衡移动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是一个难点,考生在高考中得分较低,究其原因,这类问题本身对考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彻底搞清楚,往往要用到等效平衡的思想,所以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分析,是高考的基本考点,也是高考的难点,广义上讲,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也可归属于化学平衡,在高考题中,这4类平衡的内容是很常见的.笔者通过分析近年部分高考题,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难点进行简单梳理,希望对学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化学平衡是蘑要的化学基本理论,既是高考的难点,又是热点,近年来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多次考查了化学平衡,而化学平衡中考查较多的是等效平衡.  相似文献   

8.
化学平衡问题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又是理论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但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感觉到理解起来很困难,故化学平衡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象化的比喻、画图等方法帮助  相似文献   

9.
化学平衡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而等效平衡又是化学平衡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更好地学习这一内容,顺利地突破难点,现总结如下.一、等效平衡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有关化学平衡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在学习中常常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下面就剖析若干有关化学平衡问题,以加深同学们对它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