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新课程,将素质教育落实在课程上,是学校的一项重大任务。实施新课程涉及许多工作,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校原有的特色建设要不要坚持下去且如何进行下去?我校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较完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一、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认识2003学年,我校开展新课改  相似文献   

2.
宣外大街小学是宣武区一所普通小学,占地面积只有2000多平米,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267人。“九五”以来在全体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教师的科研成果编辑出版了专集《情感教育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都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不管是历史悠久的学校,还是一所新建学校,都有她自身的文化。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因为,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变革。由此可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学校的价值理想和办学目标,生成和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新课程改革,是否能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是否能真正实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重点在学校.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对于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来说,是在当今新教育形势下务必要认识清、明白透并积极付诸实践、取得实效的一项工作,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席梅红 《科学教育》2006,12(1):64-64,F0003
培养目标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规定的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在此意义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培养目标应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学校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在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地域、学校的不同特点制定的体现学校特色的科学、合理、规范的培养目标。下面试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及对学校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1学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在当今社会,根据不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改革在全国已顺利推行近两年,作为教育改革核心内容的课程改革对每个教师提出了所未有的要求,即教学要转变观念,教法要转变形式.教材要转变内容,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  相似文献   

9.
杨晓奇 《教书育人》2005,(1):105-107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发展学校不是从数量上新增加几所学校,而是赋予学校以教师教育的新的功能。中小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且还要培养教师,担负起培养教师的历史责任。这是当代中小学功能的拓展,从本质上讲也是中小学性质的变化。当代的美国、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校长应如何应对这次改革呢?我认为,校长应从3个方面采取措施,引导和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即“用新的观念引导课改,营建氛围参与课改,用宽容的态度对待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一、用新的观念引导课改学校要想把教育办好,校长就要有思想;有了思想,校长还要将它转化为全体教师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校长应当领导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但校长不可能代替每个教师去教授课程。因此,校长要重视教师观念的更新,努力帮助教师“确立新型的课程观,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确立新型的教…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改革一方面对教师全面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新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经验等方面,对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突破.教师要落实好新课程理念,上好新课程教材,必将经历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俊平 《江苏教育》2004,(7A):10-10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至今依然谈得火热的话题。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就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进入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抢占人才这个势在必得的高地,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展个性化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5.
16.
新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经验等方面,对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突破。教师要落实好新课程理念,上好新课程教材,必将经历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以崭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创建现代学校文化创造了新的契机。现代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办学哲学、教育理想,是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中共同生活的全体师生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也是现代先进的学校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重建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也是课程改革最终“物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实施者是教师,实施的前提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形成与其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密切关系。教师克服应试教育思想自觉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职业道德意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
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阻力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2001年秋季开始的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学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4%,面对这样的国情,笔者认为:只有农村学校课改成功,才有全国的课改成功,课改必须从农村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