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是表征利益的产物,法律适用是利益平衡与分配的技巧,一般条款其适用要通过价值补充等方法将道德标准具体化为可以适用的具体的司法裁判的依据,在此过程中,利益衡量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本文以诚实信用和善良风俗为例,来讨论民法一般条款适用中的利益衡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义的危险责任分为特别危险责任和一般危险责任,危险责任不作为侵权责任属于一般危险责任范畴。一般危险责任理论为不作为侵权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危险是不作为侵权行为架构的中心概念,而不作为侵权责任主体是危险控制者。从各类不作为侵权行为损害分担的实践分析,其损害的分担都与主体对危险的控制有关。以此为损害分担依据,可实现填补损害、防止损害发生、节约社会成本,能实现民法的价值取向,体现对弱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侵权法的一般条款,是指在成法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作为所有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之基础的法律规范,侵权法一般条款对法益的保护方式,可以分为间接保护和直接保护两种,其中前为大陆法系各国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现象,而后则是德国法所特有的规定,从保证法益的角度看,后更为有利,我国侵权法的一般条款应该借鉴国外立法的有益经验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格式条款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它剥夺了契约相对方的意思自治,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的背叛。但是,格式合同在现代生活中又是必不可少的。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格式条款和德国一般交易条款的内容控制的介绍,为我国格式条款中的内容控制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一般条款与法律原则、具体条款是不同的,它具有概括性、开放性、兜底规范性、价值补充性等特点;具有作为一切请求权的基础(只有一般条款时)、适应社会的发展、保持法律的简洁、保证法律的逻辑自足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7.
作为立法技术的一般条款在侵权法制定中加以运用的前见主要表现为立法司法模式、民法上人的表达、宪法与民法的关系。在侵权行为法的存在与展开过程中存有三种相互交错的正义观抑或侵权法思考方法。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历史已经向我们表明,固守单一的正义观或者一维的侵权法思考方法并非科学的选择。崇尚多维的侵权法思考模式,以三种正义观的相互交错适用毋宁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税法中规定了一般反避税条款,也存在对其进行解释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限制税务机关权力的角度出发,一般反避税条款应解读为创设性条款;其作为“规则集合”的广义理解应当引起重视。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存在,使得税法在引介私法上的智识成果时,更加合理;且其不会抑制经济创造性,也不会破坏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安定性。从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博弈角度考量,在我国税法中设置一般反避税条款,并对其作限制性解释,是一种合理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和使用自己的群名并得以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凡是侵害姓名权权能的行为,都必须认定为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构成侵害姓名权的主要要件是:侵害特定公民姓名权的故意、侵害姓名权为为及损害后果的存在。侵害公民姓名权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触犯刑律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网站,作为一种新型快捷便利的电子信息交流平台和媒体中介。在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发展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使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信息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我国,网站正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事主体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对网站在各种民事法律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责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对社会和领域以及网站在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包括网站在内的参与网络交易的相关民事主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合法权益及行为得不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有效的维护和规范。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迅速的发展.网站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所以明确网站在我国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及其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各立法例对于侵权行为法律效果的规制模式的不同选择,与其各自对债务与责任之关系的理解密切相关。民事责任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这种保障功能有历时性的、两个层次的表现形式。债的模式侵权法在逻辑上和价值上都较之于责任模式具有优益性。我国应当坚持传统的债的模式侵权法,与绝对权、请求权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民事权利保护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9所高等学校为样本,对其通识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学生选择自由度过小;应用性、工具性课程偏多;各高校课程高度相似,但特色发挥不足;当下对通识教育理解的狭隘化影响到通识课程的设置.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要依据一定人才观,重塑通识教育理念,合理划分课程领域;二要处理好应用性与人文性、必修与必需、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三要加强通识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权益的保障,离不开用工单位的自觉、政府的监督、法律法规的健全与落实,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等四个方面构成的系统环境。但是,在实践中,法的合法性主张与事实有效性之间存在着张力,地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在其目标、利益与责任上存在矛盾和冲突,有效的社会力量缺失。结果是,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存在严重断裂。本文主张从地方政府真正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入手,在四个子系统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博客侵权案件不断增多,由于我国尚未对博客问题作出专门的立法规定,在发生博客侵权案件时,经常在性质认定、责任承担等方面发生严重分歧。这对于依法规范博客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惩治违法行为人等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探讨博客侵权的构成要件,对博客侵权及其立法规制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人格权利受到侵害的各种危险无时不在。为了使遭受人格侵害但法律又没有明文列举受侵害的权利的受害人获得法律救济,民法应明确规定一般人格权。本文作者对一般人格权的产生、立法、含义、内容、功能及其民法保护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侵权行为在日益增加,但其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文章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因果关系及赔偿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立法者能尽快完善中国的环境侵权行为法,均衡环境侵权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受侵正由“显”到“隐”,维权形象和能力不容乐观,其维权方式的失效同城乡移动所带来的“权益共同体”的中断密切相关。乡民在乡村受到乡村“权益共同体”的保护,走入城市意味着乡村“权益共同体”的失效,而城市又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维权方式对接,从而造成维权效果低下。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地方性权益空间建设为基础,以国家法律法规等体制为依据,以新生代农民工人大代表和权益领袖为主体,通过“事件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建设社会诚信空间,最终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8.
树立妇女工作新理念探讨维权工作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10周年以来,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妇女就业、参政、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人生权利的法律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依法维权的实践时时遭遇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因此应树立妇女工作的新理念对"男女平等"的新认识、完善社会评价机制、主体意识与女性地位的互动关系等.作为高校的女工委员会应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时期维权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增强责任意识,完善维权机制,实现"维权型"与"学习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着眼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宽窄并举为原则,着力进行专业整合与分流;课程建设应按照整合能力观,注重课程内容结构的定向化、综合化和模块化,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和人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