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学生暑期留守生活状况。方法:应用自编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0名本校留守学生展开调查。结果:81℅的留守学生的月均生活费在300~600元之间,57.6%的学生留守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素质;66.5%的学生能按预定的日期坚持留守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有不足25%的学生体验充实,60%左右的学生体验到孤独等消极情绪;有超过53%的学生认为基本达成目标,但有72.7%的学生对留守生活给予积极的评价。结论:大学生留守的主要原因在于提升个人素质;大部分学生坚持了比较长时间的留守,不过,留守期间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对结果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质的影响状况。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和人格量表(CCSPS)对673名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和704名普通大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双方外出留守的比例最高(47.92%),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比例增大;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健康量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格量表的率真、重情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学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部分同学成长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多,学校教学环境差,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存在障碍.高校志愿者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西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助地方也需要高校志愿者的帮助.高校志愿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西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素质提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展“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社会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缺陷感量表对201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250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测量,以研究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缺陷感现状及社交焦虑与缺陷感的关系。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31%,缺陷感均分为2.96,低于理论中值3;社交焦虑和缺陷感在性别、经济条件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内外向性格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内向性格学生社交焦虑和缺陷感比外向性格学生高;有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和缺陷感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并达到统计学标准;社交焦虑与缺陷感呈显著负相关。总之,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社交焦虑严重,且社交焦虑与缺陷感与个体的内外向性格有关。学校教育应加强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关注与帮扶。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探讨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安徽某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解亚宁编制的建议应对方式问卷对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要明显地高于非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远低于非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状态焦虑与消极应对和生活事件的其它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特质焦虑与消极应对和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它因子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消极应对对焦虑总分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应重视对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开展基于情绪调适、应对方式、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训练,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整群随机抽取了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有“留守经历”大一年级学生432人,并以461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wr,Q)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和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的影响。调查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比对照组大学生更孤独、内向、情感更冷漠;有“留守经历”男生比女生更为内向和孤僻;老一辈监护方式对学生影响最大,单亲监护方式容易使学生出现问题,母亲一方外出打工比父亲一方外出打工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更大;父母与孩子团聚频次越少,对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越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初中阶段开始留守生活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最深远。  相似文献   

7.
提高留守女童对性健康知识的理性认知,可以促进个人健康顺利成才,对提高将来家庭的幸福度和社会的和谐安定有积极意义。文章解决农村留守女童性侵害的措施集中体现在提高个体素质上,其途径有: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丰富文化生活,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直面挑战,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益者三友,纳入健康的小群体;防微杜渐,养成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形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在于改变人文精神在我国长期低迷、萎缩和缺失的状况,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满足科技发展需要。其途径主要有: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富有人文精神内容的课程;提升教师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亲历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属于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强化高职学生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价值。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服务,其导向为就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本文对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体验活动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对于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和生命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生命教育体验活动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意见的探讨,目的在于能使参加体验活动的学生更有效地获得生命教育理念,体验生命历程,感悟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肃省1 021名在校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得出:甘肃省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管理水平、校园氛围、办学条件、奖助学金评定的公正性等评价较低。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不尽如人意、管理工作不以学生为本和就业水平低是导致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10所普通高校800名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传媒接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传媒接触在性别、专业设置、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而且大学体育行为传媒接触主要集中在网络、电视、广播(校园广播)、报刊(杂志)四个方面。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体育工作者及广大大学生体育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吸烟状况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无烟校园建设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80名在校高职医学生吸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280名高职医学生中男、女生吸烟率分别为14.5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三年级男生吸烟率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级(P〈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的主要原因是无聊空虚、消愁解闷和人际交往;大多数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的知晓不够。结论:应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在校园内开展控烟活动,以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对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以及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武汉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思路、措施、特点和效果,以期为我国高校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名农村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农村特岗教师SCL-90总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不同性别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3)不同学历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本科学历教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学历教师;(4)不同学科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教师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以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教师;结论: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法律素养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研究得出: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社会和家庭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在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并由此提出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专业培养目标上、课程设置上、师资建设上、校园文化上,突出人文素质与法律素养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7.
参与公共生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主渠道。为了验证公民参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效应,基于浙江省8所高校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用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参与政治公共事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双重影响,且影响力度最强;参与校园自治、参与社区服务对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面效应,但其培育效应不全面。"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向影响,但无法显著影响法治意识和自由意识,且影响力度弱于政治参与。大学公民教育须据此有效应对,以促进大学生养成现代理想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话语填充任务作为问卷,本研究调查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学生"请求"的英语语用能力。主要有三点发现:(1)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比较低;(2)英语语言水平和英语语用能力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总体上不同水平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是有差异的;(3)学习者不能根据语境变化改变英语的"请求"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2008级26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预科学生英语学习中课业求助行为。结果表明,预科学生英语课业求助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社会类型学生的求助行为存在差异。总体来说,男生比女生更乐于求助他人;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镇学生在课业求助方面的差异不明显;成绩较好学生的课业求助以工具性求助为主,成绩欠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较少求助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