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拜湃 《报林求索》2009,(4):53-53
<正>今年年初时,在北京举行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这次活动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充分展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及其功能特征入手,比较详细地阐述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图书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为图书馆开展理论探索与研究注入新的内涵,为图书馆未来传承文明、开展人文化信息服务等方面增强新的活力,进行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为图书馆等社会机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提出了义务要求。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发挥图书馆在非遗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形势,图书馆应提高认识,充分利用人员、技术等优势,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具体工作之中,为推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为例,分析了岭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档案的现状,指出有关文化部门和档案部门要携手合作,树立科学的抢救和保护理念,注重文化传承人档案的建设,成立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  相似文献   

5.
中国昆曲博物馆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非物质遗产的日益被重视,如何保护和抢救非物质遗产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建立中国昆曲博物馆是保护和抢救“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博物馆如何收藏和展示昆曲这种无形的非物质化遗产又是新建立的中国昆曲博物馆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课题,中国昆曲博物馆在解决非物质化遗产如何和物质化遗产相结合,动态陈列和静态陈列相结合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传统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标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也是维护国家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拥有自己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全新的、复杂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要求档案部门增强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应努力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生态民歌在主流媒体上闪亮登场,随着最年轻的节日--文化遗产日的诞生,随着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展出,人们第一次近距离、全方位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惊叹于我国拥有如此众多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也前所未有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文化界、知识界多年努力的成果.盛世有忧,一件事情被特别重视,说明了这件事到了不得不关注的危险地步.在非物质遗产保护问题上也不例外.文化行政部门、民间文化传承人及专家,这三者是民间文化普查、保护及振兴工作的主要力量.然而,出版业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相辅相成、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保护和弘扬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出版人理应认真研究并积极行动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而言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深厚,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对河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曾涛 《中国档案》2006,(9):19-20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a)口头传说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的大力实施,东巴文档案作为纳西族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不可忽视地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开展科学有序的、快速及时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纳西族东巴文档案是否归于我国民族文化遗产这一质疑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分析,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视角下,通过剖析纳西族东巴文档案的保管现状,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其抢救与保护的实施策略,以便有效地传承这—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褚洵 《云南档案》2011,(7):34-36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濒危,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抢救和保护措施应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出发。档案馆因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拥有其自身的优势,责任不可推卸,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3.
编辑的历史感,是指编辑对于个体编辑工作在历史坐标上工作价值的认识.历史感之于编辑不可或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它是编辑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其二,它是编辑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的来源.编辑历史感的培养需要从提升生命自觉意识、深化时编辑活动本质的认识、强化对编辑历史的反思和加强编辑个人精神修炼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范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的关系,阐述了细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状及区级图书馆参与保护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区级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共挖掘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2项、县级24项,其中西调秧歌、脸子会等艺术形式全省独有,对于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平山县围绕"文化强县"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对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的新闻实践中,认识到中医药文化遗产的重要,新闻媒体应对此予以重视。新闻编辑对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应有高度认识,要有高度责任心和紧迫感、危机感。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医药文化,可堪称为中国的"软实力"。它见证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生存繁衍及一代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人类的桥梁和纽带,有义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从图书馆自身的职能和特点来看,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整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通过教育传承、规模化宣传活动、数字化技术应用及深度挖掘研究等多种方式发挥图书馆的优势,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创意非遗产业以及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等等举措。可以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具有宣传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和保存文化遗产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对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可 《新闻通讯》2013,(6):18-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针对全球文化遗产的特征展开了颇为细致的分类保护工作,从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来看,可分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大部分,本文旨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内的传统技艺内容作为展示载体,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展示手段与方法,为未来文化展览设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