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胜榜观察     
于波 《围棋天地》2008,(8):67-68
2008年的第一季度已经过去,棋赛大年的序幕也已经慢慢拉开。在这期间,只有农心杯、正官庄杯和春兰杯三项国际比赛,对局数量也不过区区十数局而已,所以国内棋战无论比赛名目还是对局数量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这一阶段的绝对主流赛事。而在对局数量高达几百盘的各项国内棋战中,我们发现,专为新锐棋手设立的一系列赛事诸如少年赛、新人王战及各类名目繁多的预选赛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重。这些赛事不仅为年轻的参赛者们提供了一展才华的舞台,他们在这些赛事上的表现也对本期多胜榜的排行产生着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于波 《围棋天地》2014,(20):74-74
随着国庆长假前最后一项大型赛事全国个人赛的鸣金收兵,2014年前三季度赛事也宣布告一段落。截至9月30日,本期多胜榜上榜人数为31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入,而等级分对局只有3846局.反而比去年同期减少255局,其中国内传统的三大赛就减少了176局。相比之下,国际比赛对局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局,可见2014年是国际比赛小年的说法并不完全成立。  相似文献   

3.
多胜榜观察     
于波 《围棋天地》2013,(14):87-87
第二季度,各项国际国内赛事渐人高潮,截至6月30日,多胜榜上榜棋手为278人,等级分对局为1776局,这两项数字均高于传统意义上的比赛大年2012年。  相似文献   

4.
《围棋天地》2008,(2):20-22
总论 2007年当中,中国棋手在各种国内和国外棋战中总计进行了3601局等级分对局。如果以比赛类别论.这些对局包括国内比赛3297局,国际比赛304局;如果以对手论,则中国大陆棋手之间的对局为3280局.中国大陆棋手与非中国大陆棋手之间的对局321局。  相似文献   

5.
多胜榜观察     
《围棋天地》2010,(14):76-76
第二季度,国际国内赛事的重头戏纷纷开幕,总对局数量达到1097局,比第一季度的3倍还要多50局。因此,本期多胜榜上榜棋手总人数达到230人,比上期多出122人,而完成18局责任局数的棋手也达到40人,比上期多出14人。下面,让我们对本期多胜榜进行一下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6.
多胜榜观察     
《围棋天地》2010,(8):81-81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职业棋手等级分对局数量为349局,比2009年同期多出63局,这与天元战、BC卡杯、招商银行杯、名人战等人数众多、日程紧密的赛事集中在这三个月进行有关.  相似文献   

7.
1996年,我国网球赛事频繁,共有31项比赛,仅在国内举行的国际赛事就有12项之多。 国际赛事,除传统赛事北京男女公开赛、国际女子卫星赛、国际男子巡回赛和广州国际青少年比赛外,中国网协还将出资举办NTT世界少年团体锦标赛亚大区预选赛,届时将会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前来参  相似文献   

8.
于波 《围棋天地》2014,(8):73-73
截至3月31日,中国棋手在2014年第一季度共完成了等级分对局462局,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5局:多胜榜上榜人数为240人,比去年增加了39人。造成这种不一致现象的原因有二:首先,去年第一季度对局数量的前三名分别是围丙277局、  相似文献   

9.
九五年是棋坛上赛事较多的一年,在各次比赛中弈出了许多精彩对局,并相继在《棋牌报》上刊出,《棋牌报》还进行了最佳一盘棋的评选活动。现选出其中几盘95年比赛的最佳对局,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0.
双人竞黑白     
《围棋天地》2013,(22):15-15
11月2日至3日,第24届国际业余双人围棋锦标赛在日本东京举行。东道主日本的11对22名选手与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21对42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最终来自韩国的业余强豪全俊鹤与金秀英获得了冠军,达成了韩国的赛事八连冠。比赛同时并举行了亲善对局等精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多胜榜观察     
于波 《围棋天地》2011,(8):75-75
2011年的中国棋坛刚刚走过第一个季度,即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从比赛安排上来看,今年任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龙星战、女子名人战和招商地产杯等赛事,因此,484盘对局,139人上榜,完成9局责任局数的棋手41人,这三项数字均大大高于去年,也预示着2011年又是紧张忙碌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第一节 比赛的性质和办法 一、对弈方式分单人赛及双人赛。 二、比赛性质分个人赛及团体赛。 三、名称有友谊赛、选拔赛、邀请赛,全国(或全区)个人赛及团体赛,国际赛等。 四、比赛办法分淘汰制、大循环制、分组循环制、积分循环制等。 第二节 对局时间 一、时间总计制: 采用计时钟,两局赛每局限用六十分钟,一局赛每局  相似文献   

13.
这个十一假期也许是今年竞技场赛事最为频繁的一段时间了,IEM、MLG、BlizzCon,国际赛场打得不可开交。国内选手尽管因为诸多原因没能参加这些国际比赛,但是第一届CAC线上赛的成功举办也给了CWoW玩家些许安慰,尽管赛事本身还存在着诸多弊病,但不得不说这次比赛让CWoW竞技场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高山滑雪大型国际国内比赛实际需要,设计并研制了高山滑雪竞赛管理系统。该系统根据大型赛事流程将赛事分为赛前管理系统、赛中管理系统、赛后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的竞赛管理水平。在分析构建整个系统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将组件对象模型(COM)应用于比赛处理模块,并通过灵活的报表管理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达到大型赛事要求,具有技术先进、数据准确和省时高效等优点。总结经验并提出我国应建立专业化的研发队伍;研发整体性、集成性的管理系统;研发通用性、灵活性的成绩处理软件以及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雪联的认可等完善我国高山滑雪竞赛管理系统的有效措施,以适应国际国内搞滑雪大型赛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缓急的魅力     
罗洗河 《围棋天地》2004,(22):29-34
10月23日,国内奖金最高的赛事第1届倡棋杯在中国棋院拉开战幕,该项比赛几乎汇集了国内所有的围棋精英。经过两轮激战,罗洗河、古力、孔杰、胡耀宇、常昊、俞斌、王磊、周鹤洋八位棋手晋级。下面就介绍在第二轮比赛中魅力不同的两局棋。  相似文献   

16.
四夺国手     
《围棋天地》2006,(7):14-15
3月20日,芮乃伟九段在韩国第11届女子国手战挑战赛三番棋第2局比赛中,执白中盘战胜赵惠莲六段第四次获得该项赛事的冠军头衔。赵惠莲虽然本局失利,但根据韩国棋院的规定,她的对局数达到了标准,成功升为韩国第一个七段女棋手,也是最高段位棋手。此外,赵惠莲最近被韩国高丽大学录取,攻读英语专业。  相似文献   

17.
网球比赛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持续不断的精彩,一年之中,重要的赛事此起彼伏;一项赛事中,重要的比赛比比皆是;一场比赛中,关键盘关键局让人揪心;每一局中,关键分又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8.
邱友益 《网球》2011,(3):116-118
2011年,ITF国际青少年赛事继续在中国快速扩张,赛事数量在去年10站的基础上增加6站。那么,ITF对举办青少年比赛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本文将对青少年赛事的具体组织工作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9.
夜雨 《电子竞技》2011,(20):44-45
6.72f打了这么久,俱乐部之间的比赛几乎成为定式:德鲁伊大战敌法师。不要说以前的远程后期,连幽鬼的生存空间都被挤压了不少。虽然国内各大战队的强强对话可能更有技术含量,但对于我们广大业余爱好者来说,好看的比赛显然需要更多英雄的参与,需要更跌宕起伏的情节。因此本期五佳比赛夜雨一下子选择了三场路人局比赛,剩余两场也是国外的CW对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相似文献   

20.
这是第2轮比赛的一盘精彩对局。这盘棋双方竞叫时间为:红方60分钟,黑方25分钟. 众所周知.在全国各种赛事中.都要求运动员必须逐着完成对局记录.本届比赛,运动员不用做记录,由裁判员做记录。本人感觉,这种规定.是对棋手的尊重。可以使棋手集中精力,下好每一步棋。记得在2007年“朱家角杯”全国象棋精英赛上,运动员也不用做记录。由裁判员做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