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建法 《中国收藏》2023,(4):100-103
<正>纺织品的出现,是人类彻底摆脱原始生活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朴素无华的棉织品、璀璨绚丽的丝织品,都离不开纺织机械的功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缫具发展成了缫车,成为手摇纺车的雏形;把原始织机发展成了有架的“鲁机”、多综(吊起经线的装置)多蹑(脚踏板)的提花机和脚踏提综的斜织机。到了工业革命之后,  相似文献   

2.
再论《木兰从军》邮票 第1图“木兰纺织”的设计太粗糙。画面中的人物造型生硬,视觉上木兰不是在织机前织布,倒像是在舞蹈。还有,古今织机不论土洋,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就土织机而言,人的腹部前面是卷布轴;往前是固定经线位置并压紧纬线的杼;再往前是带动经线上下交错运动的综[读zeng(增)音]……图中的织机既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背越式跳高的现代技术发展规律性的研究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大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提出了从助跑、起跳到过杆落地等一整套的有效的训练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来,跑跳技术都着眼于减小前支撑时期的制动作用和更好地保存水平速度这一课题上。如,五十年代短跑的踏蹬式发展到今天的摆动式;跳高技术从“制动性”起跳到“积极性”起跳;跳远技术从“穿套鞋式”踏板到“跑向空中”的起跳等等,都说明了减小制动作用的重要性。而“滚动式”着地技术正继承和发展了五十年代中国长距离跑传统结构的前掌着地技术。它给现代长跑技术原理带来了新的变革。当前长距离跑的技术特点是重心平,  相似文献   

5.
在少年这一特殊的年龄段中学习跳高(背越式)是最易掌握这一技术的。从没有进行过专项力量训练的少年,最易掌握背越式的技术。当技术逐渐发展到比较稳定和基本定型时,再进行专项弹跳力的训练。跳高技术需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力量训练的关系。只有当身体条件及身体素质可确定的时候,才能比较系统的训练。如果这段训练的技术等有一定的缺陷,那么这个训练到最后是搞不好的,或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6.
跳高运动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的演变过程。然而,从俯卧式的出现到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不断改革,跳高运动才真正有了大发展。 60年代,苏联布鲁梅尔以俯卧式跳高一统天下,在“腾空速度大小和方向决定腾空高度”理论指导下,一味强调力量和弹跳力,曾一度掀起“力量挂帅”的一股训练风潮。布鲁  相似文献   

7.
篮球运动从创立至今长盛不衰,重要的因素是其技战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从刚开始的站立式同定配合进攻和单一的技术,发展到上个世纪70至90年代以有目的的、有配合的移动进攻战术和充分利用身高、体重、速度、技巧进行综合对抗的组合技术。随着篮球运动水平日益提高、技巧更加完善,对抗更加激烈,战术更加多样,比赛愈呈精彩,使篮运动更有竞技性和观赏性,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篮球运动朝着“位置模糊化”的新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采矿工程的进一步重视,综放开采技术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占据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半壁江山.这是因为其具有一系列的功能比如一系列的安全性,增产的性能以及相应的增效优势.该文对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进行一系列剖析,以增加对综放工作一系列的系统了解,在20世纪80年代,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就已经被一系列国家应用了,对这项技术进行剖析,对我国的煤矿业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跳高运动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是田赛项目之一。根据过杆时运动员的身体姿势,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跳高技术,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时期都创造过奇迹,有过历史的辉煌。从1864年的1.70米到1995年2.45米,人类跳高的极限与其说是弹跳能力的增强,不如说是充分掌握了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不断改进跳高技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自铁饼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在技术方面不断地发展演变,先后经历了原地投技术、侧向上步投技术、侧向旋转投技术和背向旋转投技术,在背向旋转投技术方面又出现了波浪式、踏跳式和背饼式等动作。从铁饼技术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铁饼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投掷技术,因而在铁饼训练方面就有许多值得斟酌和探讨的东西。我们知道影响铁饼投掷成绩的因素有许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  相似文献   

11.
男子跳高基础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背越式跳高发展 趋势及特点 跳高,就是应跳得尽可能最高,背越式的出现是跳高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技术革命,对开发人体运动能力前进了一大步。目前跳高运动总体水平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从当前背越式跳高发展现状来看,其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速度为核心技术阶段,进一步开发人体潜在运动能力;二是采用和完善折叠式摆腿技术,动作更加简化;三是尽量减小“H3”的数值,使其变为正值,并把素质水平充分运用到动作中去。 二、培养敢跑敢跳意识为主,形成技术风格 (一)速度型迎合现代运动 技术发展趋势 “速度型”是当代背越式跳高  相似文献   

12.
蹲踞式跳远是高中教学的必修教材,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主要项目。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技能在生活中有着实用的价值。虽然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多次学习和运用蹲踞式跳远,但仍存在着技术和体能上的不足,影响着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3.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潜入式在跳高技术演进过程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继而通过和其它跳高模式(尤其是俯卧式和背越式)的比较,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该种模式的动作结构和技术原理给予评价。根据跳高技术的最佳化原则,最能体现经济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指标是H_3。人们一直追求在H_1 H_2-H_3的成绩构成中将H_3变为正值,即使身体从杆上越过而身体重心从杆下通过。从跳高技术的演进来看,这种最佳技术一直未出现。跨越式,运动员身体重心轨迹最高点到横杆的高差有25~30cm之多;剪式为20cm左右;滚式为15cm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田径运动技术地不断发展,在技术和训练方面我认为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下面我对当前短跑技术的训练作一次简略的剖析,从中发现特点,摸索规律促进我国短跑技术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1.“摆动式”技术不断发展,“后蹬踏步式”技术不断淘汰。 从30年代初出现的“摆动式”技术现在几乎被普遍使用,而以苏联为代表的欧洲后蹬技术和更为落后的踏步式技术基本  相似文献   

15.
自美国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在1968年的奥运会上,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以后,这种新的跳高技术很快就流传到世界各国,促使男、女跳高成绩有了新的突破;同时各国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背越式的过程中,还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背越式技术。我国运动员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学习背越式技术。现在,在全国比赛中跳背越式的选手已  相似文献   

16.
复制的公寓     
小美  lehmannmaupin 《收藏》2015,(6):68-73
纺织品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千年的冲刷,所发展出来的织物不计其数。然而无论品种、用途怎样丰富,仍然还是围绕在用途一词。人们会用各式织物装饰自己、装饰建筑物,织物还只是织物。到了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字典里再没有"用途"二字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从跳高运动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跳高运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当其过竿技术的改进,都伴随着跳高成绩的迅速提高。1986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次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2.24米的成绩,夺得第十九届奥运会冠军后,背越式技术受到了田径界的普遍关注。接着在七十年代的跳高场上,两种跳高技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这期间,斯通斯、亚辛科、阿克曼、西梅奥妮等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姿势打破了世界纪录。随之而来,引起了田径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辩。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十年之久。到目前为止,背越式跳高技术用事实逐渐确立其应有的地位。然而背越式技术与俯卧式技术相比较,究竟优在那里?为什么背越式  相似文献   

18.
韩慧 《中华武术》2001,(3):50-51
现代跳高运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跳高姿势出现 过五次重大变化,它们的技术分别是跨越式、浪式、剪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五种姿势。 跳高是运用自身能力,通过助跑、起跳、过杆与落地等动作形式,使人体腾越尽可能高的横杆。跳高技术的特征是由跑转变为跳,是田径运动技术中比较复杂的技术项目之一。 女子跳高运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过杆姿式的演变过程,充分展示了人们的追求和探索精神,跳高运动是在不断探索改革中发展,在大胆创新中前进的,从1957年的1.77米到1987年的2.09米,30年提高了32厘米,增…  相似文献   

19.
起跑技术从站立式到蹲踞式经历了 漫长的岁月,自从1887年美国人默菲首创蹲踞式起跑到1927年起跑器的出现,人们都在试图寻找一种最佳的蹲踞式起跑方式,使其起跑技术更合理,更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例如:起跑器的安装、支撑时五指分开的形状、两臂支撑时的直与屈以及体重的分配等四个方面均有不少改进。下面就这四个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安装起跑器都趋向于适合本人特点的“普通式” 经长期实践和研究,安装起跑器的方法已由多种类型趋向于适合本人特点的“普通式”。现绝大多数运动员均根据本人的腿部力量、躯干与四肢长…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我们被带入一个新时代,那就是后基因组时代,此时蛋白质组学很快发展起来,对细胞、组织、器官的全蛋白质组和功能蛋白质组的研究已成为人们追踪的热点。本文将从对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与运动人体科学发展的关系进行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