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洪卫 《武当》2007,(1):23-23
三体势是初入形意拳的必修课,也是贯穿形意拳整个拳法的“脊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形意拳每一招势均从三体势变化而来,即万变不离“三体”之能。“三体势”是开启形意门的“金钥匙”,是形意拳的基本拳架。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当下的形意拳传承正由“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研究从文化遗产理论出发,运用比较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从记忆重塑、价值重构和秩序重建3个层面对当下形意拳传承机制进行分析,以探究形意拳传承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形意拳传承通过“见景见情见精神”的记忆重塑增加形意拳时间延续和空间认同的认知维度;通过“见人见拳见生活”的价值重构扩大形意拳功能范围和影响领域;通过“见众见智见和谐”的秩序重建规范形意拳传承中的理念与行为。记忆重塑、价值重构和秩序重建为形意拳搭建起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文化桥梁,为形意拳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考,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宋宝贵 《精武》2009,(10):15-17
在中华武林,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早已闻名遐迩,而作为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的得意弟子宋世荣先生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盘根冲空”与车毅斋先生的“游鼍化险”、刘奇兰先生的“腾龙搜骨”、郭云深先生的“连珠快崩”并称为形意拳四大绝技,因此四人被称作形意拳四大金刚。  相似文献   

4.
张金涛 《武当》2023,(1):27-28
<正>形意拳是中国的四大名拳之一,和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在武术界并驾齐驱。近代形意拳技击高手人才辈出,如“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先生、“单刀”李存义先生、“铁脚佛”尚云祥先生等。尚云祥先生从学于李存义先生,得郭云深先生衣钵,继承了郭先生的“半步崩拳”“大杆子”“丹田气打”三绝技,在河北派形意拳基础上悟而有化,其教授的形意拳源于河北派形意拳,而又不同于河北派和山西派的练法,被武术界尊称为“尚派形意拳”。民国初年,李存义先生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曾设下百天擂台,邀请天下英雄豪杰参加打擂,  相似文献   

5.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王文清形意拳,古拳谱称“心意拳”、“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相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形意拳是由心意拳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拳种,它与太级拳、少林拳、八卦掌并称为武林名拳,在中华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形意拳的得名,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形意拳与心意拳的关系,有人说是“一字之差”所至,也有人说是郭维汉改“心”为“形”,而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李老农后始有形意拳之说。为此,山西王文清先生借助有关资料,对“形意拳”与“心意拳”的渊源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朱天册 《武当》2014,(2):29-29
“出手如钢锉,回手似钩竿”,是形意拳《拳经》上的一句话。虽说是简简单单几个字,却形象地道出了形意拳功法训练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指导思想。它贯穿于形意拳的一招一式之中,是形意拳拳劲“起、攒、落、翻”的最佳释解。  相似文献   

8.
王宝安 《中华武术》2000,(11):35-35
形意拳动作简单、精炼、朴实、劲力浑厚,有着很强的技击作用。在形意拳中“脚打”之“趟劲”也是与其他拳种显然不同的。尚氏形意拳现今仍保持其独特的“趟劲”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志强 《武当》2005,(9):23-23
凡喜好形意拳的武术界同好们都知道,形意拳的功夫分为三步:即“刚(明)”“柔(暗)”和“化”劲。那么,这三步功夫又是如何划分的呢?既然形意拳是拳,当然就要在实战技法上去寻根问源,通过演练使其得以充分体现,形意拳大师李文彬先生很早就明确指出,形意拳在运用中,疾用骤发则为刚(明)劲,也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步功夫;缓动遂发的为柔(暗)劲,这是第二步功夫;不意而发的为化劲, 是形意拳第三步功夫,也是形意拳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2004年第3期一篇文章《香港的风景日戳》(下称“《香》文”),介绍了香港的风景邮(日)戳,可惜过于简短,而且又有遗漏,未能让读者较全面了解香港的风景邮戳。 香港邮政将风景邮戳称为“图案邮戳”,此称谓与“风景邮戳”相比,各有优劣。若称为“风景邮(日)戳”,由于一些邮戳的图案并非“风景”(如香港机场邮政局的飞机图案,我国内地不少“风景日戳”同样有此情况),将其称为  相似文献   

11.
朱天册 《武当》2006,(1):21-21
形意拳好学、难练。这是众多习练者的一个共同体会。“好学”是指形意拳动作简单,一看就会。“难练”不是指“拳架”,而是指形意拳“拳劲”难找。练剑有“剑诀”,练拳有“诀窍”。道经云:“道真穿不真,修道枉劳神;祖师真诀窍,知窍便成真”。  相似文献   

12.
刘斌 《集邮博览》2001,(6):25-25
2000年香港邮政共发行7套纪念及特种邮票,即“踏进新纪元”、“岁次庚辰(龙年)”、“香港博物馆及图书馆”(当地首套三角形邮票)、“香港红十字会”、“香港昆虫”(当地首次以缩微技术印昆虫中英名称)、“二千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香港中华总商会百周年纪念”。  相似文献   

13.
车星辰 《精武》2009,(6):38-39
近年来,在山西太谷形意拳界出现了一件怪事,有些车派形意拳传人为了标榜本派形意拳而将车派形意拳创始人车毅斋(车永宏)与其师李飞羽(李能然)置于平起平坐的“形意拳创始人”地位,并大肆鼓吹车毅斋在形意拳创拳史上的丰功伟绩,其言论荒唐过激之处,实在令人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14.
长江 《新体育》2008,(9):52-52
8月6日,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两天,台风“北冕”突袭了香港,内地人都为香港捏了一大把汗:这可怎么办?香港要为北京协办奥运马术比赛,如果台风肆虐,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马还能不能够“照跑”?  相似文献   

15.
漫话香港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人们对香港各方面情况的兴趣日渐浓厚。体育当然也在人们的关注之内。 竞技体育正在崛起 历经百年沧桑,在香港同胞的艰苦努力下,香港成为一颗瑰丽迷人、举世瞩目的“东方之珠”。然而,同发达的金融、贸易、轻工业制造、航运、旅游、信息业相比,香港的体育黯然失色,一度被称作“体育荒漠”。一直到80年代初,香港没有任何项目的运动员拥有世界排名。  相似文献   

16.
武夫 《中华武术》2001,(4):50-51
认识潘小杰先生是在1998年秋天的古城深州。深州是形意拳的故乡,这一年的“形意拳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就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举行.会议期间.备地名家好手一展身手,山西派的古朴,河北派的雄浑;宋氏形意拳内劲充沛,车氏形意拳刚柔相济,尚氏形意拳刚烈勇猛……真可谓“形意古拳开新花,千姿百态放异彩”。  相似文献   

17.
姜寿海 《武当》2010,(5):27-28
形意拳是模仿大自然中有关禽兽动作形态的一种拳术。拳与道合,道即自然规律。《周易》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形意拳理是最贴近大自然规律的。形意拳的基础功法,即拳的起始式“三体式——天地人合一”。  相似文献   

18.
笔者应邀赴香港讲学并参加了以“体育文化的发展”为主题的体育科学会议,在为期一个月的访问过程中,接触到香港体育界各方人士,对香港体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潘世春 《武当》2014,(8):30-31
习练形意拳,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形意合一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程度不同,锻炼重点也有所区别。已故形意拳家郭云深先生总结了习练形意拳的三步功夫,并对“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习做了精辟论述,成为近代形意拳习练者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1999年4月25日,为纪念中央政府将大熊猫“安安”和“佳佳”赠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邮政署发行《大熊猫在香港》小型张,邮票主图为“安安”,并首次以圆形邮票的形式设计。小型张左下方为熊猫园外景。 今年3月11日乔迁香港的这对国宝都有辉煌的经历。“安安”为雄性,14岁,1988年3月由四川省宝兴县送至卧龙大熊猫繁殖场饲养,出访过新加坡。“佳佳”为雌性,21岁,1981年3月由四川省青川县送至卧龙大熊猫繁殖场饲养,在1992—1996年的5年间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