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让学生钻进课本里读书,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运用了比较法,变过去学生用“口”读书为用“脑”读书,品出书中的味来。用删减法——斟酌读《飞机遇险的时候》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这段话突出了周恩来同志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毫不迟疑地将生  相似文献   

2.
△青年是黄金时代,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为王德怀题》(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手迹选》第16页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我的修养要则》(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25页 △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相似文献   

3.
王鹏远 《数学教学》2009,(11):F0002-F0002,1-6
最近颇有兴趣地阅读了《数学教学》杂志2009年第2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关于“函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的谈话一数学教学要抓住数学本质》,感到文中提到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叙述方便起见,下面把此文简称《谈话》.  相似文献   

4.
《渔歌子》一文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编排。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文,感受田园的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相似文献   

5.
《荔枝》(人教版第11册)是当代作家肖复兴的作品。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要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设身处地去读、去想,特别是要抓住重点的语句、段落多读、多想。”为此,教学时可采取自主探究式,让学生走进教材去领悟《荔枝》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2008,(11):64-64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发表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一文。文章指出,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思维,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把比较法引入朗读训练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删减词语,进行比较朗读 指导朗读时,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删减一些准确、传神的词句,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课文的内蕴。如《一个降落伞包》中有这样一段话:“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的面前……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这段话从时间的紧凑上突出了周恩来同志在生死关头毫不迟疑地将生的希望给予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贵  相似文献   

8.
吴玉泉 《物理教师》2004,25(11):8-20
本刊2003年第12期发表了《滑动摩擦力教学要抓住“三个条件”和“四个无关”》一文,阅后深受启发.在高一静摩擦力的教学中,笔者也抓住了静摩擦力产生的“三个条件”,方向、大小的“五个无关”,因而轻松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案例:“神奇的中国结” 《欢乐中国年》一课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当我走进课堂听课,立刻被教室中的喜庆气氛所感染。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欢乐中国年》,要让学生来了解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执教的是一位在我区学科教学中小有名气的青年教师——冯老师。  相似文献   

10.
《革命烈士诗三首》中有李少石同志的《南京书所见》诗一首。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介绍作者说:“一九四五年抗日胜利后,正值国共双方重庆谈判期间,李少石同志惨遭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其它有关学习资料亦多持此说。笔者近从《团结报》(861号二版)所载曾传宜文章发现旧说有出入。曾文《从“李少石事件”看周恩来的磊落胸怀》对“李  相似文献   

11.
关于《核舟记》一文的教学,有不少教育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人从探究的角度提出:“要善于抓住文中的要害来启发学生,首先要抓住这件雕刻品的名称来探究雕刻家的匠心(运用哪些艺术细节来表现“大苏泛赤壁”的图景),其次要让学生仔细品味第3段(“船头坐三人”这一段)的丰富内涵,抓住了这两处要害并作一点分析,再读全文便会觉得理丝有绪。”(《初中语文专辑三第五单元》,《试教通讯》2002年第36期。)  相似文献   

12.
本刊今年第1期刊登了蒋静同志的《一线阳光穿云出——学习周恩来同志的诗歌》后,安徽大学丁乐飞同志寄来了《关于周恩来同志五四前后诗歌创作研究的几个问题——同蒋静同志共学习》。肯定了蒋文“以鲜明的观点提出了周恩来同志诗歌在中国文学史和革命史上的重要的地位.许多见解是值得称赞与学习的。”同时对蒋交提出了几处有待商榷的地方.特别是对周恩来同志东渡日本的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蒋静同志认为丁乐飞同志的文章“作了一些好的分析,很有启发。”周恩来同志东渡日本的目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意义重大的问题。现将丁乐飞同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刊载如下.供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尝试从“祭文”、“记叙文”和“杂文”角度切入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抓住文本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的指向要瞄准语言文字运用,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要重在教师予以学生充分的信任与悉心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教材说明: 《一夜的工作》节选自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何其芳写的《回忆周恩来同志》。文章写“我”陪同周总理审阅第一次“文代”会上的报告稿,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热情赞颂周总理不辞辛劳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表达了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语第六册10课《一个降落伞包》记叙了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去重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事迹,颂扬了周恩来同志在生命危急关头首先想到别人以及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的伟大精神。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说明 《走进窑洞》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i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中“黄土高坡”的第一个活动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一定要争气》 [作业分析] 《一定要争气》课后有三道作业题,总的要求是进一步理解“一定要争气”这个中心的。第1题有2个小题,是教学的重点。要指导学生明确作者是怎样围绕“一定要争气”这个中心,揭示了童第周的高尚的思想境界。第1小题,反映了童第周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单纯、朴素的志气。第2小题中的“一定要争气”的内涵,比第一个更丰富更深刻,童第周的品格也更高尚了。在指导时,要抓住童第周二次的“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8.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浙教版小学思品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在地球村》第一课时教学的内容,它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走进世界”这一主题的内容标准设置的.“走进世界”这一主题的内容标准第四点指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发展与联系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世界经济联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表象,是一种载体.世界经济牵一发动全身,不但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我们作为思品课的授课者,鉴于品德与社会课程“走进世界”这一主题的内容,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体会到“对外开放”的曲折路程和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这课中的关键词“全球化”,从感受、认识、理解、深化这四个层次让学生进行逐层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19.
一、运用导学系统解读说明文 1.单元导读——整组课文目标的指向。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从文体——说明文的角度编排的。导读中这样写道:“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这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提到的阶段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正> 最近,先后看到了潘凤湘同志写的《改革语文教学初探》(甲)(南昌市教育局《教学动态》1979年第2期)、《语文教读法初探》(乙)(《江西教育》1980年第1期)和胡经修、余应源同志写的《教会学生读书——南昌二中潘凤湘老师教学经验介绍》丙(江西师院《语文教学》1980年第3期)(以下引文按甲乙丙序号标明),使我们知道潘凤湘同志近三十年来“热心于语文教学改革”、“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丙)取得了丰硕成果。潘凤湘同志那种“始终立足于改革,从实际出发,大胆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