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情境式语文教学情境式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我说你记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情境式语文教学   情境式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我说你记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  相似文献   

3.
一、情境式的语文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灌输式”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扳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思考情境创设:1."体验式情境渲染导入课堂"表述了在导课时可以使用的情境手法;2."悬疑式情境创设实验探究"重点阐述科学课堂探究过程中可以应用的一些情境创设方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现将我在情境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情境教学,是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模式既不同于教育学,也不同于教学论,它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发挥人类情感的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潘志祥 《考试周刊》2010,(53):197-198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王卉 《上海教育》2010,(14):62-62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思维,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笔者为中职学校历史教师,下面就如何在中职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中职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谈几点收获和体会。1.巧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思维。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征,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思考、讨论析疑。引导学生发掘潜藏在教材背后的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如在学习《中法战争》一课时,关于中法战争的结局,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的情境:面对中法战争的中国的军事胜利,假如你是当时的李鸿章,你会跟法国签订一个什么  相似文献   

12.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砰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适宜学习环境的创设,使教学展开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让学生的情感活动融于认知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使他们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语文有效情境的创设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由此,我们也能清楚看到,情境教学模式既不同于教育学,亦不同于教学论,它仅仅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使语文课更加生动、有趣,实施情境教学是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发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它可以将学习和音乐、游戏、讨论等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征和认知规律等,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积极思维、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在课堂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通过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利用优美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运用现代化手段、编课本剧等方式,能充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让他们全身心地进行体验,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激发,受到审美的愉悦教育,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