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课程改革追求的新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至高要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课程改革追求的新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至高要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由于年龄特征的原因,小学生作为对话者一般比较稚嫩、肤浅,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帮助学生找到与文本对话的切入点,并懂得如何与文本对话,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笔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是传统意义的传授、讲解.而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同一层面、同一平台上的沟通、合作、对话。它既是语言外壳的对白,更是思想、情感的碰撞与交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产生认知趋同、思维共振、情感共鸣,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具有生命价值的。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能、情等层面与文本对话,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习很多课文时,如果能够和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就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感受。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8,(7)
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以文本为媒介进行交流、沟通、对话的共鸣活动。以"与文本对话"来组织调控教学诸要素,设计教学流程,使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主体功能,这既是方法论,也是教学观。要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文本解读是必要手段,更是语文阅读教学追求高效之根本。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围绕文本,实现目标;尊重作者,平等对话;披文入情,生成精神;尊重学生,有效引导;真正做到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总的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与文  相似文献   

10.
本在语阅读教学中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情感的源头在本之中,对学生最具诱惑力的应该是语言字,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在阅读中重点探究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立足本,激发学生与本对话的兴趣,创设互动对话的多种途径,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充分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走进本,与作、编及中的主人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与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都是对话的主体。其中学生是阅读文本的主体;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文本是精神客观物化的形态,也是阅读教学多元主体对话的载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作为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都是对话的主体.其中学生是阅读文本的主体;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文本是精神客观物化的形态,也是阅读教学多元主体对话的载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作为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也是读者与作者的思想交融,更是读者从中发现自我、陶冶情操、升华自我的内涵延伸。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会自我阅读,实现与文本有效的对话,处理相关信息,把握文本内涵,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净化心灵,启迪心智,从中获得精神洗礼,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读者理论的确立,文本成为一个流动、变异的动态系统,它的意义绝非仅是文本自身所具有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设法缩短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产生阅读与对话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寻找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形成自己对作品创造性的阐释,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李宏生 《阅读与鉴赏》2007,(11):18-20,42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读者与作者没有共享的现实语境,作者不能当面回答读者的询问和质疑,交流不能构成反馈,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阐释是否恰当正确。这种交流的不对称性也造成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因此,阅读对话交流就需要一种起调节作用的中介.以使读者能够有效地进入文本的天地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较为准确地解释、重建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与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课改”以后,笔者陆续听了一些研讨课。如一位教师执教《国宝大熊猫》:多媒体课件以优美的音乐配以大熊猫可爱的图片导入新课,接着请学生说说“我知道的大熊猫”,学生争相发言,拿着课前准备好的材料侃侃而谈,从大熊猫的种类、生活习性到它的研究价值、社会作用,足足谈了十五分钟。然后老师播放了一段熊猫爬树的录像,片中熊猫滑稽可爱的动作令人捧腹,老师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上解说词,先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荐同学全班交流。  相似文献   

17.
进入“课改”以后,笔者陆续听了一些研讨课。如一位教师执教《国宝大熊猫》:多媒体课件以优美的音乐配以大熊猫可爱的图片导入新课,接着请学生说说“我知道的大熊猫”,学生争相发言,拿着课前准备好的材料侃侃而谈,从大熊猫的种类、生活习性到它的研究价值、社会作用,足足谈了十五分钟。然后老师播放了一段熊猫爬树的录像,片中熊猫滑稽可爱的动作令人捧腹,老师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上解说词,先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荐同学全班交流。学生讨论十分热烈,解说词配得也很精彩。至此,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问题一出,学生这才纷…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字词句的翻译和语法规律的梳理,而在指导学生感悟古文的艺术、人文精华方面有所欠缺。钱梦龙老师在谈及文言文教学改革时曾指出: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学习古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古汉语这种工具以便阅读古代典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古代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滋润灵魂,开阔情怀,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脱离文本,天马行空;不顾主题,随意生发;借助媒体.视觉替代;无限拓展,本末倒置。我们应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让文本参与师生的对话交流,从而提高对话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笔者认为,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以教师个人的独特体验与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是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运用巧妙的对话策略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并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