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个由优秀学生组成的小组让我由期待到渐渐失望,一个临时由"不太好"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却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学生观察中的很多细节、内容着实超越了学生学习本身。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课堂学习的一面,还有学生有差异的个性特征和他们在合作中对待他人的方式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绝不只是知识学习层面的,其背后有更多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故事]各小组正在讨论,我来回巡视,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样子,听取他们的各种意见,知道他讨论得很投入,也很深入。回到讲台,我示意他们安静。“大家合作时都积极参加,发表自己的看法,真不错。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理解与收获和大家作一个交流呢?”我开始组织学生做全班交流,一个又一个小组汇报着他们的学法与收获。可第二小组一直都没有人举手。我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他们。看到他们正在用目光交流着什么,看样子没有要求发言的意思。没办法,我开始点将“:第二小组,可以把你们的收获讲给大家听吗?”这个组的组长思维敏捷,总是能另辟蹊径,独出心…  相似文献   

3.
“啪啪啪(拍掌),坐好来,准备好了就OK;掌心向前我明白,手背向外不明白;要发言,先举手;节奏鼓掌相鼓励;我发言,向大家,你发言,我倾听;对打√,错打×,拇指向上我真棒;二人小组面对面,四人小组聚一起,合作学习相关照,学习成果属大家。”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以人为本是教学改革的灵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一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着探索:如何教会他们学习课文学习语文,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成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经过不断实践,稍有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讨。刚开始实践时,我是失败的,我把课堂还给学生,一上课让他们自己读文质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要求科代表把每个同学发言次数记下来以资鼓励,于是,课堂举手的举手,发言的发言,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段: 师: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的重点段是什么. 师:这段课文写出了唐僧、沙僧、孙悟空、猪八戒的哪些特点?请大家分组讨论怎样才能演出他们的这些特点?(学生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为大家表演?(两个小组表演) 师:你认为哪个小组演得好?谁演得最好? 生:第一组的××演出了猪八戒"吃惊"的表情,很好!  相似文献   

6.
我和大家一样正在学习全国理科教育座谈会文件的精神,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今天的讲话,作为一个发言,和大家一起讨论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讨论式教学模式,也可称为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是讨论式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探索:一、小组合作讨论,形成良好习惯小组合作讨论,可由一人做中心发言,大家补充,组长归纳总结;也可以由组长分配大家分别完成任务的一部分,最后组长归纳总结。当学生合作讨论时,每个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学生和听众,耳、口、眼、脑、手并用,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运用该方法,学生不仅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二…  相似文献   

8.
课外合作是课内合作的补充和扩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小组就是他们的小家,每一个成员就是家庭的一份子。课外小组的讨论比课内讨论更融洽,更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因为课外小组内都是和自己身份、地位相同又十分熟悉的学生,既能使平时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的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大胆发言,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从事语文课教学,通过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以下思考,能与大家共同研讨。一、要狠抓预习这个开端预习是学生自学的过程,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有如下优点。(1)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维会集中和活跃。听课时,强烈的表现欲和对自己的解答的求证欲促使他们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和参加讨论交流,整个过程都会兴奋、主动。  相似文献   

10.
我经常发现,当我们的孩子在小组学习的时候,他们只知道表达他们的观点,不知道倾听别人,我认为这只是浅层次的合作,所以,在小组合作之前,我和他们一起讨论小组合作应该遵守的规则,他们要勇于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我首先让他们自己提出他们自己的规则,然后,他们和小组共同讨论,对小组合作规则达成一致性的意见,这样,使小组合作更加有效,他们勇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同时要与小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排练课本剧     
今天,我们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老师让我们在课后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下午上课前,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自由组合排练小组,准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大显身手。我因为来晚了,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有的小组说人够了,不接收我,有的小组嫌我个子太矮,不要我,反正各种各样的理由都拿出来了。一直问到陈茜那个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他们总算“收留”了我。分配角色了,他们全都叫我演傲慢无礼又不堪一击的洪教头。什么?豹子头林冲是我最佩服的,居然让我演……唉,我哪里争得过他们呀!别争了,有得演就可以了,下一次找机…  相似文献   

12.
学情分析策略我所执教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上课爱发言。学习《孔雀东南飞(并序)》这篇课文,过去我采用教师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逐段分析理解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带着学生学。现在再教这篇课文,则先由学生自学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进行研究,最后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3.
在“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的研究中,我收集了一些问题:1.交流规则不明。学生在小组发言中或抢着发言,各说各的,谁也不去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或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这正因为交流规则不明所致。2.交流问题专制。学生讨论的绝大部分问题是由老师  相似文献   

14.
赵丽敏 《天津教育》2001,(12):38-39
微格情境这节课是五年级的一节语文阅读课,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课前,曲老师布置学生:下节课对这首古诗的学习、分析,由同学当老师,老师当助手,希望大家认真准备。同学们听了都十分兴奋。上课铃响过之后,曲老师说完“开场白”,姜莉莉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上讲台,说:“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我今天主持学习、分析这首古诗的头两句。下面,首先请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听清楚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后,小组讨论开始。姜莉莉学着曲老师的样子,在小组间巡视,时而驻足听听小组的讨论。全班…  相似文献   

15.
第一阶段,以规范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指导为主,目的是使合作学习有序进行。通过教师示范,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的一般方法。①轮流发言。小组成员围绕一个学习内容,轮流发言,一个不漏,讨论后点名学生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②接力发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校园后,我开始试着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为了减少机械的重复单词,我取消了齐读单词的次数,要求学生一个一个站起来机械重复单词方式,结果在反馈环节中学生反馈不出来.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结果,时间到了,问哪个小组能表演时,竞没有一个小组能够表演,原来,学生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讨论角色的分配问题了.课文反而没时间读了.为了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采用学生个人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的形式,结果本该15分钟完成的单词教学,学生用了30多分钟,我又一次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画盆     
《女娲补天》是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神话故事,内容很吸引学生,学起来好懂。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一起合作学习,通过读书、讨论、交流等解决问题;最后检查学习情况。当我检查完学  相似文献   

18.
主题的多元性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切入不好,容易陷进琐碎的迷魂阵,迷失方向,把握不住文章的精髓。因此,教学这篇课文,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探究的切入口,带领学生从这个口进入,去深入探究文章的主题,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据此,我设计的切入口是:有人建议,将文章的最后三段删除,替换成“我沉重着的心终于轻松了,谢谢你,兄弟!”你认为可不可以,为什么?请从文章的主题等角度切入谈谈你的观点。为了让探究更深入,我做了如下的安排:第一,将学生分成六人一个小组,集体讨论,组长汇总大家的意见,指定代表发言。第二,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  相似文献   

19.
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用课件出示了统领全文学习的问题:詹天佑是怎样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从中你们体会到什么?各小组自主选择感受最深的事例,先自己默读课文,圈画批注,也可以画图,结合查阅的有关资料等展开学习,然后小组交流。选择好学习内容以后,经历了静悄悄的自学和热烈的小组交流,各个组开始汇报展示。其中一个小组谈到了居庸关、八达岭两条隧道巧妙的开凿方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们感受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超人的智慧和满腔的爱国之情。于是,组内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把“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任教一年级,与数年前相比,一切都是新的:全新的教科书、全新的数学设计……真的令我有点激动。几个月实践下来,我和孩子们都尝到了新课改的甜头——是新课改、新课程让我和孩子们共享着师生关系的新境界:让我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心中。我在教孩子们“边拍手边读语境歌”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哪个小朋友表情好,说得认真,老师就来和你拍拍手。”随即走进各个学习小组,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迎着孩子们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触摸到他们嫩嫩的小手,我感觉甜蜜而温馨。很多次,我范读完课文,对孩子们说:“如果你是我的好朋友,那么就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