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比较教育在中国”站点开通以来,受到国内许多比较教育专业人员的欢迎和重视,我们在此表示感谢。与此同时,我们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有关本站点资源利用以及使用方法。本期“站长寄语”,将集中解答涉及“争鸣论坛”栏目的问题。1.问:“争鸣论坛”可以发表哪些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进行了比较,在培养目标、入学资格、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评价方式和学位获得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笔者认为中美两国该专业教育各自存在优势和不足。应借鉴美国教育的经验,取长补短,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3.
比较教育是什么——新形势下比较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伯特·柯文(Robert Cowen)系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荣誉教授,伦大教育学院原国际与比较教育系系主任,欧洲比较教育协会主席,知名比较教育专家。柯文教授在2005年10月底出席"国际教师教育大会"期间,受邀为华东师大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作了一次学术讲演。"比较教育是什么"为此次讲演的标题。今将此讲演稿译出刊登于此,以飨我同比较教育研究者。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进行初步的国际比较研究,概述了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主体与经费来源。教育对象与招生制度,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共同特征,以期为我国发展高等职教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冯增俊 《教育科学》2002,18(3):37-39
加入WTO使当代中国面临重大的变革,促使中国从政策性开放转向体制性开放,并将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比较教育与中国的现代化和教育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和互动作用,因而,提供新的国际教育视野,引进新的教育经验,参与教育变革和推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使中国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当代中国比较教育肩负的伟大历史命名。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11月18日至20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承办。年会以“生态文明与全球教育变革”为主题,深入探讨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使命与前瞻、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与国际组织贡献、国际教育交流与国际理解教育、各国教育实践创新等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前夕,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于2001年10月中旬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主题为“WTO与中国教育”的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五届粤港澳台教育论坛”。来自全省60多位有关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共聚一堂,就中国加入WTO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对策各抒己见。与会代表指出,中国加入WTO这个“经济联合国”后,将会像中国加入联合国一样,也必将改变目前世界经济领域中的单极现象,形成世界经济的新走向。WTO展示给中国的是一个富有魅力的未知世界,一方面,WTO所…  相似文献   

8.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发展─—《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际发展》读后汪永铨顾明远、薛理银合著的《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一书出版了。它表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有了重要的新发展。七十年代未以来,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顾明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建构了以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比较教育与文化研究、比较教育与知识经济、比较教育与国际理解以及国别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比较教育体系。他首创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点,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创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专业评估与资质鉴定: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接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中国工程教育“国际接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建立与发展中国工程教育评估专业资质鉴定制度,努力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评估及学历、学位国际间的互认和关于我国工程教育“国际接轨”对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们正处于21世纪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面对着一个科技与信息高度化,经济与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教育,无疑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因而给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比较教育研究必将在更广泛的国际环境中,在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下更为深入地开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建树上、学科建设上、教育服务上、队伍建设上或国际交流上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面向21世纪,任重而道远,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还要不断解决其自身…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比较教育为促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加强中国比较教育高级人才的培养和比较教育学科建设?21世纪世界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和未来前景又将如何?2009年11月12日~1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社会转型中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3.
法国是比较教育之父马克·安东尼·朱利安(Mark Antoine Jullian)的故乡,是世界比较教育研究的发祥地和主要中心之一。然而,像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它的全国性比较教育研究团体——“法国比较教育学会”(法文缩写为“AFEC”),在成立时间上却比比较教育研究的后起之秀美国(1956年成立“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学会”,英文缩写为“CIES”)晚得多。这倒不是法国人对于比较教育研究缺乏兴趣,而是由于比较教育研究本身所具有的国际性,使欧洲的比较教育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4.
董春 《教书育人》2004,(7):11-12
比较教育学贝雷迪(Bereday)曾指出,比较教育关注教育问题,并从国际的视野进行研究。它关注导致教育发展与变化的各种社会力量,并运用比较法。比较教育可以国际视野分析一个或多个国家的教育问题、教育传统和教育体制等,在更广阔的维度上理解教育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教育是一门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和教育史学等处于相同地位的教育基础学科。现在各门教育基  相似文献   

15.
英国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是英国比较教育研究的黄金时期。在此时期英国开设比较教育专业的学校和学习比较教育课程的学生数剧增。1965年“欧洲比较教育学会”英国分会在雷丁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成立,它后来更名为“英国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学会”(BCIES)。1964年创办的《比较教育》和1970年创办的BCIES会刊《比较》专门致力于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然而,就在美国、日本、南朝鲜和其他欧洲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比较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比较教育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尚未超越表层的、形式化比较的阶段。要使中国比较教育摆脱这种境地,首先必须明晰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安身立命的基点——本体;其次,还必须改革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而提升比较教育研究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比较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中国比较教育主要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在理论建设上还较薄弱,在新世纪里仍然要以研究国际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外国教育的优秀经验以促进我国教育发展为已任;着力于本地化理论的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范式是指研究者在从事数学教育国际比较时所遵循的基本规范.不同的研究者从事研究的目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从而会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中国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已基本上形成了“现实—理论—实证”、“理论—实证”、“实践—思辨”3种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9.
解释学视角下的比较教育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璠  马慧 《教育与职业》2005,(26):13-15
综述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关于比较教育目的的研究成果。提出以解释学的理论为哲学基础来考察比较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研究目的,用“国际比较教育”来代替“比较教育”,以便真实地反映比较教育的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外秘书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国外秘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是当前秘书教育和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一个新型课题。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我国秘书教育,由于它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以及时代的要求,呈现出一种蒸蒸日上、发展迅猛的势头。这期间,不少高等和中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秘书专业,有了一批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出版了一大批秘书专业教材,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各种急需的秘书人才。在秘书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尽管如此,较之发达国家,我国秘书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并且受根深蒂固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一个体现时代精神和世界接轨的现代秘书教育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为了尽早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秘书职业教育上的差距,我们应考察发达国家秘书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认真进行中外秘书教育比较,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借鉴先进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规范的现代秘书教育制度和秘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