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力的张扬,是心灵的外显,是寻找生命环境的改善和拓展。词典解释说“写作是写文章,创作文学作品”,这是词面意义的解说,只说明了写作是什么事;我们说写作是对思想的表达,这是对写作的行为任务的解说;而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则是对其本原、本质的一种解说。人的生命不只是躯体的存在、寿命的延续,总是有生命力的放射,那就是创造、活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的确,写作是儿童对生活状态的表达,是对自身心灵的抒发,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对生命记忆的定格。追求童趣是写作的核心,作文是儿童“为心灵舞蹈,让文字绽放”的个性生命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和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创生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学生为什么要写作?因为要考试。那么老师对此会怎样呢?大多数老师选择的是放弃。偶尔有老师课余写点东西,就被视为“不务正业”,这实在是一件极荒谬的事情。其实,写作是生命成长的一种方式,也是生命个体的一种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流变的“生命显现学”。“生命冲动—绵延”是理解“生命显现学”的最核心概念。绵延是一种生命冲动、生命之流。生命之流总会受到阻碍,每一层阻碍产生一种生命实体,在其最高处的阻碍形成人类。从万物产生的意义上来说,它得益于这种阻碍,阻碍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建构力量。“生命冲动—绵延”在宇宙创生层面、社会建构层面、自我存在层面分别显现为“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表层自我和深层自我”,以此看来,从宇宙、社会到自我都是一种绵延,一种显现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生命写作”是王君老师早年“青春语文”教学理念中提到的作文教学理念,包括阅读、写作、生活三个方面,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提供了许多借鉴经验,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并创造性地回答了教师应该如何教写作,学生如何学会写作的问题,其教学理念强调通过“生命写作”,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与生活激情。而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如何借鉴王君“生命写作”教学理念促进初中生写作课堂的发展,这也是语文教育发展领域较为关注的一点。对此,本文力求通过分析“生命写作”的教学启示,从而探索出“生命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确解读生命,是每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人类幸福的根本。正确解读生命必须闯过“六关”。一是格物致和关;二是初中意识与“纯粹意识”区别关;三是“和而不同”的生命“具体”关;四是真实生命践行关;五是生命代际和谐关;六是在当代中国条件下人人知良知行良行的“现实关”。过此六关,才能认同个人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身与心和谐的真生命,及认知,践行和传达真生命的良知良能与和谐话语,正确解读生命的过程是与真实生命“共鸣”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房孝园 《现代语文》2007,(8):112-112
写作是什么,有人说:“写作是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是灵魂的栖居之所,是精神生命的生存之道。”也有人说:“写作就好似蛇在狂舞,任意地挽着自己的舞花,天马行窄,心随意流。”但是看看我们的学生,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写作是对我们的精神摧残。”“上作文课感觉自己就是个码字工,800字万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反思,发现其进入了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8.
浅析"生命美学"的理论偏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既有意识、又有对象的活动。从对“生命”的阐释和通过对“生命美学”中两大“逻辑支撑”的逐一分析,可以层层驳斥“生命美学”对生命的看法。“生命美学”的产生具有一定历史必然性,但是它只是对现状的一种思索与启迪,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精神萎缩,因而不能构成为一种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存在有多种方式,写作是其中一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黄昏笔耕乐     
有人问我,退休后的爱好是什么?我总是欣然回答——“笔耕!”每当我的小文见诸报刊,心中充盈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激动之情。 我自幼就酷爱写作。笔耕,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生命的美好;笔耕,让我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命处处存在无限乐趣.  相似文献   

11.
人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生命结束了,人也就不复存在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体的联系。首先,教育源于人的生命需要。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与的自然的生命,又有自为创生的自为生命,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种生命’,称后者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区别,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等的区别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12.
庄子美学与自由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它追求生命的自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天合天”,通过“心斋”、“坐忘”与物同化;追求“大美”,追求绝对自由的美,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庄子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的生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零度写作是法国符号学理论家罗兰·巴特最早提出的理论,史铁生深受启发。史铁生对零度写作的理解与追求体现了他自己的人生观念与写作理想。在史铁生看来,零度写作,是一种非功利、非使命性的写作,它根系于生命的零度体验,是深入困境、体现困境、体验真实形态的重要方式,也是超越困境,探寻和传达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零度”写作这个源自西方符号学理论的思想因为史铁生的独特理解与创作实践,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新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新的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人的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写作”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素养。这种素养包括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技艺、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许多教师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言语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征,生命是言语创造的不竭动力。真正的言说,是生命的歌吟,是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言语表现,是人的生命的本然。然而,作为人生命的另一种存在,语言却成为人们的痛苦。这在儿童学习写作的时候已经清晰而无奈地表现了出来。儿童因为缺少一个“支点”,无法也无力撬起自己言语生命的“地球”,那种我口写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美妙变得那么地暗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6.
三毛诗意生命的张扬是从撒哈拉沙漠开始的。这是一块激发她诗意生命激情并供她思想自由驰骋的疆地。三毛的生活,是艺术化了的生活,写作对于三毛来说是贯穿在她生命始终的一根红线。三毛的散文有一种散文诗的意趣,还有神秘的人事和许多奇特的感觉。散文中传递了老庄境界、仁慈之心及悲天悯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遵从生命     
冯骥才 《辅导员》2010,(11):8-9
一位记者问我:“你怎样分配写作和作画的时间?”我说,我从来不分配,只听命于生命的需要,或者说遵从生命。他不明白,我告诉他: 写作时,我被文字淹没。一切想像中的形象和画面,还有情感乃至最细微的感觉,都必须“翻译”成文字符号,都必须寻觅到最恰如其分的文字代号,文字好比一种代用数码。  相似文献   

18.
沈楚 《高教探索》2006,3(6):88-90
人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人的生命存在是人德性生成的基础,但在工具理性主义的驱动下,“人”却在被道德教育放逐。高校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必须让道德教育回归人本身,必须关注学生生命。本文基于生命维度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牛汉一生坚持现实主义与抒情手法并重、将个人体验与时代历史高度结合的诗学观念。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之后,他在诗学观念与写作实践中,初心未变,但有加深与推进,体现出一种对于“人·诗·历史”关系的特殊认识,并落实为一种通过生命搏击式的写作来实现对历史的深沉领悟的特殊方式。他后期的“情境诗”及其中的生命意象充分体现了他带着主观情感“突入”世界与现实的写作方式,以个人经验赋予历史以血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历史相融合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