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培德同志写的《评〈诗经全译〉》(以下简称《评文》),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后经《新华文摘》1987年3期转载。《诗经全译》(以下简称《全译》),是由袁愈荌同志译诗,笔者注释。吴培德同志另写有《〈诗经全译〉质疑》,载《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4期。吴培德同志两次撰文质疑和评论它存在的问题,是对这本书的热心关注。《全译》由袁愈荌同志《诗经新译》和笔者《诗经全译》两部译注稿合并而成,译诗以袁愈荌同志书稿为主,注释以笔者书稿为主。两稿所采各家之说未尽一致,出版社决定不求统一,注释中保留两说或诸说。(见《诗经全译·出版说明》)在综合编辑中,两稿裁并,各有取舍。虽旨在取二者之长,以臻完美,但在差异之处,注文与译诗照应不严和不调,以及校对上的文字错讹等,是存在的,也是需要向读者致歉的。  相似文献   

2.
读了郑文先生的《杜甫爱国爱民与忠君思想是否必须分开》(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一文,感谢他对拙文《<杜甫研究>得失探》(载《学术月刊》1986年第1期)的关注,并将拙文视为“关于对杜甫的评论近来有一种新观点”(见郑文原文,以下凡引目该文,皆不注明)的代表。但是,对其驳难之词,却多有困惑且难以赞同。在此试约略析之 以作答谢并答辩之词。  相似文献   

3.
唐代传奇小说中,元稹的《莺莺传》可以说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同时又是最聚讼纷纭的了,历年来吸引了大批唐传奇研究者的注意力和兴趣。磁力所及,连那些并非专事古代小说研究,甚至并不研究文学者也“下海”议论一番。吴伟斌也是因研究元稹其人其诗而“跳槽”到《莺莺传》的研究领地,接连发表了《〈莺莺传〉写作时间浅探》(载《南京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张生即元稹自寓说”质疑》(载《中州学刊》1987年第2期),《再论张生非元稹自寓》(载《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2期)和《论  相似文献   

4.
<正> 《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四期所载的《<诗·草虫>旧说新解》一文,从《草虫》众多诠释中肯定了《诗序》“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的正确性,并说“《草虫》是一首婚礼歌”,“内容是对新人新婚的祝福,也流露着隐约的忧虑”,教育、告诫女子们要‘防’住自身的贞洁”,以等待“新婚之夜来鉴定”。对此,笔者不揣冒味,谈一点浅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淮阴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发表了拙文《关于轻声“得”的语义特征和词性的一点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主要从共时的角度,运用转换、替代等规则证明了“表示可能、可以、允许”语义内容的轻声“得”属助动词。其后,本人阅读了杨树达先生的《词诠》、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欣得两位先生对这一问题都曾作过有关的论述。现将两位先生的论点引述于下,以从历时的角度对《质疑》的论点作一补释。杨树达先生在《词诠》卷二“得”之条目第(三)项中将其视为助动词,所列例句为: (1)先为之报,又焉得立?(《左传·闵二年》)  相似文献   

6.
<正> 潘中心同志《<诗经·新台>新探》(《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对《诗经·新台》作了别出心裁的解释。读了后,未敢苟同,特提出质疑。《诗经·新台》的本事,学者向来认为是讽刺卫宣公娶儿媳为妻的。对此,我与潘同志无分歧。问题在于,对这个历史现象作出什么样的解释,才比较符合本来面目。卫宣公(公元前718——前700年在位)的时代属春秋前期,时值周室东迁不久,诸侯崛  相似文献   

7.
1995年我曾撰写《教育独立论发微》(以下简称《发微》)一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同年第11期上。翌年,刘景升同志发表一篇大作,题为《教育独立论钩沉——兼与燕国材教授商榷》(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5期,以下简称《钩沉》),对拙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后使我很受教益。为  相似文献   

8.
拙文《晚唐敦煌本<释迦因缘剧本>试探》(以下简称《试探》)在《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发表后,得到多方面的关注。其中,有对拙文持论表示赞同的,庆幸这个唐代剧本终于还原再世,或将这个原始剧本的整理本予以转载(如《新疆戏剧文化资料汇编》),或采录拙作校语(如《敦煌变文集补编》)。或将此剧郑重载入史册(如正在编纂的《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与此同时,也有对拙文持论表示否定的。例如曲金良同志的《敦煌写本S 24407原卷考辨》(载《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以下简称《考辨》)向笔者提出了坦诚的商榷。总的来看。对《释迦因缘》是不是原始剧本,目前仍处在探讨阶段。作出结论的时机还未成熟,正需要摆出各种见解,是是否否,反反复复,最后总会达到相互沟通、彼此接近,得出一个基本一致的看法。张鸿勋先生说得好:  相似文献   

9.
<正> 一、《<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质疑 曾钢城同志《<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认为:陈白夜同志《“白日”与“红日”》(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所说的“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是不正确的,因为“‘说有易,说无难。’(赵元任先生语)《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一句。毛传:‘皦,白也。’孔颖达疏云:‘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言其明而可信也。’《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我觉得,“说有”似乎也难。  相似文献   

10.
<正> 严绪炎先生从《“圆规”、“枣核”是借喻,还是借代?——与曹石珠先生商榷》(以下简称严文,《语文月刊》1997年11期),对拙文《“欢笑盛开在眼睛、眉毛上”是比拟》(以下称拙文,《语文月刊》1997年6期)中两个“借喻”例句提出异议。应该说,发表学术上的不同见解,本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严文不仅观点错误,而且歪曲了拙文。为“正视听”,不得不再谈谈我的看法,也作为对严文的答复。  相似文献   

11.
《许昌师专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刊载了谢文学同志的大作《也谈对〈纪念刘和珍君〉中所引陶潜诗的理解》(以下简称谢文),主要是针对拙文《怎样理解〈纪念刘和珍君〉所引陶潜诗》(载《天津师院学报》  相似文献   

12.
袁愈萎、唐莫尧译注的《诗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部《诗经》全译本。《全译》的出版,适应了读者的需要,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笔者从本书中获得了不少知识,受益匪浅。但研读之余,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管见,谨向译注者和读者请教。一、关于题解关于诗篇的题意,译注者参考了从汉至今已有的解说,博观约取,择善而从,不少诗篇的说明做到了言之有据,不背诗意。但是可以商榷的地方还很不少,这里不能备论,略举数例如次。《唐风·葛生》题解:“这是一篇悼念丈夫从军丧亡的诗。含有反战思想。”题解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到2010年第6期正好是第100期,这是学报值得庆贺的一个里程碑,我深感欣慰和向往。王育主编为《学报》发刊百期写了专稿,读后使我感发联想。(一)《学报》创刊于1988年4月,由曾昭地副校长担任主编。那年是"海大"建校第四个年头,学校条件还很艰苦。为了省钱,印刷还是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到2010年第6期正好是第100期,这是学报值得庆贺的一个里程碑,我深感欣慰和向往。王育主编为《学报》发刊百期写了专稿,读后使我感发联想。(一)《学报》创刊于1988年4月,由曾昭地副校长担任主编。那年是"海大"建校第四个年头,学校条件还很艰苦。为了省钱,印刷还是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二期发表了李大伟同志的《本质范畴的现行定义及解释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质疑》明确提出,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哲学教科书中关于质和本质的定义是错误的,“不是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有关思想的正确表述”.此前,李大伟同志在《教育研究》1992年第3期上发表的《试评教育本质争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以下简称《出路》)中也曾提出过  相似文献   

16.
<正>拙文《教育测量学的全息基础试探》(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4期)运用全息理论初步探讨了教育测量学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本文在《教育测量学的全息基础试探》(下文简称《试探》)一文的基础上,将就教育测量学的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向容宪同志在本刊1989年第4期上,发表《“侔式推论”质疑》 (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读后我得到一点启发,也产生三点疑问,特提出请向同志及方家指正。 先谈三点疑问。第一点,《质疑》对“是而然”的侔的分析,是否合理? 《质疑》把“是而然”的侔  相似文献   

18.
拙作《演绎推理的新形式》一文(参见《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5期)发表后,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倪正茂同志的《<演绎推理的新形式>质疑》(以下简称“倪文”),就是一篇反对者的文字。倪文有合理因素,但更多的内容,则是笔者不敢苟同的。倪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已超出了拙作的内容,涉及到基本理论,在此也不妨一并加以讨论。这里须首先申明,拙作关于“演绎推理的新形式”的提法,只是从拙作探讨的推理“还未得到系统研究”的角度。“姑且”谓之。按现代逻辑的眼光看来,拙文所探讨的那些推理形式当属于或然性推理。根据它的推测性质,还是称  相似文献   

19.
拙文《大量占有的自然生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会刊》发表后,收到福建诏安县实验小学沈玉林老师来稿《白日莫作夕阳解》(以下简称《莫作》)的质疑。细读之,深为沈老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评点者之谜被揭开,张竹坡家世生平研究引起轰动》《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1月30日《<金瓶梅>研究(首次文摘)》赵兴勤等《复旦学报》1986.1《崇祯本删掉了什么?》杨士毅摘译《复旦学报》1986.1《也谈<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朱建明《复旦学报》1986.1《小议<金瓶梅>的作者是河北籍人》王强《复旦学报》1986.1《冯梦龙是<金瓶梅词话>的补足者》赵伯英《盐城师专学报》198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