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过程中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看,教师的侵权行为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显性侵权行为(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在我国的法律中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教师教学违法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学生的基本权利高校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个性和主体意识的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其作为受教育者,在"学生"特定身份之下,又享有不同于其他公民的权利。《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是确认、保护、尊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权利的基本法律依据,是其他教育法规法律制定的基本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基础,明确规定学生的基本权利和特殊权利,其规定的基本权利为:平等受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职业》1997,(4):32-34
《职业教育法》讲座(四)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本刊编辑部六、公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教育法》都有专门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第四十六条...  相似文献   

4.
该文拟从教育社会学的相关视角,对公开课场域内的隐性课堂文化进行考察,揭示出其中呈“受抑状态”的学生文化的三种形态表征:“话语空间的被剥夺”、“想象空间的被剥夺”和“人文空间的被强加”,试图从教师文化及其观照下的教师行为等角度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生课堂权利观”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权利的一种全新注解,是真实体现“生本”教育和“人本”思想的精神注脚.“把课堂权利还给学生”就是要通过教学管理的改革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创设基于教学管理民主化探索权利课堂的教学新范式,为学生课堂权利提供释放与展示的舞台.其实践策略,一是通过学生课堂权利的制度建设与条件配置夯实权利基础;二是通过课堂引导建立学生课堂权利的教学范式与有效生成课堂权利;三是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学生课堂权利的深度推进与多元展示.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权在我国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受教育权是指公民在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这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在我国《教育法》第九条中更明确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发展教育,保护好公民的受教育权已不仅是一种富国强民的手段,更是一个时代的课题。不仅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世界各国也都趋步亦同。…  相似文献   

7.
教育纠纷是学校行使教育管理权与教师或学生发生的争议。以是否侵害教师和学生的公民基本权利为标准,可以把教育纠纷分为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纠纷和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般权利的教育纠纷。根据宪法的人权原则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应当把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纠纷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对仅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般权利的教育纠纷,可通过教育法规定的申诉制度解决,这是维护教育领域的公平正义和正确解决教育纠纷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学权”即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亦称教师的教学自由权。这种基本权利与一般的基本权利的性质不完全相同。它是一种“制度性的基本权利”,而非“个人的基本权利”。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确保教师的“教学权”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使命。确立教师“教学权”的依据◆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七条也明确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10 7页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上引课文中的“人民”肯定错了 ,大错特错 ,将“公民”错成了“人民”。195 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三章的标题就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 1982年宪法的第二章标题仍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由第三章调整到第二章 ,更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视的程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由国家法律明确加以规定 ,但在这些法律中 ,宪法是处于国家根本法的地位 ,是国家所有法律制订的根据 ,那么…  相似文献   

10.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叶澜教授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育教学“活力”的形成取决于一种“权利”价值的转移,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真正实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学生应该表扬、批评、留白、护“短”多途并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教育部2009年8月12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但今天看来,批评、惩罚学生带有一定的风险性,稍有不慎,家长又是投诉又是举报,甚至“动粗”,于是教师被停职者有之,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可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校课堂伦理失范的主要表象,一是课堂价值取向处于准功利状态,二是课堂文化处于亚健康状态,三是课堂气质处于低、平、俗状态,四是课堂理念处于保守状态.因此,构建现代课堂伦理,一要构建具有和谐生态意义的“绿色课堂”,确立“课堂就是学校”的治学理念;二要构建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教师文化,确立“教师就是教育”的教育哲学观;三是构建具有生态意义的课堂价值取向,在精彩课堂上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4.
康书豪  张雷 《广西教育》2011,(34):12-12,59
教学权利是一种制度性的基本权利,是指“基于特定的职业身份,所依法享有的自主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系列权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保障教师的教学权利,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5.
●回归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内容标准“权利与义务”部分明确提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目标。具体阐述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在“法律与秩序”部分提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设计个案研究主要通过揭示隐性课程在显性课程中的功能实现方式和“嘉庚精神”的内涵研究,探讨如何把“嘉庚精神”纳入课堂,在德育课程中结合校园文化、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体现的“嘉庚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人格方面的感化影响,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嘉庚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从而达成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创新结合。  相似文献   

17.
事物运动有节奏,人的思维同样也有节奏。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也应有节奏。数学中应做到: 一、动静交替 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争辩等;所谓“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听课、深入思考等。如果一堂数学课一直处于动态,以致于学生兴奋过度。造成课堂处于失控状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的教育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随着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纠纷诉诸法庭案件的逐渐增多,依法调整高校与在校学生的关系,通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违宪审查途径保护学生利益,对于学生教育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它首先是一种人学”。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涌动的生命体,作为一种人的自然存在,自然就拥有一个人的诸多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如做人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研究的权利、创造的权利、享受的权利.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说话的权利等。尊重其人性的尊严、人格,使其感受到人的应有价值的存在,这就决定了师生最基本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摘     
课程之于学生的意义是什么课程关乎人的受教育权利。以往,人们对受教育权利的关注,大都停留在受教育机会上。现在,人们开始把对人的受教育权利的关注更多地转向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通过教师提供和实施的课程实现的。充分享受国家规定的课程,是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一所学校如果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就意味着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蔑视甚至剥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