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学生易错题产生的原因1.概念混淆产生解题错误在解题的过程中,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以致学生对解题过程中意义相近或者相似的题目中的概念产生混淆,影响学生对题目中出现的概念产生错误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错误的分析和判断。这样不仅影响着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区分易混淆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分  相似文献   

2.
陈爱梅 《教师》2013,(22):118-118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精心、适时、适宜、合理、有目的地设置对比练习,能够帮助学生辨析易混淆的概念,纠正易出差错的题目,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反思,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几何邻近概念的辨析方法常炳印全日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中,逐步引导学生加以抽象.弄懂概念的含义。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初学几何会接触到许多概念,其中有...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思考过程,更是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和经验的反思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自发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状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反思的意识,以切实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一、对比反思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在解决问题中常发生知识的负迁移,因此,出现混淆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中阶段的学生,每天需接受大量的新知识,如何逐渐吸收、消化这些新知识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寻找知识的相似点,做到举一反三,见异思迁。然而,知识也会负迁移.如不防范,危害匪浅。下面就物理知识谈谈导致知识负迁移的几种常见情况: 一、概念模糊导致的知识负迁移 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掌握概念并非一件简单事情,这不仅与教师讲解深浅有关,还受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定势的制约,弄不好,容易造成一些相似概念混淆,导致知识的负迁移。 在学了《万有引力》这一章后,经常接触这样的习题:一颗人…  相似文献   

6.
知识的对比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数学知识学完后,部分学生由于受旧知识的影响,产生负迁移,使新旧知识发生混淆;或由于缺乏思维的变通性、系统性,使新旧知识互相割裂,难以融会贯通。为了使新知识尽快纳入原有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通过将易与新知识混淆的,或可与新知识相互沟通同化的旧知识放在一起,抓住本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探究异同,可以有效的防止负迁移的产生,促进新旧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使新知识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第八册P193)学完了体积单位换算后,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牢固掌握相邻两…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一定会教给高中生英语语法知识,很多高中生表示最"头疼"的就是学英语语法,他们认为英语语法的知识抽象、知识数量多、系统分类复杂,他们每次学语法知识时,总是易与其它的英语语法知识混淆,每当他们觉得自己似乎学懂了英语语法知识,并应用这些语法知识时,发现自己总是出现应用错误。本次研究将讨论在新的形势下,英语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英语语法。1.应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语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中的负迁移主要是指旧知识、旧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具有的抑制作用。负迁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新旧知识的混淆、思维定势的影响、旧知识的错误强化、知识细节的遗忘以及本族语的干扰等。排除负迁移,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教学,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讲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指导等。  相似文献   

9.
储红兵 《数学教学》2006,(3):27-29,18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应用广泛,与其他知识结合紧密.因其形式灵活多变,解题时易出现各种错误.本文仅分析一些常见错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乱用性质,犯低级错误基础薄弱的学生常因概念模糊、性质混淆、  相似文献   

10.
知识迁移是指主体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对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培养中的活动。知识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迁移,即原有的知识信息对新课题学习起促进作用;另一种是负迁移,即原有的知识信息对新课题学习构成干扰。地理学习中,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我们把握地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负迁移则会让我们混淆地理概念、错误运用地理规律,影响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一、知识负迁移的表现及成因实践表明,知识负迁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们不能准确地掌握地理概念、原理,理解地理规律,只注意知识要素间的共同性,而忽视了它们之…  相似文献   

11.
反三角函数涉及的知识面广,新概念多且难理解,而各有关公式又易混淆,故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常发生运算错误.现将学生常出现的运算错误剖析如下.一、对反三角函数符号表示的意义认识模糊引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1摩擦力相关规律易混淆的原因分析 学生在学习摩擦力概念时,有几种说法较难理解、记忆,容易混淆,导致学生解答摩擦力问题时常出现错误.笔者对学生错误的原因归类,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杨云 《成才之路》2013,(25):74-75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这告诉了人们错误是具有价值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学习错误。理性地分析原因,正确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一、概念混淆小学生数学概念容易产生混淆的原因主  相似文献   

14.
苏伟群 《中学教育》2003,(10):43-44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正确地掌握和应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即学习的迁移规律 )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所谓迁移就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态度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之间发生相互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然而原有知识经验对后面的学习所起的作用并不全是积极的 ,有时会起消极的干扰作用 ,成为深知识迁移的障碍。经过我的深入研究 ,感到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生活经验和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概念。例如 ,有关电离 ,有不少学生头脑中存在着“电解质的电离是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电子守恒…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高中 生学习生物学科的依据,教材中的概念、定律都具有规范性和 权威性。在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相似的概念、术语、结构等出 现,学生很容易混淆,遇到相关问题时也较容易出现错误。老 师在组织复习时应对这些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等进行对比 辨析和归纳总结,让学生了然于心。高考试题年年翻新年年变 化’而解题的依据却始终来源于教材’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但 也同样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相似文献   

16.
叶小平 《科学教育》2005,11(3):48-49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是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延续,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基础,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但本节涉及概念多而易混淆,包含的知识点分散、理解难度大等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才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以往教学中,常采用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借助教具和媒体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可是学到遗传和变异时,让学生联系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来理解遗传定律实质,就会发生知识迁移障碍,也说明以前学到的减数分裂知识是死记硬背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变式教学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变式训练的基本思想是: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对有关数学概念及相关习题进行不同的角度、层次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增强其应变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仔细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很多错误来源于对概念的混淆和对题意的误解。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在相同条件下迁移、发散知识的能力,使他们的应变能力得  相似文献   

18.
概率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它是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以排列组合和概率等知识为工具,以考查对五个概率事件的判断识别及其概率的计算和其应用为目标的中档题。但由于其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及相似性,在求解概率问题时,老师和学生都说难,学生难学,一是因为有些概念易混淆,如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与独立事件,发生了k次与第k次才发生等;二是因为某些排列与组合数难计算;老师难教,是因为某些解法明明讲深讲透了,而且自我感觉讲得头头是道,可学生仍然听不明白。究其原因:概率中的一些问题,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容易混淆,因此在解题时,要善于对比思考,推敲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之前对事物和现象的已有认识与观念,有的与科学概念相似,有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甚至是错误的。要跨越前概念这道坎,了解是前提,分析是基础,实践是保障,研究是核心,转化是关键。模糊的前概念易形成思维障碍,解决策略是在情境中正确构建;有缺陷的前概念易以偏概全,解决策略是在暴露后修正;抽象的前概念易干扰思维方法,解决策略是在类比中建模;类似的前概念易造成负向迁移,解决策略是在对比中辨析;错误的前概念易阻碍认知顺应,解决策略是在澄清后转化。教师应减少前概念的负迁移,促使学生实现概念的顺应或转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导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函数问题的有效工具,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因此,熟练掌握导数的有关知识和概念是应用导数研究函数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全面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在于学生将几组概念混淆了,下面将这几组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