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根据三螺旋模型的基本框架、产学研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I-U-G-R-U多螺旋协同创新模型,基于该模型内嵌两阶段链DEA模型和多重螺旋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I-U-G-R-U多螺旋协同创新模型的测度结果较好;皖江城市带存在显著的科技梯度现象,科技创新没能实现承续性以及存在各要素投入存在不合理等现象。从区域内科技创新来看,皖江城市带内部科技创新效率差异大;从分阶段科技创新来看,皖江城市带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产出的效率明显高于将科技创新所需资源利用并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4.
严晗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1):67-69
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构建出满足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的信息服务体系,并分析了信息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服务平台与服务对象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战略规划,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通过对当前皖江城市带发展形势的分析,对如何做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消防工作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研究——兼与上海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背景下,为探究示范区内企业R&D效率,利用企业相关数据和DEA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各市和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上海市相比,皖江城市带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中只有滁州、马鞍山和池州三市DEA有效.进一步分析的结论认为,投入要素的配置和规模不合理是造成R&D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效率,企业必须合理配置各项投入要素,同时加强政府引导扶持,促进产学研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期刊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存在与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三方面不协调等现实问题,\"示范区\"建设背景下优化安徽省科技期刊的学科布局,应将科技期刊发展嵌入\"示范区\"发展规划,围绕支柱产业,集成整合现有科技期刊资源,统筹布局,丰富内容,提升支撑发展的知识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9.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个主题,打造\"新常态\"下安徽经济发展制高点。通过遴选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Weaver-Thomas评价模型相结合,探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研究的新方法,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对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分析表明模型结果与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现状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11.
12.
基于创新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分析,结合测度产业空间集中度,从行业和区域两维度分析2006—2015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特征及趋势,试图揭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产业集中度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测度期内该产业:(1)大部分年份的创新没有达到DEA有效,其中技术创新投入平均利用率较高,研发人员利用率相对较低,并且行业差异化特征明显;(2)技术进步水平提高较快,技术效率提升较慢,综合创新效率增长趋势放缓;(3)东部地区纯技术效率上升但规模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反,西部地区综合创新效率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4)综合创新效率与区域产出绝对值相关性不明显,但创新效率动态变化趋势与产业空间集中度演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搜集中国沿海11省区市(不包括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2011—2017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人员及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效率呈上升趋势,整体效率较低,地区之间差距较大。科研人员及经费投入均对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创新效率影响因素中,地区生产总值对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但是不明显,科技活动人员学历水平与创新效率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DEA模型对1999年至2006年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并进一步运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得出各年份交叉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自主创新微观主体--自主创新人才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自主创新人才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对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某自主创新团队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示例验证,分析了该自主创新团队的个体效率、分维度效率和指标敏感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开放式创新下的产业创新国际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创新国际化的实质是突破产业边界和国家边界的限制,利用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集成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吸收和输出技术成果,以实现产业整体的升级、乃至新产业的产生。开放式创新理论很好地契合了产业创新国际化的要求,从创新主体交互、创新资源流动、企业创新活动等方面构建一个基于开放创新理论的产业创新国际化模型,分析了产业创新活动的发展和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在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时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的科技创新投入基本上都合理地发挥了作用,但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依据创新投入一创新效率矩阵,笔者把我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状况分为四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地区因地制宜地提出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