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弄堂的滋味     
家乡的弄堂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弄堂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消魂,却一直缠在心间,退散不去,对家乡的眷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严格意义上来说,家乡的弄堂是算不得弄堂的,它既没有江南建筑的灵韵清秀,亦  相似文献   

2.
弄堂的滋味     
家乡的弄堂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它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弄堂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销魂,却一直缠在心间,挥散不去;对家乡的眷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  相似文献   

3.
弄堂的滋味     
古乡 《广西教育》2007,(12C):30-31
家乡的弄堂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弄堂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消魂,却一直缠在心间,退散不去,对家乡的誊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  相似文献   

4.
秀芳你好     
坐在公车上,倚靠着玻璃窗,看外面不断后退的街景,在刹车的刹那,身体前倾,我极力控制重心,眼睛却直直被这三个字勾去——秀芳里,多么熟悉的名字。我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地方,甚至,家乡那块儿没有"里"的概念。我不知道"里"是否等同于小区、弄堂或家属  相似文献   

5.
弄堂温情     
北方的弄堂,尤其是北京的弄堂把整个城市切割得像方方正正的棋盘,直来直去,彰显着北方人的豪性。如果把北方的弄堂比做关东的大汉,那么南方的弄堂就可称得上是小家碧玉了。而我们这儿,我们的弄堂里则杂糅着温柔婉约与粗犷豪放两种风格,又渗入了一些现代气息,诠释出另一种别样的风情。我们这儿的弄堂,与这个生机勃勃的现代新兴城市略有些不协调。弄堂是乡下的朴素的姑娘,而那些具有硬朗线条的大街则是摩登女郎,显示着时尚与繁华。然而大街上虽人潮涌动,却没有温情,匆匆而过的人们只是各行其道罢了。可弄堂不同,它溢满了浓浓的温情。一弄堂里…  相似文献   

6.
<正>乾元,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以前人们都称它为“城关”,如今它还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叫“书香小镇”。小镇里布满了四通八达的弄堂,一条条,一排排,一列列,狭窄,但不拥挤,宁静,又充满温馨。弄堂,构成了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过,二十多年前的弄堂可不是这番模样。听妈妈说,那时的弄堂仅有两三尺宽,最多可供两个成人并排行走。相邻外墙之间电线交错,在空中仿佛蜘蛛网。不少房子被岁月侵蚀,墙皮脱落,出现裂痕。一些无人居住的房子里堆满垃圾,屋外杂草丛生。弄堂的地面坑坑洼洼的,下雨天电瓶车驶过,特别容易溅人一身泥水。  相似文献   

7.
士海的弄堂代表了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弄堂曾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它们记载了上海的故事。上海的弄堂曾是许多上海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它反映了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心态,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上海的本土文化,我们从弄堂游戏入手,让学生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热衷的弄堂游戏,感受欢乐,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上海地方特色民俗——弄堂文化。【案例】准备阶段:印发活动任务卡;在体育馆布置弄堂游戏体验区的活动场景;摆放游戏器材,设置九块活  相似文献   

8.
上海的弄堂     
我从小就在上海长大,直到上学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几年在上海的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遍布上海的弄堂了。上海的弄堂并不起眼,但结构很有趣。走弄堂,犹如在走迷宫。有时从一条弄堂走进去,东拐西弯,七绕八绕,却又绕回原路。外地人来沪寻亲访友,走三步问一步,好不容易  相似文献   

9.
家访的记忆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学的那个暑假.我的班主任奚老师第一次来家访。那是个下午,我和小伙伴正在弄堂里疯玩的时候,奚老师拄着拐杖出现在弄堂口。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当上海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时,“弄堂”给我们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虽然弄堂的生活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但那浓浓的人情味却是现代化小区不能替代的。这对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对他们今后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来说,都会造成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1.
当上海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时,“弄堂”给我们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虽然弄堂的生活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但那浓浓的人情味却是现代化小区不能替代的。这对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对他们今后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来说,都会造成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2.
张菊  宋伟 《现代教学》2005,(7):65-66
还记得“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吗?上海人都曾在这首童谣的伴随下,在弄堂里和伙伴玩耍嬉戏、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然而,这些对于在新式小区里长大的上海儿童而言却是陌生的。音乐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那么,引领学生学习家乡童谣、亲近本土文化的活动便是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起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家乡是一曲清幽的歌,家乡是一支飘逸的舞,家乡是一首柔婉的诗,呼唤着离家的游子,牵动着远方的儿女。家乡虽然没有大海的阔达,却少不了滚滚乌江的奔腾不息;家乡虽然没有湖泊的静美,却少不了潺潺小溪的昼夜欢歌。  相似文献   

14.
江南弄堂深     
在江南古镇有着许许多多幽深的小卷,当地的人们习惯把这些或直或曲的石板小巷称作弄堂。江南古镇的弄堂一般都很狭窄,再加上弄堂两侧高墙的遮挡,使弄堂很难沐浴在阳光的映照里,因此平铺在弄堂里的石板几乎终年都是阴潮潮、湿漉漉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走进弄堂的年轻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诗人戴望舒的  相似文献   

15.
弄堂     
弄堂,那城市中交错的管道,是历史的印烙,是游子的向导。青石板上的坑洼,印证着久远的故事。布满青苔的高墙,隔断了城市的纷扰。推开贴着福字的大门,或许是融融乐乐的四世同堂。透过锈迹斑驳的小窗,或许是被束缚的心渴望飞翔。弄堂的这头,是送别。弄堂的那边,是守望。它见证的,是历史的变迁。它代表的,是人们的悲喜从前。弄堂里,有邂逅,有守候;有喜庆,有冷清;有唠叨,有寂寥。弄堂里有爷爷奶奶的相濡以沫,弄堂里有爸爸妈妈的幸福走过。消失的旧时光,永远都沉淀在这一方。弄堂@马弋程$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一(9)班!315300…  相似文献   

16.
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很多城市意象,但最常见的便是弄堂意象。论文从其具体作品的具体描写入手,探讨、分析弄堂意象在王安忆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王安忆的眼中,上海的弄堂其实就是上海的象征,弄堂即是上海,她不去描写那些现代的高楼大厦,不去描写那些写字间里的俊男靓女,原因就在于王安忆执着地认为是弄堂孕育了上海的文化,养育了上海的芸芸众生,上海的精髓不在那些高楼大厦,而存在于弄堂之中,只有弄堂,才是上海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很多城市意象,但最常见的便是弄堂意象。论文从其具体作品的具体描写入手,探讨、分析弄堂意象在王安忆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王安忆的眼中,上海的弄堂其实就是上海的象征,弄堂即是上海,她不去描写那些现代的高楼大厦,不去描写那些写字间里的俊男靓女,原因就在于王安忆执着地认为是弄堂孕育了上海的文化,养育了上海的芸芸众生,上海的精髓不在那些高楼大厦,而存在于弄堂之中,只有弄堂,才是上海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8.
弄堂温情     
北方的弄堂,尤其是北京的弄堂把整个城市切割得像四方四正的棋盘,直来直去,彰显着北方人的豪性。如果把北方的弄堂比作关东大汉,那么南方的弄堂就可称得上是小家碧玉了。而我们这儿,我们的弄堂里则杂糅着温柔婉约与粗犷豪放两种风格,又渗入了一些现代气息,诠释出另一种别样的风情。  相似文献   

19.
【原文及旁批】弄堂口沈剑弄堂口嘈杂,弄堂口喧闹,弄堂口形形色色的人迹,弄堂口五彩缤纷的光泽。夏天里,汽车从弄堂口“嘟嘟”驶过,行人从弄堂口进进出出。卖水果的老板虎着面孔与人争吵,任劳任怨的老人忙着在公用水龙头前洗菜、淘米、洗衣裳。弄堂口有个电话亭,从开门到打烊,极少有安静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弄堂是上海民居的特色建筑,它记载着上海的故事,透露出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可以说,曾经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弄堂房子组成了上海,构建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弄堂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弄堂似乎慢慢从上海人的视野中淡出。上海的弄堂文化和北京的胡同文化一样,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是上海人的弄堂情结也和北京人的胡同情结一样,剪不断,理还乱。上海作家沈善增经历了弄堂的变迁,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