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记叙文如何写得规范1.合理交代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2.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一般来说,记叙文是用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他们)写的。选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选用第三人称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可采用对话或独白的形式,让“他”讲述亲身经历的事或自己的心理活动,给人以真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正> 雅大大同学写记叙文,特别是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老师给他的评语常常是“六要素不全”。他决心到作文知识童话城走一趟,看看“六要素”是怎样在习作中“生存”的。  相似文献   

3.
20年后,我已经在我的“儿子”(BAN型机器人)的基础上制造了一个“孙子”(CSDU田铮型机器人),取名为“田铮”。他不像他爸爸那样没有自己的思想。他的外表跟人很像,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正常人呢!他也有喜怒哀乐,动作也跟人一样。  相似文献   

4.
冒竹蕴  孙皓 《辅导员》2014,(17):50-51
瞧!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帅小伙”,他眼睛大大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小男孩特有的机灵劲儿。他的脸黑黑的,姥姥说他“掉在地上找不着”,他便抿抿嘴,眼珠子一转,说道:“黑是健康色嘛!”一句话说得姥姥哑口无言。他是谁呀?他就是我六岁的弟弟。  相似文献   

5.
儿子是我师     
刘强 《课外阅读》2006,(5):28-29
十一岁的儿子动辄挑剔我的不是,我每写一篇章,他都先抢去读,像个小大人似的发一通议论。可他自己的作却“头不像头,尾不像尾”,甚或“身子”难见。他说这叫“苗条”作,头小,身子细,腿长……酷着呢!  相似文献   

6.
七彩万花筒     
六岁的小芳很可爱,常常被班里的小男生追捧。有一天,小芳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咪!今天小强跟我求婚要我嫁给他。” 妈妈漫不经心地说:“他有固定的工作吗?” 小芳想了想:“他是我们班里负责擦黑板的。”  相似文献   

7.
阳阳历险记     
7月2日 星期日 阳阳是光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因为父母是生物工作,阳阳深受父母的影响,所以阳阳从小就对生物学十分感兴趣,同学们都叫他“小达尔”。  相似文献   

8.
乌鸦寻美     
爸爸的学历像他的个头,矮墩墩的,不高;爸爸的视力要靠啤酒瓶底那么厚的800度镜片来扫描,这也难怪,都怪遗传弄得他身不高,眼不清,连脾气也是“火暴豆子”,一点就炸,而我,动不动就被他一顿“。竹笋烤肉”  相似文献   

9.
另类歌星     
张瀚兮 《红领巾》2011,(12):39-39
说起我们班的小明,那可是一位“蟀气”十足的另类歌星,关于他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每天下课,他总会在讲台上引吭高歌一曲新改编的流行歌曲.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也成了班里的明星,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大笑。“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他也有倒霉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训练一:爷爷是家里的闲人。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忙,顾不上他。我自己学习忙,也顾不上他。于是他自个儿“找乐”去了。他“找乐”不要紧,他花钱实在是“太不知道心疼了”。唉,这个憨大!材料挖掘:1.这则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什么?2.怎样理解爷爷“找乐”这个词?  相似文献   

11.
张秀霞 《宁夏教育》2006,(7):108-109
六(1)班的作文评析开始了,徐老师拿出几个作文本,告诉同学们这是几篇优秀作文,将由几位作者读给大家赏评?“秦红。”老师叫道:“你先读吧。”“不,老师,算了吧,我……”她支吾着,脸一下子红到了脖根。“怎么了?不舒服吗?”“没……没有。”她抬起头,碰到徐老师期待的目光,只好拿起作文本小心翼翼地念了起来。文章只读了一大半就听见有同学喊道:“老师,这是抄的,是她抄来的。”  相似文献   

12.
现在流行什么?当然是“他他”弹跳器了。它很小,你如果不注意看,还以为是称体重的呢。以前过马路要走人行天桥,上上下下真麻烦,现在不用了。只要你站在街边的“他他弹跳器”上,把专用卡往刷卡器一刷,“他他弹跳器”就划出一道弧线,把你发射到街对面去了。如果你过河,也不用坐渡船了,“他他弹跳器”能把你发射到对岸去。厉害吧?你问是谁发明的?那就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3.
吹牛公司     
头顶一阵轰隆声滚过,阿笨立马推开窗子大声叫道:“打雷啰!下雨啰!大家收衣服啰!”回头见吹总还在镇定地批改牛皮,他着急道:“吹总,你还不回去收衣服吗?”吹总白他一眼道:“打什么雷嘛,是声音最大的人送牛皮来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山东教育》2003年10月第29期上刊发有平邑实验中学杨士斌老师的一篇文章《我的“教育经典”》,阐述了两则小故事带给他的启发和思考。第一则故事叫“美丽的谎言”,内容是这样的的小明的爸爸在送小明上学的路上因为去捡小明掉在路上的练习本而不小心被汽车撞伤造成了眼盲。小明爱他的爸爸,也想让所有人都尊敬他的爸爸,于是他在一篇作文中把他爸爸的眼  相似文献   

15.
记叙文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在记叙文的六个要素中,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文章的主要记叙内容。然而很多同学作文叙事平淡,除开文章选材和立意的因素,主要还在于同学们在安排记叙文六要素上缺乏技巧,导致作文不完整,内容不充实。由此可见,一篇记叙文,只有妙用要素,才能生动出彩。  相似文献   

16.
尹建锋 《中国德育》2013,(20):58-58
“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浙江省宁波市一名六年级的小朋友一篇《园丁和导游》作文,引起了广泛热议。  相似文献   

17.
在乎     
“瞧瞧你,真是小肚鸡肠,那么在乎干嘛?看看我,我就不在乎。老班骂两句就骂两句,不要那么在乎!”他洋洋自得满不在乎地劝着我。“我多洒脱,成绩还不如你……真是不开窍!哎呀,这几题不是那上面的吗?谁让你不听我的,下次记住,‘听我劝,吃饱饭’!”他继续“开导”着我,看着我“执迷不悟”的样子,他摇摇头,洒脱地转身离去。  相似文献   

18.
张晓耕 《现代语文》2001,(10):34-34
有这样一个笑话:清朝有位秀才,平时说话作章总爱哕嗦。他进京赶考时,妻子再三叮嘱他,要他作不要哕嗦,他答应了。进京后给妻子写信:吾妻,往日说话稍哕嗦,今天说话我不哕嗦,哕嗦就是累赘,累赘就是哕嗦,因无闲暇写草头“万”字,故以“方”字去点代之,“代”与“伐”不同,盖因有撇乃“伐”也,无撇乃“代”也……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佳作常从修改来。”修改文章,就是把文章中存在的毛病改正过来,使文章变得准确、流畅、鲜明和生动。修改文章,不只是为了把文章修改好,更重要的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反复修改,培养了修改文章的习惯,从中摸索写作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历史上有成就的著作者都很重视修改文章这一重要环节。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计划到草稿,就经历过多次修改。他对自己的作品总是改了再改,认真琢磨才公之于众,“他宁愿把他的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散文大家杨朔也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他的手稿有时甚至都看不…  相似文献   

20.
刘小阳 《湖南教育》2002,(10):52-52
我班有个学生,每次作文课上总是长吁短叹,抓耳挠腮,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下课铃声一响,他便猴精似的蹿到会写作文的同学面前,抢过作文,嘴里说:“欣赏,欣赏。”“借鉴,借鉴。”然后面露喜色,七拼八凑,草草完成任务。有一天,他主动送日记给我检查(我要求学生写日记,送不送给老师检查由学生自己决定),我一看,日记内容还比较丰富,也有些深度。我当即在文后批阅:“你的日记写得这么棒,老师在内心深处为你高兴。此篇日记颇有深度,祝贺你成了生活的有心人。老师期待你下一次佳作的出现。”接连几天,他都主动送日记给我看,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