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读写》2008,(1):31-31
鼎、顶二字同音,但含义不同。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后来作为摆设,象征权势。在书面语言中,鼎是“大”、“盛”、“有分量”的意思。例如:“鼎(大)力相助”,“鼎盛(兴盛)时期”,“一言九鼎(分量重)”。  相似文献   

2.
    
周伟民 《新读写》2013,(11):51-51
败.甲骨文的图形是用手持棍棒击打鼎器。鼎,是我们的祖先用以煮食的容器,后来又成为国家权威的象征,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就反映了鼎的重要地位,鼎被打坏了就是“败”了,所以就有了“败坏”,“衰败”,“失败”等贬义词。“败”,后来才衍变成“贝”和“文”的结合。“贝”即是货币,金钱。  相似文献   

3.
“鼎”本是一种煮盛食物的器物,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都作为传国的重器,于是便有了象征王位、政权的引申义,比如“定鼎”即指定都,“问鼎”即指图谋夺权;又,鼎形巨大,故又有了大、盛的比喻义,比如“鼎力”就是大力,“鼎言”就是有分量、起重要作用的言论,  相似文献   

4.
徐山 《天中学刊》2003,18(3):60-60
《周易》“鼎”卦初爻爻辞为:“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王弼注:“凡阳为实而阴为虚。鼎之为物,下实而上虚。而今阴在下,则是覆鼎也,鼎覆则趾倒矣。否,谓不善之物也。取妾以为室主,亦颠趾之义也。处鼎之初,将在纳新,施鼎以出秽,得妾以为子,故无咎也。”孔颖达疏:“妾者,侧媵,非正室也。施之于人,正室虽亡,妾犹不得为室主。妾为室主,亦犹鼎之颠趾而有咎过。妾若有贤子,则母以子贵,以之继室,则得无咎,故曰‘得妾以其子,无咎’也。”朱熹《周易本义》:“鼎未有实而旧有否恶之积也,因其颠而出之,则为利矣。得妾而因得其子,亦犹是也。…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8,(6):50-50
问:“鼎”字是《世纪宝鼎》(义务教育教材第12册第23课)中的生字,对于这个字的结构,参考资料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上下结构,有的说是半包围结构。请问:应当怎样分析“鼎”字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提起项羽,人们就会想起“力能扛鼎”一词;说到某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人们就誉其为“扛鼎之作”。“鼎”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各有具体的含义。本文就其多重意义试作解释。一、鼎是古代烹煮食物用的器物。鼎,《说文》释义为“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古代用作食器和祭器,盛行于商周时期,多用青铜铸成。鼎大多是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如司母戊大方鼎。鼎多用来煮制肉食。用鼎煮肉时,鼎下烈火熊熊,鼎内沸水翻腾,令人望而生畏。所以,有“人声鼎沸”比况环境嘈杂,以“四海鼎沸”形容局势不安。王勃的《滕王阁序及古典名著《红楼梦》中都有…  相似文献   

7.
杜永道 《现代语文》2006,(9):111-111
问:有时候听别人说“不尽人意”,有时候又听人说“不尽如人意”,究竟应当怎样说呢? 答:应当说“不尽如人意”。这里的“尽”是“都,完全”的意思,“如”是“符合”的意思。“尽如人意’’就是“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在前面加一个“不”,说成“不尽如人意”,意思是“不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也就是“仍有让人不满意之处”的意思。其中的“如(符合)’’不能省略,说成“不尽人意”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8.
“五行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产生一种令人敬畏和神秘的意向,被称为中国古代思辨理论和行为模式的理论,“是中国人的思想律”。“五行说”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与五行说来源有极密切关系。关于“五行说”原始含义,论述众多,本文从母系氏族时期“鱼”的“图腾崇拜”观念沉淀延伸,着重分析“鱼”与“五”在音、形、义方面的历史渊源,探寻“五行说”的原始含义。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常说“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在这些词中都有“鼎”这个字。鼎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皿,常借指王位、帝业。目前已出土的文物中,体积最大、质量最重、工艺极高超的青铜鼎就是后母戊鼎。后母戊鼎目前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的镇国之宝。  相似文献   

10.
柯旭东 《文教资料》2010,(14):86-89
浙江温州洞头妈祖信仰属于妈祖次生文化现象,这个号称百岛之县的洞头列岛有妈祖庙近二十座。这里不仅有祭拜妈祖等信仰活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产生了不少具有海岛特色的民俗与文化。本文是东沙妈祖宫对外“迎火鼎”民俗活动的调查报告.包括东沙妈祖庙形成历史、庙宇环境、“迎火鼎”、贝壳舞等衍生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自打文字族人诞生以来,“鼎”氏家族可谓风光无限,在子孙们的不懈努力下,“鼎”氏家族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2.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围时的慷慨悲歌。项羽说他力大能拔起一座山来,那是夸张,项羽充其量力能扛(gang)鼎。  相似文献   

13.
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对这句话不太理解,并且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先说“心”,再说“眼”,最后说“口”呢?  相似文献   

14.
剃头匠     
头发不说“剃”,而说“理”,好比不说“烹调”而说“料理”;不说善做生意而说善“理财”;不说“惩办”,而说“处理”,都是“新”文化浸润的结果。我想,假如现在还保留砍头的刑法,一定不叫“斩首”而称“理头”吧。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五多一少一倾听”,“五多”是指要让学生多“读”、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一少”是说教师要少“包办代替”,“一倾听”是指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具体说,教师应这样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郭铁成 《学习之友》2011,(11):23-24
“民主”并不是“好”或“坏”、“有用”或“没用”的问题,它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正如吃喝拉撒睡,正如人的“七情六欲”,你说它们“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没用”?我们需要它们,是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一旦离开,生命就要受到致命的阻遏。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们的生命需要它,它就是再“好”、再“有用”也与我们不相干。  相似文献   

17.
“说”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在上古也是一个高频字。但是,上古“说”的用法极为复杂,除了“谈说”“喜悦”等义外,还有“游说”“止息”“解脱”等义。在字形上,也常和“悦”“脱”“税”等字混杂。  相似文献   

18.
《周易》“鼎”卦初爻爻辞为 :“鼎颠趾 ,利出否 ,得妾以其子 ,无咎。”王弼注 :“凡阳为实而阴为虚。鼎之为物 ,下实而上虚。而今阴在下 ,则是覆鼎也 ,鼎覆则趾倒矣。否 ,谓不善之物也。取妾以为室主 ,亦颠趾之义也。处鼎之初 ,将在纳新 ,施鼎以出秽 ,得妾以为子 ,故无咎也。”孔颖达疏 :“妾者 ,侧媵 ,非正室也。施之于人 ,正室虽亡 ,妾犹不得为室主。妾为室主 ,亦犹鼎之颠趾而有咎过。妾若有贤子 ,则母以子贵 ,以之继室 ,则得无咎 ,故曰‘得妾以其子 ,无咎’也。”朱熹《周易本义》 :“鼎未有实而旧有否恶之积也 ,因其颠而出之 ,则为利矣…  相似文献   

19.
郝经是元初著名学者。他提出的“内游”说是其文论的核心与基石。“内游”说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与广阔的时代背景,是郝经对文学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内游”说要求作家涵泳经史,发而为有用之文,具有丰富的内涵。郝经的“理法”论、“实用”说等文论主张通过“内游”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郝经的文论在客观上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系统性。都经以“内游”说为核心的文论在元代具有代表性。奠定了郝经在元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裨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