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社戏》,作为初中语文课文中的优秀传统篇目学习了几十年,无论学过此文已几十年的成年人,还是正在学习的青少年,都对此文的情节念念不忘,特别是“偷”罗汉豆一节给新老读者都留下极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在此文最后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此“豆”之所以那么好吃,  相似文献   

2.
<正>因为联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把《孔乙己》《社戏》《故乡》三篇小说放在一起,发现了三篇小说都有“豆”在其中。《孔乙己》中有茴香豆,此豆和孔乙己关系密切;《社戏》中有罗汉豆,此豆在江南水乡很普遍,蕴含着平桥村的风味和人情;《故乡》中有干青豆,此豆乃闰土送“我”的“礼物”。三豆虽至微,但都有深义。笔者从三个方面解读小说中的“豆”,以窥探鲁迅先生文笔的深厚功力。  相似文献   

3.
童真童趣之人性美,是人性中最美的一页。鲁迅善于从童真童趣中展现人性美。他在《社戏》里把童真中的人性美描绘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偷豆”“看戏”等情节的描写中,集中体现了童趣中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4.
蔡云辉 《湖南教育》2002,(16):42-42
温故知识,推陈出新。即用导语作为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我在设计《藤野先生》的导语时,用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我们曾到了鲁迅的《故乡》,结识了闰土和杨二嫂,也看过先生的《社戏》,领略到平桥村纯朴的民风,还到过先生小时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欣赏了百草园的妩媚,聆听了寿镜吾先生的读书声。今天,我再带领大家去结识先生的一位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这样,不但把以前所学鲁迅先生的课文全连起来了,而且还自然地引出了新的内容,学生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并很快进入新的学习状态。讲述故事,激发情趣。有的课文故事情…  相似文献   

5.
作者章贵是鲁迅《故乡》中“闰土”的原型——章闰水的孙子,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副馆长。此文所提供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鲁迅作品《社戏》、《无常》,《女吊》以及鲁迅作品中的绍兴风俗。现将此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在简洁精练的叙事中和如诗如画的写景中洋溢的儿童天真活泼、纯洁无私的童趣美,值得我们好好地去玩味。  相似文献   

7.
《社戏》是鲁迅先生于 192 2年 10月写的一篇小说。对于这篇小说的教学 ,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在“反映童年生活的情趣”上作文章。其实 ,这是走入了《社戏》教学的误区。我认为 ,《社戏》一文 ,反映了鲁迅先生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 ,是鲁迅先生民主精神的伟大体现。鲁迅先生用白话小说这个“旧瓶” ,装了一瓶饱贮着“五四”以来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新酒” ,呈现给广大读者 ,以期唤醒民众 ,疗救社会。先说自由。《社戏》中的平桥村 ,是我心中的“乐土” :在这里可以免念“秩秩斯干悠悠南山”等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经书 ;可以不必…  相似文献   

8.
《社戏》是鲁迅先生写于1922年10月的一篇自传体小说。已经41岁的鲁迅先生,为何要写“我”十一二岁时到平桥村看社戏的一段生活情景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笔者将谈谈最能说明问题的两点,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充满童真童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于接受也易产生共鸣,我们利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让其“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尝试着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物我两忘”境地。基于此,我设想让学生多读、多听去感受语言的情趣,语言的美感以及其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鲁迅散文中的"贴着人物写"法,能用动作、语言等细节塑造儿童、少年形象,表现童真童趣和少年情怀;2.了解幽默的原理,并在生活和写作中实践。【教学现场】一、导入师:进入初中到现在,我们学过哪些鲁迅的文章?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  相似文献   

11.
董少权 《学语文》2002,(3):15-16
中学语文课本曾有一道思考练习题,要求学生谈谈《社戏》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一般理解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最新的中学语文课本却删去了这道题,我想可能是编者认为初一学生是难以深刻理解这句话的。确实,“好豆”、“好戏”的含义并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能结合鲁迅的“立人”思想和《社戏》中被删去的内容再读《社戏》,我们的理解可能会更深一些。  相似文献   

12.
《社戏》是鲁迅先生写于1920年10月的小说。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可它和鲁迅的其它许多篇章一样,在我国文学史上依然闪耀着眩目的光彩,占有着不可否认的地位。《社戏》是迷人的,如果说鲁迅的大多数小说象凝重沉郁的水墨画,那么《社戏》就象一幅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鲁迅的小说大都表现了对于旧中国黑暗现实的悲哀和愤慨,而这篇小说却抒写了对当时生活中一些难能可贵的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多少年来,这篇别具一格的小说,这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扣击着广大读者的心灵,给人以无限的温馨和纯朴美好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社戏》叙事写人情真意切,独具风格。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作品,才能“自成高格”。(《人间词话》)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以其真景真情“豁人耳目”,“沁人心脾”的优秀篇章。《社戏》以儿童生活为题材,运用的是第一人称,描绘的是“有我之境”。材料来源,出于“我”的观察,事件发展,出于“我”的口述,人物描写,出于我的感情。《社戏》中的“我”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有两个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人涉及。笔者教学过程中查阅了一些资料,现整理出来,以资参考。关子看社戏的时间《社戏》中写道:“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  相似文献   

15.
读过《社戏》的人都忘不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社戏》原文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社戏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而且崇尚民族文化,自幼钟情土生土长于浙江省绍兴的社戏,是个地道的戏迷。绍兴一带,旧时乡村中分为社,社中常有庙,叫做社庙。庙中虽有泥神,但老百姓不全迷信;庙内寄存着家具,兼作仓库,每年于一定时间做的戏叫“年规戏”,社庙里每年做的年规戏叫社戏。鲁迅先生小说《社戏》中描写的就是他幼年看戏的情况。鲁迅年幼时,因扫墓探亲的关系,每年总有几次跟母亲到外婆家。外婆家原住乡下安桥头,后迁皇甫庄,这两个村子是鲁迅幼年时常去  相似文献   

17.
许政 《现代语文》2004,(2):30-30
鲁迅《社戏》一,结尾用“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个长句结尾,把留恋那夜的情感流露于笔端。  相似文献   

18.
《社戏》是鲁迅先生上世纪二十年代写的一篇反映自己童年生活的小说。无论是从鲁迅先生创作这篇作品的时代,还是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当时旧中国农村正处于贫困和动乱境地,农民生活充满悲惨和不幸。但是我们拿《社戏》和鲁迅的其它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比较,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19.
<正>把梦想做成风筝,用朴素与善良捻成一条线,只要线不断,仰望天空,永远都有纯真与灿烂。——题记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选录了《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等,虽然隔时段选文有增删,但其中大部分一直保留着。在此,我重点赏析鲁迅先生文章中的绘画美与人情美,体会那天真烂漫的童趣与善良淳朴的乡情。一、绘画美——似一幅幅充满诗意的中国画,简淡、悠远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分析《社戏》一文中,有一种意见认为,《社戏》中的“我”就是鲁迅本人的形象,并且根据鲁迅自己的思想和经历解释“我”前十年绝不看旧戏的主要原因是忧国忧民,辛苦工作,没有闲暇。我认为,这种意见不尽妥当。在这里谈点管见,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