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殊、晏几道父子是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二晏词仙",祖籍江西抚州临川县(今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村)。在有关书籍资料中,多把晏几道的生卒年月写为"约1030—1106"或。写成"1030?—1106?",并说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子,或暮子、幼子,这是不确切的。笔者有幸到了二晏故乡沙河村,查阅了《东南晏氏宗谱》(此谱为晏几道刨修),据宗谱记载,晏殊(991—1055)共生九子六女,第八子(不是第七子,也不是暮子)晏几道,生于1038年,卒于1110年,寿73岁。  相似文献   

2.
宋朝的皇帝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北宋是赵匡胤于960年发动兵变后建立的,1126年,北宋亡于金人之手,共历9帝,167年。南宋是北宋灭亡后,赵构于1127年在临安重建的,1279年,南宋亡于蒙古人之手,共历9帝,153年。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960年,他发动陈桥驿兵变,自立为帝,976年逝世,在位17年,寿50岁(图1)。宋太宗,赵匡义(939年~997年),太祖之弟,太祖崩,即位,在位22年,寿59岁(图2)。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太宗第3子,太宗崩后继位,在位25年,寿55岁(图3)。2003年第9期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真宗第6子,真宗崩后继位,在位42年,寿54岁(…  相似文献   

3.
据明人祝允明《猥谈》、徐渭《南词叙录》的记载可知,戏文滥觞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形成于南渡之际(1126),地点在温州。但戏文形成的渊源,自王静安先生推翻了明、清人"传奇源于杂剧"的说法之后,却一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戏文由印度输入中国;有人认为戏文源出于北宋杂剧;有人则认为戏文脱胎于傀儡戏;还有人认为戏文源出于诸宫调。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拟通过对《张协状元》和宋代各种曲体关系的探讨,以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1980,(3)
我国刻版印书,大约起于唐僖宗中和(公元881—884)年间。湖南最早刻版印书的人,据现有史料记载,是北宋初年的朱昂。朱昂,衡山人,宋真宗时为翰林学士,致仕后还乡,以“知止亭”、“幽栖亭”名义刻过书,但其书今尚未见。现在还有书可查、有记载可考的,是南宋初年刻印的孔平仲《续世说》十二卷。据《宋史·孔平仲传》称,孔为北宋时新喩(今属江西省)人,绍圣(公元1094—1097年)中曾知衡州。《续世说》是仿照南朝刘庆义的《世说新语》体例编写的叙述南朝及隋唐五代  相似文献   

5.
《尔雅疏》十卷宋邢昺等撰,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本每半叶十五行,行二十九至三十一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上镌每版字数,下记刻工姓名,中镌"雅疏"及叶码。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生于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卒子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  相似文献   

6.
北宋经书子籍刊刻与“典籍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勇强  陈久恩 《出版科学》2012,20(3):99-104
北宋是中国雕版印刷的勃兴期。这一时期,以国子监为主导,各地官私机构相继刻印了大量经、子类书籍,蔚为大观。经书子籍雕印既是中国以典籍为中心的传统学术惯性,也是科举政治的必然选择。这类印本在社会的广泛传播流行,导致"疑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典籍的神圣,对北宋的学术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形成"六经注我"为特征的宋学。  相似文献   

7.
正廖平(1852—1932年),初名登廷,字季平,号六译,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近代经学家。汉学宿儒刘师培对廖平推崇有加,谓之"洞彻汉师经例,魏晋以来,未之有也"。廖平以治学"六变"闻名,由经及史、子,由中学及西学,以尊经尊孔为内核,以期融通中西。这种治学路径曾引起极大争议,称奇者有之,毁誉者亦有之。廖平著述宏富,自成体系,冯友兰称中国经学开始于董仲舒,终结于廖  相似文献   

8.
北宋名臣、名相韩琦(1008-1075),安阳人,历事三朝(仁宗、英宗、神宗),十年辅相,功在国史。封魏国公,谥忠献,赠魏王。琦卒后二十天,门人王岩叟"悉所闻见者,叙而次之,以为公《别录》"(《自序》)。《韩魏公别录》三  相似文献   

9.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陕西凤翔眉县横渠镇人,因在横浆镇讲学,时人称横渠先生。张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也是宋代理学4大学派(濂、洛、关、闽)之一的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张载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海外也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宝鸡市档案馆在张载故里陕西省凤翔县和眉县等地陆续征集到由张载后裔珍藏的《张载族谱》5种,以及与张载家族有关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官府公文3件,为研究张载及其家族的繁衍、迁居等提供了重要史料。现将这些档案史料简要介绍如下。一、明、清、民国政府公文三件。  相似文献   

10.
《淮海集》作者秦观,字太虚,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生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卒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终年五十二岁。《宋史》作"五十三岁",不确。秦观"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宋史》卷四四五)神宗熙宁七年(1074),他在扬州结识苏轼,为文字交,从此成为"苏门四  相似文献   

11.
石介是北宋初期著名的"三先生"其中一位,也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的理学思想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极力地倡导儒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12.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其诗文并茂,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他的父亲苏淘和弟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敌文家。《黠鼠赋》是苏东坡少年(十一、二岁)之作。它虽名目“赋”,实际上是一篇绝妙的小品文。全文计二百八十七字,写得生动活  相似文献   

13.
李焘(1115-1184年),字仁辅,号巽岩,四川眉州人,生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其父以进士做地方官吏,对宋朝历史颇有研究,家中藏书很多.李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朝濡夕染,子承父教,使他成为一代史学大家.李焘幼年亲身经历过金人南下灭亡北宋的事件,对亡国之痛有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4.
李唐(1066—1150),字晞古,北宋后期至南宋初期的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全能式著名画家,具有深厚的传统画学功底和扎实的临摹功力,对人物、山水、禽兽、花鸟等的绘画样样精通。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训诂学大师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与其子王引之以小学闻名天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把原本准备用来疏证《尔雅》和《说文》的资料全部用来疏证《广雅》,历时九年,终于完成《广雅疏证》一书(其中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13,(S6):148-149
<正>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其思想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著名的"横渠四句"激励了后世许多学者。其名言"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彰显了张载的一生抱负和理想,透视出了其儒者  相似文献   

17.
鲁非 《浙江档案》1998,(3):40-41
在浙江的东南部,有一个令人遐想和神往的地方,那就是仙居.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永安溪中下游的河谷平原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县,名乐安,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真宗赵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赐名"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北宋王安石在神宗当政年间,配合熙丰变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兴学"教育改革运动,通过创立"太学三舍法"、整顿与发展州县官学等措施,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风范,推动了北宋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学校制度。  相似文献   

19.
《曾公遗录》为北宋神宗哲宗时名臣曾布所作的从政日记,今残三卷。其史料价值日益为学术界重视。曾布,字子宣,生于仁宗景祐二年(1035),曾鞏弟。曾布年十三丧父,从兄求学。嘉祐二年,曾布与二兄及从弟、姊夫五人同年登第,一时传为美谈。神宗时,曾布积极拥护变法,深得神宗赏识,由集贤校理、修起居注、知制诰,而进翰林学士兼三司使,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绍圣元年六月,曾布任同知枢密院  相似文献   

20.
西汉学者刘向(前77—前6)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刘歆(?—23)最聪明,象乃父一样好古,学术卓有成就。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到哀帝时期(前6—1),父子俩相继主持并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理皇宫藏书的工程。刘向留下了《别录》及一些子、史典籍的叙录文章,成为古代目录学的鼻祖。刘歆编撰了《七略》,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