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1982年来到北京教育学院的.1987年《北京教育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后,我作为责任编辑参加了编辑部的工作.从此与《学报》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话当年《山西教育》李少芳我是1974年来到《山西教育》辑部工作的,当时编辑部只有6人.在我1984年离开《山西教育》时,杂志社已发展为《山西教育》、《成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3个刊物,全部编辑工作人员也才10余人。我们当时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有...  相似文献   

3.
100年前美国人约瑟夫·比奇来到成都,让他一脚踏进了《圣经》里描写的伊甸园.1920年,比奇便以“东方伊甸园”之名,把成都这个城市刊登在美国杂志《国家地理》上.  相似文献   

4.
我生在美国,我父母为了不让我忘记中国,从小就在家教我中文,我也在美国的中文学校上课。我对中国的《西游记》特别感兴趣。1998年夏天,在我上七年级时我第一次来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8,(5):80-81
和其他华人高中留学生一样,我在父母与亲友的不懈努力后来到了美国。在出发之前,美国在我心中的印象只是高楼大厦、汽车洋房,还有《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那句“是地狱,还是天堂”。我真的想象不出美国的真实面目会是什么,是地狱还是天堂?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进入图书室,一排排书架立刻呈现在我眼前。我来到一二年级阅读的书架旁,看见了有趣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书。我顺手拿起《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看到精彩片段,我似乎也进入了故事情节,在和大头儿子做游戏。我正想着,旁边不知谁大声说了一句话,扰乱了我的思绪。我又向前走了两步,来到三四年级阅读的书架旁《。科幻故事》《、脑筋急转弯》《、小知识》这类书多一些,我想,我们读这些书可以开发智力。退后两步,我又来到五六年级阅读的书架旁,大哥哥大姐姐看的书更丰富了,有《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指导老师:王新荣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我第一次自己买的书,是花一角七分钱,在家对面的邮局里买了一本《少年文艺》。那时,我大概上小学三四年级,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那里面有美国作家马尔兹写的一篇小说,名字叫《马戏团来到了镇上》,之所以把作者和小说的名字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小说吸引了我,让我怎么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5日星期二阴雨今天,看了妈妈给我买的影碟《哈里·波特》(又叫《哈里·波特与魔法石》)。这部影片是美国一部著名的科幻片,它讲述了饱受叔叔、婶婶欺凌的哈里·波特意外地了解到自己身上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来到霍格维茨魔法学校,在小  相似文献   

9.
苏珊 《青年教师》2009,(10):57-59
和别的华人高中留学生一样,我在父母与亲友的不懈努力后来到了美国。在没有出发之前,美国在我心中的印象只是高楼大厦、汽车洋房,还有《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那句“是地狱,还是天堂”。我真的想象不出美国的真实面目会是什么,它是地狱,还是天堂呢?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课.在介绍毛泽东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时说:“1919年底,热心宣传新文化、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很快就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当时和陈独秀讨论的书籍,主要是《共产党宣言》等书。”还引用《毛泽东自传》的话说:“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可见,教材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11.
美点赏析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诗人。和惠特曼一样,被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而她没有惠特曼幸运,她终身受到冷遇,她的诗歌天才直到二十世纪才被世人公认,生前她只发表过七、八首诗。她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例如:《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难点指津《造一个草原》、《暴风雨夜,暴风雨夜》、《如果你在秋季来到》、《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但愿我是,你的夏季》……狄金森的诗“题”都是开头第一句——这是后人…  相似文献   

12.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 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弟兄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陈小琼  陈小敏 《师道》2008,(12):20-21
旅美教育家黄全愈在他的《生存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在美国,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之一,是黑人笑星比尔.考斯彼主持的《孩子说的出入意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刘大先 《大学生》2015,(7):66-67
十几年前,我读到《跨语际实践》和《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的时候,还不认识刘禾。那两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所以后来到美国访学我去了刘禾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她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多年执教于加州柏克利大学以及密歇根大学,又是古根汉姆大奖得主,曾任美国威勒克(RenéWellek)文学理论书奖及列文(Harry Levin)文学史书奖的评委,她的多种中英文学术著作如《持灯的使者》《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与书交朋友     
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八岁的时候来到美国.通过读书,我不仅在一个新的国家里找到了新朋友,我还发现,书能给人一种迷人的生活. 我是从荷兰来美国的.留在记忆中的,不是同祖父、祖母、叔叔、婶婶和表兄妹们分别的场面,而是我没有读完的一本书,名叫《玻璃球》.我再也没读到那本书,不知道它的结尾.  相似文献   

16.
布拉德·派斯利《美国不眠夜》 虽然之前最不被看好,但乡村音乐歌手布拉德·派斯利在这十年内却创作了不少清新力作.如今带来一张最完美的专辑.为这十年画上圆满的句号。顺应奥巴马上台的《欢迎来到未来》引发了热评,而派斯利的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7.
鲁佳 《留学生》2014,(22):9-9
电影《醉乡民谣》里的主角勒维恩说:“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会过时,那它就是民谣”。民谣是美国所有音乐形式中我的最爱,中文歌里我最喜欢的校园民谣这种音乐形式,也源于美国民谣和乡村音乐。而美国民谣与乡村音乐是血源相近、相互影响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同一类型的音乐。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上个世纪末,我刚上大学的那一年,一本叫做《音乐天堂》的有声音乐杂志把我带到了西方音乐的天堂。时光真奇妙,多年后我在美国读硕士期间,竞有幸来到了被誉为美国民谣和乡村音乐故乡的音乐天堂田纳西。  相似文献   

18.
感受美国     
刘文 《神州学人》2008,(9):38-39
两年前.受美国王氏基金会的资助,我有幸飞越浩瀚的太平洋.来到美国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时间虽不算长.但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9.
一个美国全职妈妈的幸福生活我是一个在美国的全职妈妈,我的宝宝Daniel(小叮当)2002年5月20日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3个月后,随我和先生来到美国。2年多的全职妈妈生活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和希望,但也伴随着伤心、疲惫与失落。我想随后在《母婴世界》杂志上记录的不仅是宝宝在北美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是我做妈妈的成长日记。  相似文献   

20.
一 顺其自然——“另眼”看漫画 【现象】1.“茆老师,小然上课偷看《爆笑校园》,被我没收了。”美术老师来到我的办公室。一脸气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