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多把陶渊明看成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一位“田舍之翁,闲适之祖”(陈沆《诗比兴笺》),一位淳朴天真的“羲皇上”(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鲁迅先生对陶渊明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说“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古代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绵延不绝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子从来就不是一个诗人,但他却因天真、执、富于思想而具有极其浓郁的诗人气质,他的矛盾、他的清醒和他的热诚一道使他的人生成为一幅充满诗意的瑰丽画卷。  相似文献   

3.
谭艳萍 《老年教育》2010,(11):47-47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秋天,像一位素面白衣的女子,踏着雨的韵脚,戴着水晶珠链,衣袂飘飘地来到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4.
吴非 《语文新圃》2009,(5):12-13
一天晚上,有位学生找到办公室,说,实在很抱歉,这么晚了才来找老师.理科作业太多了,刚刚完成;本应当让老师休息的,但是很想谈谈,不知是否方便。我喜欢有礼貌的学生,况且这样的谈话对学生来说往往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魏晋士人洒脱不羁,神采俊逸,率真适意,享受人生。这种精神格调,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风尚和人生理想,对中国士人精神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盛唐社会的人生是诗化的;诗化的人生最具有哲学的意蕴,尤其像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就诗化地哲学地“栖息”在这样的国度里,并且创造了中国诗歌的时代高度,后世无以复制。李白的人生是诗化的,也是哲学的。哲学所关注的人生、宇宙和社会,在李白的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张扬个性的超越自我,宗法自然的物我同一,批判现实的挥斥幽愤,追求理想的豪迈奔放。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学中的诗歌总是展现高尚人格,讴歌善良人性,观照现实世界。针对目前学生人生价值、社会理想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借助诗歌教学这一有利的平台与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弘扬缺失的人文精神,追求诗意理想、诗化人生,用诗歌文学的手段,导引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8.
诗意人生     
果果 《今日教育》2012,(Z1):112
窗外,一片诱人的景色。夜幕笼罩着大地,夕阳的余辉渲染出令人陶醉的氛围。夏坐在简朴的家里,享受着淡泊与宁静,会飞的思绪已飘向很远很远……高中毕业后,夏怀揣理想迈进了师大的门槛。绿色的校园,接纳了一个充满稚气的女孩,浇灌了她文学的梦,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文学的滋养。后来,她理所当然地走进了学校,成为一名教师。从教数载,夏从一个书生变成了一名称职的教师,她还记得初次  相似文献   

9.
在诗人的笔下,月亮具有永恒的魅力。千百年来,浩浩夜空中那一轮孤月,不知寄托了多少诗人的苦乐悲思。且让我们走进诗词,去探询诗人们为何对月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18日,为庆祝《小学语文教师》创刊200期,应编辑部邀请,我在上海浦东尚德实验学校执教《一夜的工作》。该课在现场引起了强烈震撼和反响,课后,我将自己的语文教育称为“诗意的语文”。嗣后,我在全国小语界正式提出了“诗意语文”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在日渐狂热的读图时代,"视觉瘫痪"、"思想失语"等病症正侵蚀着学生语言吸收和思维释放的天性,此时深度阅读更显可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怀着对生命的关切,循着前人深刻美丽的精神轨迹,追求自我的内省与超越,让学生始终保有一份对语言之爱,成为阅读思想的探险者、诗意人生的缔造者.这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翠枝 《山东教育》2010,(1):116-116
喜欢苏轼的词,从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始。静静的夜晚,月朗风轻,目光穿越字里行间,依稀看到千年以外的烟尘中,马嘶声声,欢呼阵阵,“老夫”苏轼着锦衣,跨骝马,挽雕弓,踌躇满志,欲射蛮夷于天外,在密州百姓面前演绎“老当益壮”的神勇风采。  相似文献   

13.
陈璞 《师道》2012,(3):43-44
春暖花开间,泡上一杯香茗,翻看着刚买来的《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只觉一种惬意。这本书的作者雷玲老师从优秀教师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交际能力、学识才华、职业素养等几个方面.告诉了我们成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命运,而是有路可攀的高峰,书中还附录了边慧英、潘小明、华应龙等8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启示录.他们的成长经历揭示了:教师的幸福资本=智慧+汗水=成功。  相似文献   

14.
“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诗教具有3大功能:诗可以“兴观群怨”;“不学诗,无以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发扬诗教之功能,建构诗意之人生。  相似文献   

15.
新月派的诗意关怀成就了"乡下人"沈从文,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让他的人生充满诗意,让他的湘西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古话常常满含着智慧直扑人心,例如“文字缘同骨肉亲”。文字往往是从鲜活的内在生命中萌芽、成长,最终绽放的花朵,折射着个体情感阅历的缤纷色彩,是整个人生健康精神、诗意情怀和人文理想的瞬间定格。当我们穿过语词的密林,沐着涤荡万物的长风,任清澈温暖的语言之泉在心灵深处静静流淌,那是多么美妙的生命体验!安徒生借小女孩的手一次又一次擦亮火柴,其实是为世人燃起了一朵又一朵悲悯的光焰。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道家诗意人生理想所呈现的生命观、人格精神与人生境界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对于大学生珍视生命、关注人生、提高自己的生命价值等均具有很好的启发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一生的执著,运用心理和语文伦理学的视野,发现自我,探索世界,在语文的天地里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追求一名语文教师生命中的理想和幸福! --摘自耿寿轩的读书随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曾经以批评家的审美观,认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以教师的名义说,校园,敞开诗意的人生。这是亲身的体会,走进教室,我就振作起来,忘我地投入教学,情不自禁地朗读优美的诗句,引导学生领略那艺术的境界。甚至童心萌发,陶醉于其中,展开热烈地对话交流,很快理清头绪,把握感情与思想。也有沉吟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这话真是不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