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研究和谐社会下的和谐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3.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表征事物发展状态和关系特征的辩证法范畴。和谐不是否认矛盾、拒绝矛盾、消除矛盾。而是要化解矛盾、协调矛盾、解决矛盾。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基础上,从制度、文化和环境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全方位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期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5.
和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这一范畴出现的,和即适合,即聚集不同事物而取得平衡.平衡即统一,所以,和亦即合“多”为“一”.和谐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的三句话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发展经济与安民富民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工程浩大、纷繁复杂的战略任务,单凭我们党一党之力将很难完成,因此,这一方面为统一战线发挥在多党合作、参政议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统一战线可以在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平等开放的精神等方面,在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关键问题上担当重任、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古今中外哲人、思想家所一直追求的理想价值观念。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的哲学思维也往往带有对抗性,擅长运用“斗争哲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应该是社会关系的主流,“和谐哲学”理应是当今时代真正的哲学。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统一性原理和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8.
人类和谐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进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创新.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外古代思想家的社会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在探究有关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渊源的同时,通过对古代思想家的和谐社会思想的总结归纳,为现今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从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胡勇 《许昌学院学报》2011,30(1):113-11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地理解社会个体的和谐。和谐社会个体的含义为个体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个体的标准表现为富足协调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高度完善的文化素养、健康的人格结构。和谐社会个体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培育公平的价值实现环境。  相似文献   

12.
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法治的视角看,和谐社会建构的重心是社会运行机制的和谐。作为一种化解矛盾的社会和谐机制,社会保障为实现社会的实质性和谐提供了根本的制度支撑。在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原有理念得到升华,可持续和谐、共同发展、公平优先等新理念充实进来,社会保障价值也被赋予全新内涵,法理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认识也取得新的突破,实质正义获得理性回归。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理念的契合、价值的耦合,社会保障新功能———社会和谐动力,尤其是人文动力的发挥,都会引导和促进社会保障的完善,进而必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从其方法论问题上来看:首先应从哲学高度把握“和谐社会”的中国传统精华的继承和扬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本质属性等科学内涵;其次应从联系社会形态来理解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等,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公民教育,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方向,积极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公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孟子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子的“和谐思想”体系的核心及其基本内容是追求人格的完善、社会和谐、天人(人与自然)和谐。这一思想通过多种方式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崇尚人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的多种功能。认真研究孟子的“和谐思想”,对于科学理解和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价值导向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调控功能;社会聚合功能。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客观面对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实现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的“双赢”;全面跟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保持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一致。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保持相对合理;创建和谐单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用发展的办法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谐大学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崇尚学术的理念、服务社会的理念、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向世界的理念和引领社会的理念。正确处理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的五个关系:服务社会又引领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文化创新与文化和谐的关系;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一方面,和谐社会为和谐教育的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则需要和谐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