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教育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一段时期,日本的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为:1)缩小教职员的决策权,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指导、建议”不断加强对学校的统治;2)教育领域中的歧视不断扩大;3)对侵略战争和殖民地统治采取肯定态度。对于这些问题,日本的教职员和学生家长、社会居民等采取了多方面的抵抗措施,主要包括:1)对缩小教职员的决策权、加强对学校的统治进行不懈地抵抗;2)为了克服不断扩大的“歧视”问题,而开展人权教育;3)为了阻止“肯定侵略战争和殖民地统治”的动向,而重视阐明历史事实,进行历史事实教育。今后,针对“推动战争和歧视扩大的力量”,形成“阻止战争和歧视扩大的力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亚洲太平洋地区教职员和教育等领域的专家的素质和促进相互理解,由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组织,日本政府资助,第四次“中国教职员邀请活动”于2005年10月18日至31日实施。101名中国中小学教职员和教育管理干部访问和参观了日本的部分中小学校及教育文化设施。在14天的访问中,日本文部科学省官员分别就日本中小学教育水平、教育行政与财政制度、教育改革动向和教师培养作了详细介绍;受访地区和歌山县(省级行政区域)教育厅就全县教育状况作了说明;实地考察了东京都和和歌山县的8所中小学,其中国立学校1所;都、县(…  相似文献   

3.
自七十年代以来,在东京东北六十公里处的茨城县筑波地区,日本政府各省厅逐渐搬迁和新建了四十三个教育和研究机构,形成了筑波学术新城中心,作为全国高级科学研究实验室和教育机关的中枢。这个新学城的核心就是筑波大学。筑波大学(其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成立于一九七三年。据称这是“专为承担改造日本全国现行大学体制的使命而成立的”一所“新型大学”。它在建立教育和科研新体制,在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以及在促进与社会联系、发展成开放大学等方面,都有其与其他日本大学不同的特点,反映了近些年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和趋向,有些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本文摘译自筑波大学国际交流部提供的资料性小册子《筑波大学》,简要地介绍了该校的指导方针和基本特点,以及教育和研究工作体制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溶液中溶质、溶剂和百分比浓度三者之间存在的杠杆关系,并将此关系应用于解决溶液配制计算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本文称为“杠杆法”,它能很方便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基本原理 如果以质量百分比浓度(0~1)为杠杆中的“力臂”,以溶剂的质量W_溶和溶质的质量W_质为杠杆左右两端的“物量”,以所配溶液的浓度m为杠杆中的“支点”,如图:  相似文献   

5.
由日本筑波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主办的“改善大学教育的国际会议”将于1981年7月15日到18日在筑波大学大学会馆召开。筑波大学研究协力部国际交流处发出的通知中说,会议的目的是:改善中等教育后的教育及学习质量,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沙河县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与业务学习,以提高教育质量,经县文教科与县总工会协商,于一九五一年六月成立了“沙河县小学教师业余补习学校”。开办费由县府开支,教职员薪金由县总工会供给。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典常谈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丘(中国)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中国)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意梅 《教师》2008,(12):17-18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短,教职员要躬亲共守。这种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是真正的教育;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以被称之为“中教审大学”的“筑波大学”为首,美日反动派叫嚷着各式各样打扮的“大学改革”,正在推进大学管理、统治体制的强化,“产学协作”体制的强化。根据“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而设置的“高等教育恳谈会”,于三月十九日提出了以一九八六年度为目标年度的最终报告书。该报告书把大学升学率估计为百分之四十,强调提高国公  相似文献   

10.
其他     
实户健夫爱知县立大学文学院幼儿教育学副教授。一九三○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研究院毕业。苏联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会的成员。日本教职员工会和日本高中教职员工会联合教育研究会讲师。“第十四届白治体学校”(一九七三年二月)讲师。给《教育》(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号、一  相似文献   

11.
一、最新构想的断型大学筑波大学是日本政府在最新构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大学。1963年日本内阁通过建设筑波研究学园城市的决议,其目的有两个:第一,把东京及其周围的国立研究机构统一组织并转移到筑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筑波大学,作为高水平的教育与研究的据点。第二,部分地解决东京的过密问题。这样,日本就在丛林、农田和荒地上建立了“人工头脑城市”,于1973年建成筑波大学。筑波大学既是日本大学中历史最短的,  相似文献   

12.
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至1990年新经济政策终止,马来西亚大学经历了一个以新建运动为起点,马来至上国族论述为之理论基础,以扶弱行动、教学语言、课程与人事为主要路径,以政府的高等教育集权管控为其权力制度保证的马来化过程。在高度马来化的马来西亚大学,不仅马来人占据学生与教职员、领导与管理者的主体部分,马来人的利益需求更属于各项教育活动的优先选项。1990年后,马来西亚国内族群关系趋于缓和及至更加包容和开放,大学的入学族群配额制也被适时废除,代之以绩效制,但后者在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方面仍缺乏实质性的变革,马来西亚大学仍未脱离马来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人学方法论,是一个自发的环境熏染、自觉的社会引导,以“礼”为杠杆的“外君子化”过程和以“仁”为轴心的“内君子化”过程。这是一个人我双向同构的动态过程。这一成人方法论无论是从社会功能来讲,还是从哲学性质来讲,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昨日和今日——翻天覆地的变化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其中牧区面积占96%,农业区面积仅占4%.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在4000-5000米以上的地区占54%.青海的现代教育几乎是在空白上起步的.1949年青海教育的基本情况是:高等教育为空白;普通中学3所,学生705,教职员数109;师范学校3,学生445,教职员数134;中等技术学校2,学生数238,教职员数61,小学717,学生数40540,教职员数1528.(《青海教育史》200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魏丹 《文教资料》2011,(33):132-134
本文介绍了站在日本大学改革前沿的、以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出现的现代化大学——筑波大学,以及该大学以教育目标为导向的体制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风起云涌的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强劲挑战,1920年代后,在“巴敦调查团”“更加中国化”方针的指导下,教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化改革。通过提升华人教职员的比例和地位,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国文教学和国学研究等具体措施,逐渐改变了前期“过于洋化”的形象,开始融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主要依靠学”的教育.它是一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更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从六国教育发展看我国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都以“平等、效率、需求”作为主旋律,其中“需求”起着杠杆作用而具两重性:当社会需要安定时,“需求”的杠杆向“平等”一方偏重;当社会需要发展时,“需求”的杠杆向“效率”一面倾斜。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一文中指出:“要以当代先进的科学文化为杠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力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高校在思想和文化建设方面处于重要地位,所以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负有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经历了恢复和重建、“85方案”、“98方案”、“05方案”四个阶段。“05方案”所确立的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和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