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火”是古今常用词语。“救”在古代就有“止”义。“救”之“止”义保留至今。“救火”合乎语法规范。  相似文献   

2.
说“牖”     
(说文&;#183;片部》日:“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从片、户、甫。谭长以为‘甫’上‘日’也,非‘户’也,牖所以见日.“牖”字由三个部件组成,许慎及其所引谭长说皆以为三个部件都是表意的,即都认为“牖”是会意字。所不同的,为“甫”之上究竟是“户”还是“日”。若从谭说从日,则近于情理,牖即窗,本是用来透过日光的。若依许说,也似乎可通,因为“户”、“牖”二者同类,都是室内与外界相通的孔道,意义相通,但其说嫌迂曲了些。  相似文献   

3.
汉语方言句末“着”的类型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句末助词“着”有两个意义:语气义和事态义。“着”在祈使句末尾和疑问句末尾表示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着”在陈述句末尾是个事态助词,表示末然的事态,包括即然、先然和将然。方言和近代汉语的事实显示,“着”的事态义是在祈使句这个语境中形成的,其前提是含“着”的祈使句祈使语气要弱化。事态助词“着”是从表祈使语气的语气助词“着”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4.
“待见”是近代以来使用较多的一个词,今北方方言仍用。关于“待见”的成词,通过大量中古语料的调查,并结合方言例证,我们认为“待见”与中古时期“乐见”“爱见”“喜见”等同源,“待”即喜爱、喜欢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汉语被动义“吃”字结构格式、意义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动义“吃”字结构是近代汉语中产生又最终消失的一个较有争议的语法现象,通过“吃”字的词汇手段与语法手段表被动两个角度考察各自的格式使用情况,可知二者的密切关联,并且被动关系词“吃”来源于其动词“遭受、挨”义。  相似文献   

6.
释“精神”     
本对元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精神”一词进行了考释,认为“精神”除了有辞书上所说的诸多意思外,还有身体之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红楼梦》中的“肮脏”、《诗经》中的“食贫”、“成语”颠扑不破”这三个词的一般释义提出质疑,认为“肮脏”是“污染”义,“食贫”是“受穷”义,“颠扑不破”是“掉不破,跌不坏”之义。  相似文献   

8.
古今词义发展呈现虚化趋势,“义蚀”现象是意义虚化的“一斑”。分析其现象,探究其规律,思索其成因,可以帮助我们领会汉语构词之奥妙,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词语。  相似文献   

9.
《长阿含经》是研究东晋时期汉语词汇较有价值的语料。“偏枉”有偏颇、不公正之义,“抵债”有赖账、不承认债务之义,“宿对”有前世的罪孽之义,“护口”有谨慎言语之义,“要令”有誓约之义。  相似文献   

10.
刘坚先生和曾广顺先生各发现1例“VO过”式,曹小云先生又发现了近20个例子。笔发现明清白话小说中还有一些例子。我且发现,近代汉语中有“V得O过”式,与“VO过”式有相似之处,一般是在南方方言区内流行;但有不同之处,近代汉族中还有“V得O着”式,只是不如前两种格式用得多。目前尚未发现有“V得O了”式,但据刘坚先生所说的时态助词的发展规律,应该也能从献中找到这种格式。  相似文献   

11.
无疾病,无伤害谓之“无恙”,这是众所周知的。在商务印书馆1982年编印的《新华词典》中“恙”的注释:音“yàng”义“病”例“无恙”。而据学者考证,恙,是传说中一种凶狠残暴的野兽。据宋代学者吴曾《能改斋漫录》引《神异经》载,上古时,人们穴居露宿,“北方大荒  相似文献   

12.
“董事”一词,今天常用,然而能晓知“董事”之意者,却极廖廖;更有甚者,一些人误以这一词为泊来的“洋货”。其实,“董事”一词,是地地道道的国产原装,它不仅现在使用,近代使用,而且古代也经常使用。只不过从词性到意义有所变化而已。现在“董事”一词是个名词,意为能对外代表公司、集团,对内执行一切事务的成员(参看《汉语大词典》)。而在古代汉语中,“董事”则是一个动词性词组(述宾词组,“董”是动词),意为“主持其事”。如宋·曾巩《毫州谢到任表》:“以至属材能而董事”。意为委托有才干有能力的人来主持政事。从汉…  相似文献   

13.
“涵泳”对读书来说很重要,但有不少人不明其义,把它写作“涵咏”。例如: ①二是要沉潜涵咏,重在领悟。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9期) ②“腹有诗书”之“有”是占有,必须通过诵读、默读而涵咏、浸淫其中以期  相似文献   

14.
卓厚宝 《新高考》2005,(4):10-10
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铺之。爰旌目三(食甫)之然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喜!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  相似文献   

15.
胡星林 《语文知识》2001,(10):27-29
“多少”是一个常见的偏义复词。有时表“多”,有时表“少”,但“多少”究竟是“多”还是“少”,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作为偏义复词的“多少”,其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有趣的过程。先秦汉语中,“多”“少”尚未凝固成词,都有实义,表多寡或数量的大小。例如:《管子-七法》:“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多少也,谓之计数。”《韩非子·五蠹》:“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相似文献   

16.
释“鲁”     
“鲁”字从“鱼”构形,其义当与“鱼”有关。但前人的一些解说,却有以讹传讹之嫌。查阅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确认“鲁”的构形是“从鱼从口,鱼变声”,其本义是“味美”。由“味美”引申出“嘉”、“美”之义,再引申出“大”义等等,从而整理出“鲁”的词义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非”为声符的字,有的具有“飞”义;有的具有“违背”义;有的具有“交错”义;有的具有“成双成对”义;有的具有“隐藏”义;有的具有“赤色”义.本文首先引用《说文解字》系列文献解析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含有“赤色”义的“非”声符字“翡、痱、菲、绯”.其次,引用梁启超、沈兼士、张舜徽等学者的论述,探析了“非”声符字含有“赤色”义的来源应是:“其语根当为火,语转为燬,本书火部‘燬,火也.’非毁古声通.火之色赤,故翡从非声,训赤羽雀也.”又,“勿”具有“杂色”义,非、勿读音相近,音转,同音假借义,非、勿共有“赤色”义.最后,解析了《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说文》以外的含有“赤色”义的“非”声符字.  相似文献   

18.
高诱释《淮南》“不与物散”之“散”为“乱”,王引之据以勘订“散”当为“殽”字之误,并认为“诸书无训散为乱”。考《十三经》诸书用例,可证王引之所言不谬,“散”之本义当为“离”,至少到汉代以前还没有引申出“乱”义。《汉语大字典》不以“离”为“散”之本义,失之;第八义项释“散”为“错杂、杂乱”,并引《淮南》此句为书证,亦失之。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中“动宾补”结构即已有之,只是用得很少。唐宋以后的近代汉语中,随着语言更接近口语,这种口语色彩浓重的“动宾补”结构,使用频率大大增高,且作为补语标志的结构助词“得”也已产生,形成了与古代汉语不同的“动宾补”结构特征。不仅如此,近代汉语中的“动宾补”结构,无论用“得”还是不用“得”,和现代汉语相比,都显示出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汉语中,“却”字的虚词用法灵活多样,通过对近代汉语代表性作品的调查,希望对廓清近代汉语中的“却”字虚词用法的全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