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甫谧是魏晋间的医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史书已载其生平,称其为安定朝那人。①但安定朝那当今何处,尚存异议。有称“今甘肃灵台人”的;②有称“今甘肃平凉西郊人”的;③也有称“今甘肃平凉西北人”的;④也有认为是“今宁夏固原东南人”的。⑤古代安定朝那实指安定郡朝那县。“朝那”一词用作地名,在我们这个区域并不少见。如在今华亭、泾源之交有“朝那湫”;泾川城郊有“朝那沟”;镇原县境有“朝那”城;灵台县今也有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期西南地区政区名称中有较多“阴”“阳”地名。而“阳”地名数量上又较“阴”地名更多。“阳”为山南水北之谓,“阴”为山北水南之谓也。这是一种习惯性解释。这种解释体现古人注意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但部分“阴”“阳”的地名,在地势上并不符合水南山北,山南水北的特点。我们在解释时就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3.
固原地区有着悠久历史,地处边陲,为关中四镇之北险,是历史上称为“州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的地方。固原远古属“禹贡”雍州地。在唐虞夏商时期,黄帝“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境有崆峒氏,有密须国(汉时安定郡有阴密县)。西周战国时,这里日大原、日高平,境有乌氏戎国、义渠戎国。  相似文献   

4.
薛正昌先生潜心于固原方志研究已有十余年,精诚专一。钩沉史籍,考证人物,吸收考古成果,实地查勘,其治学态度十分严谨。现已在国内各种刊物发表历史研究文章百余篇,有的被国内核心刊物转载、文摘,颇具学术价值。其长篇人物传记《董福祥传》出版后填补了晚清西北著名人物研究的一项空白,受到国内史学界的关注,被久闻董福祥大名而惜乎未知其详的读者所称道。《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是他近年来方志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现在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扶贫攻坚战”的固原,历史上也曾有过耀眼的辉煌。固原的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到明末清初,都是中国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军事战略意义的古城。曾称名为“高平”、“安定郡”、“原州”等。雄奇险峻的六盘山屹立其间,森林广茂,水草丰美。固原,是中原出塞西北的巍巍雄关,“襟带西凉,咽喉灵武”,为“丝绸之路”必经的东段北道之孔道,交通和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秦时,当地商业巨子倮,以开发畜产品交换市场而巨富,颇受秦始皇青睐,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请”,遐迩闻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关于越南地名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翻译、语源等方面,尚未有学者从中越行政地名重名视角进行系统研究。相较于普通地名,行政地名更加注重规范,能传达出当地历史文化之深处信息,是研究语言文化不可或缺的对象。本文拟从中越行政地名重名现象入手,将其分为“同级地名重名”和“跨级地名重名”两类,从政区通名、语言文化、命名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中越行政地名重名背后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进而丰富中越两国文化交流例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一册)“奴隶制的鼎盛时期——西周”一课指出:“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向商纣进攻。双方在牧野大战。”据其文意,这里的“牧野”是一个地名专称,查《辞海》历史分册有“牧野”和“牧野之战”两条,也认为“牧野”是地名,在今河南淇县西南。《诗经词  相似文献   

7.
明代的固原为陕西三边驻节之地,因而明王朝对固原的经营格外重视,先后在固原设置卫、州,直至“三边”总制府。本文对固原卫、所、镇、总制的规模、堡寨、马步及其隶属等作了详细论述。由此可见固原在明代北边军事防御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地区,今辖固原、泾源、隆德、海原、西吉五县。这里的许多古地名,虽经历代史学家多方考证,仍有含混不清者。地方志对这些古地也有大量记载,但谬误确不少。近年来,一些研究历史地理、地名沿革的同志经过大量工作,澄清了其中的一部分。但仍有一些古地的位置未弄清楚。本文将对一些历来含混不清或前人考证有误的部分古  相似文献   

9.
固原话中,表示否定意义的词语表现力强,很有特色,举其要者介绍如下:一、释“不咧”“不咧”是固原话口语中经常使用的表示否定意义的一个词,在通常情况下,它所表示的意义相当于普通话的“不要”。  相似文献   

10.
《重修固原城碑记,》人称那公碑,为嘉庆十六年(1811)陕甘总督那彦成应有司之请,力排众议,奏请朝廷,用以工贷赈的办法有计划地对固原古城加固维修后的抒怀之作。作者以极其简练的笔墨概述了固原古城的历史及其在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地位,强调了“守土者”应以民为本,必须及时加固维  相似文献   

11.
“龙”地名是我国地名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龙”地名数量众多,分布也很广。从其呈现形态看,有的因自然山水形势而命名,有的因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而命名。究其原因,“龙”地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厚的土壤。研究“龙”地名文化内涵,并深入挖掘其现代价值,不仅能够弘扬地名文化,而且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杜甫与曲江     
杜甫 (公元 712——— 770年 )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巨大变化 ,被誉为“诗史” ,后人称他为“诗圣” ,与“诗仙”李白齐名。杜甫一生的坎坷经历与唐都长安密不可分 ,更与曲江紧密相连。杜甫 ,字子美 ,祖籍长安杜陵。杜陵位于今西安市东南的鸿固原上 ,原是汉宣帝刘询陵墓的称谓 ,后来延为地名 ,该原也称杜陵原 ;其南有许皇后墓冢 ,比杜陵小 ,故称少陵 ,该原亦称少陵原。杜甫诗作中常有“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等自称 ,故后世人称“杜少陵”。杜甫从小“好学” ,七…  相似文献   

13.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孤烟”并非“烽烟”,亦非炊烟,而是大漠中自然之“烟”——龙卷风;居延、萧关与燕然等古地名,若是实指,不符王维犒军的行程,所以这些古地名是唐人对边塞的泛称而非实指。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回中宫”遗址争议较多。不能用陕西陇县的“回中宫”否定固原历史上的“回中宫”。其遗址应在固原北十里村附近,为汉武帝时重建。萧关的方位同“回中宫”遗址一样,悬而未决。汉萧关应在今固原县北“十里遗址”。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固原,地处古丝绸之路必经之要道,不但留下了丰富的为世人瞩目的人文景观和中西文化遗存,也有吸引境内外游人的生态旅游与自然地理风光。本文仅选取“论纲”的前部分,从固原旅游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契机和前景、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文化诸方面论述了固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言虚词“之”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它可以表示多种语法关系,即使词性相同,作用也不一定相同。现将其用法归纳如下: 1.“之”在人名和地名之间出现,表示某人往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以“丰”命名之地不少,得名各有渊源。然其在地名语源考证上,有的说法固定,有的则分歧很大。徐州率县之所谓“丰”,其来源就有多种说法: 其一说,战国时期丰邑由魏国迁徙而来,所  相似文献   

18.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36“相”特指安徽省淮北市相山之阳的相城,即清代的“相乡”或“相城乡”。春秋涉相古地名有两处,比较明确的即“袲”,亦即今相山区渠沟镇渠沟村。《春秋》、“三传”及其“正义”“注疏”均有其记载和注解,先贤之争议,“史志”之陈述,“古图”之标注,亦使我们眼界大开。现综述而辨之,以求教于大家同仁。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208页《清朝疆域》图中,有“盛京”即今“辽宁”;但“西宁”却用“青海”取代之;“伊犁”辖区也标上了“新疆”,这与课本中省级行政单位名称不符,古今地名杂用,不妥。历史地图与古今地名的混用@佚名  相似文献   

20.
小序一、固原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地区之首县,其方言为中原官话秦陇片下之一支。本文所释均为固原方言中的常用词语。二、既曰“考释”就应该作一些审音辨义的探求和说明,而并非仅将摘录于古字书中之某字比附于后所能奏功。依愚所见,本字与方言词语之关系约有以下数种:1.本字之义与方言词语之义全合;本字之音(取中古音),其声韵调与方言词语之今声韵调对应全合。2.本字之义与方言词语之义虽不全合,却有孳生引伸之联系;本字之音与方言词语之今音虽不全合,却有演变转化之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