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名从战士考入军校的学员,上学前对于军报的新闻函授早有耳闻,但是并没有报名参加。当时大队在选报道员,在主抓新闻报道工作的副大队长冯玉平的推荐下,我报名参加了军报的第13期新闻函授,每一次收到《军事记者》和新闻函授资料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写作的技巧有这么多。《军事记者》这本杂志无论是在新闻写作上的研究、或者探索开拓精神,还是有关军事方面的写作理论,都是作为一名报道员所应当了解的。于是,我照着杂志上的要点开始写,通过一年的学习努力,我已经从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功地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并先后在中…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6日,《四川日报》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稿件《西昌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市》。这篇稿子发表后,在我市引起很大反响。回想这篇稿子的写作经过,要感谢《新闻与写作》杂志的指导。我1988年7月才开始学写新闻稿件。1989年7月月,订了《新闻与写作》,它对我采写很有指导作用。《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9期,发表了四川省汉源县委宣传部龚儒全同志写的《要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县电台编辑室内,看见《新闻与写作》这本刊物,便顺手翻了几页,感到这本刊物不错,并要了一本。回家后,细细阅读,真有点爱不释手。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事业余报道工作已有8年历史,也曾订阅过不少有关新闻业务知识杂志。虽说这些杂志办得也不错,但相比之下,《新闻与写作》却有自己的特点。我虽然已经打电话到邮电局补订了下半年的《新闻与写作》,但心里非常遗憾与《新闻与写作》见面太迟。我热爱新闻报道工作,并将大部分所得稿酬用以订阅报刊杂志,其中多属新闻业务知识。我很愿长期订阅《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从地方大学入伍的武警警官,入伍前我对《军事记者》杂志可以说一无所知,入伍后在我部新闻干事孙建民同志的推荐下,翻看了2002年第1期和第2期《军事记者》,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我被它精辟的论述、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所折服。也许是学中文的缘故吧,一向对书报杂志十分挑剔的我,对《军事记者》却“一见倾心”,无法说“不”。钟情《军事记者》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军事记者》是目前国内新闻写作杂志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军事新闻理论的研究、探索、开拓方面,领潮流之先,具有无与伦比的优…  相似文献   

5.
“奖品”     
考入军校后,我主动加入了队里的新闻写作兴趣小组,写稿的热情很高。年底新闻报道工作总结时,宣传科为鼓励我给我评了“优秀奖”,奖品是用红纸包着的一个大信封,上面写着2003年《军事记者》杂志一套。以前,我只是在图书馆偶尔见到过这个杂志,对它的内容并不太熟悉,心想奖这一套杂志有什么意义?但是,当我拿到第一期后,就改变了这种认识。杂志中的“采编感悟”、“通讯员园地”、“新闻讲台”、“刊中报”等栏目让我耳目一新,捧着它就像在漆黑的迷官里徘徊许久后看到了一线曙光,它让我了解到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技巧。一些报道员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我是国内贸易部门的一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曾获得一些报刊奖励达10多次。 当我捧着一本本获奖证书,就不由得想起了《新闻知识》这位无声的老师。 由于自己酷爱新闻写作,所以经常学习《新闻知识》有关内容,特别是“爬格子”写不出来时,就翻阅《新闻知识》杂志。去年以来,我已有16篇稿件在《西安晚报》和《陕西财贸》上发表,使我写作的劲头大增,仍不舍得放下笔,我从内心感激《新闻知识》。我觉得这本杂志具有知识广泛,论理深刻等特点,它适合基层通讯员、业余写作爱好者,有所得、有所知、有所乐。 去年的一天,我到《报刊之友》编辑部去送稿件,看到了该刊出版的1993年第3期主编笔谈21页上有一篇题为《“主雅客来勤”——〈新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三十四中队党支部认为,写新闻报道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一可以培养学员的写作和思维能力;二可以通过写新闻报道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中得到启发,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三可以鼓舞士气。为此,中队便请院里的新闻干事和地方编辑记,利用节假日进行新闻报道培训,还订阅了十余种报纸及《军事记》、《新闻写作》等杂志。  相似文献   

8.
董强 《军事记者》2006,(2):64-64
初搞新闻报道的我,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读书看报和新闻写作上,然而,我的付出却令人失望,寄出的一篇篇稿件都石沉大海,无一变成铅字。夜阑人静之时,倚桌而坐,随手翻开前辈留下的几摞军报合订本、《新闻与成才》和《军事记者》杂志。其中一本《军事记者》杂志的扉页上一行醒目的钢笔字映入我的眼帘:梦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实现。我仔细琢磨这句话的含义,深深体会到这些珍贵的资料是前辈留给我的指路明灯。欣喜之余,我细细地从《军事记者》杂志和军报合订本的文章中汲取营养,逐渐地,先前写稿、投稿、盼稿见报的激情又一次撞击着我的情怀。半…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新闻与写作》在军营我是连队宣传委员兼报道组长,今年订阅了《新闻与写作》,从而我连板报上每期都有了“写作之友”专栏,栏目里的内容都是我从《新闻与写作》中摘编的。这激发了报道员和战士的写作热情,渐渐地《新闻与写作》深受战士所爱,我连通讯员每次取回杂志,战士都争先抢阅。图为,我连训练归来,恰逢通讯员取回《新闻与写作》第六期,两个战士马上抢去阅览,当时我发现这场面很好,立即去拿了相机,回来后又多了两个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吕希华、陈相银报道:山东省陵县人武部前不久成功地召开了一次“《军事记者》杂志伴我成才”座谈会。与会的干部职工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部长陈志诚说:我是抓军事的干部,从没写过新闻。两年前的一天,我在图书室里结识《军事记者》后,努力学习它上面的文章。如今我写材料,问题抓得比较准确,语言也变得生动、凝炼了,有十几篇军事论文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政委孙路说:我部的业余报道员更换频繁,《军事记者》就成了我们培训报道员的辅导教材。近几年,我部连续被上级部门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里面显然有《军事记者》的一份…  相似文献   

11.
和《军事记者》的“一见钟情”是在10年前,那时我还是个肩扛一道杠的新兵。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班长那里看到了当时的《新闻与成才》,从此爱上了她。当兵的第二年就参加了军报的第七届新闻函授班。走进陆军学院成为一名学员后,仍用有限的津贴订阅《新闻与成才》。多少个夜晚,我翻开心爱的杂志,在字里行间追寻着自己的军事记者梦。真正走上兼职的新闻干事这个岗位是在两年前,从看新闻到写新闻的跨度太大了。实践后才知道,爱她还真是不容易。一次次投稿,一次次杳无音讯。在这孤独无助之时,我又重新拿起了与我相伴多年的《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12.
经上级批准,由解放军报主办的全国唯一的 军事新闻专业期刊《新闻与成才》杂志,从2001年1月起更名为《军事记者》。改名后的《军事记者》杂志将坚持为办好军报 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的方向,努力使 杂志成为军事新闻理论探讨的场所,军事新闻知识荟萃的园地,军事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军事新 闻记者成长的摇篮。更名后的杂志将立足军队,面 向全国,以军队报刊及其他军事媒体的编辑、记者 和基层宣传干部、新闻干事、报道员为主要读者,兼顾地方报刊的编辑记者和新闻爱好者。在编辑特色上,将努力做到突出军味,突出创新特…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江苏沐阳县贤宫乡政府鲍宜龙:我干了两年乡报道员,就订了两年《新闻与写作》。两年来,按《新闻与写作》的指点,将新闻与文学语言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我的新闻与文学写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去年7月份,我采写一位小青年捉鳝鱼解释了邻里间猜疑的事。我运用散文的语言和小说的叙述方法。使文章增加了厚度与情趣,被《淮阴日报》星期刊采用。今年春我又运用散文笔法、语言写了一篇《豆腐红娘》寄出后就被《农民日报》采用。  相似文献   

14.
读者之声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办事处贺元芳:我是退休的小学教师,闲来无事给报社前后写了60多篇稿,一篇未被采用,搁笔不写了。去年初,我借到第二期的《新闻与写作》,看了《通讯员要注意学习》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写稿需要具备许多知识。从此,我注意学习《新闻与写作》上刊登的文章。读了《广播经济新闻中数字的妙用》,《传神的动词》、《新闻中的对话》等文章后,我写稿时就参考着使用,改正了以前我盲目用数字,喜欢用形容词,乱用对话的毛病。在《新闻与写作》的指导下,我逐步掌握了写消息、通讯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  相似文献   

15.
我与《军事记者》结缘,那是2004年10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铁路京广线上拾得一张半新不旧的《中国国防报》,打开一看,在这张报纸四版的最下方,我发现了“欢迎订阅《军事记者》”的广告。随后往下看广告内容,方知这本杂志是“新闻理论探讨的论坛,新闻知识荟萃的园地,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新闻记者成长的摇篮。”啊!这是我多么渴望、理想的一本好杂志。如获至宝的我,顿时感到莫大欢喜。接下来再看书的刊号82-204,全国各地邮局均有订阅,这下我高兴极了。为不忘杂志的刊号,我当即将征订启事用剪刀沿黑框线条剪下,塞进了我随身携带的笔记…  相似文献   

16.
5年前的8月,我再次以几分之差与神往多年的军校擦肩而过。两度落榜的打击,几乎使我对军营生活失去了信心。正当我满怀惆怅之际,政治部一位宣传干事送给我5本《新闻知识》杂志,鼓励我发挥写作特长走新闻成才之路。我毫不经意地收下了.没事时便翻看起来。没想到.刊中的世界是那样丰富多采,《业务研究》、《写作研究》、《通讯员经验谈》……一个个栏目今我大开眼界,一篇篇文章或传经验,或授技法,或谈体会,或言心声.一篇篇文章使我深受教益。我凭着《新闻知识》的馈赠和中学时较为扎实的作文功底,结合自己的工作试着写了几篇投了…  相似文献   

17.
屈指算来,《军事记者》几乎伴随我度过了17个军营岁月,给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鲜活的色彩,领我参加了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学习,教我走上了新闻写作之路,使我不断成长进步,取得一项又一项可喜的成绩,给我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1989年乍暖还寒的早春季节,我带着童年的梦想走进蓝色的军营。1990年的一天,当连队文书的我在拾掇储藏室里的东西时,偶然发现副连长薛学祥用废旧弹药箱改钉的“书箱”里有好几本《新闻与成才》杂志(《军事记者》杂志的前身)。对于喜欢写作的我来说,就像久旱的庄稼盼来了甘露一样,如获至宝,我当即如饥似…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  新年伊始,《新闻与成才》更名为《军事记者》。对我这个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刚刚起步的同志来说,心里多少有一些遗憾。因为,在我陷入写作困境时,是《新闻与成才》帮助我走出了误区;在我因找不到新闻线索而迷茫时,是《新闻与成才》引导我如何使新闻稿写得更有新意;在我因不上稿而苦恼时,是《新闻与成才》上发表我的稿件而使我重新树立信心。所以,我对《新闻与成才》很是留恋。然而,它的更名,犹如凤凰涅,是升华和飞跃。我又为它高兴,并祝愿它越办越好!  我相信《军事记者》会像《新闻与成才》一样,是我们基层广大通…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看到《新闻与写作》,是我上高一的时候在父亲的办公室里。之后,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我当时学习科目较多,任务繁重,但我却怎么也放不下《新闻与写作》。《新闻与写作》不仅指导我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学术动态,还帮助我拿起笔也学着写些短小的消息。当时我是安康市二中办的《一川》文学刊物的主编,很需要提高自己本身的写作、鉴赏与编辑能力,我自然将《新闻与写作》当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新闻与写作》刊物的内容很广泛,不仅有当今名家的杰作,也有时下新闻佼佼者的力作;尤其是栏目设置丰富、合理。像每期的封面,几乎登的都是上乘…  相似文献   

20.
我是第十、十三两期的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员,曾因此与《军事记者》结下了缘。但由于当时一直在基层带兵,事情较多,尽管在业余时间把所有的教材都认真地学了一遍,但对邮来的《军事记者》大部分没有顾得上细看。直到最近空闲时间多了,我才静下心来,翻开那些尘封已久的杂志。细细品味,似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虽说时间过去了几年,但其内容的知识性并不过时,有很多还正是我近来写稿感到困惑、想了解的东西。这几年,尽管通过函授我学到了不少新闻写作方面的知识,也写过不少稿件,在报纸杂志上也偶有小文发表,身边的战友也夸我的文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