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平时作文,我们常常自卑于自己的语言——平实有余而生动不足。在阅读时,我们又经常羡慕那些作家的语言充满美感,能从中品味到酸甜苦辣,体验到真善美、假恶丑……产生这些感觉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语言不够美,不够个性化。要想让作文语言“靓”起来,同学们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运用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2.
平时作文中,我们常常自卑于自己的语言——平实有余而生动形象不足;阅读中,我们也往往羡慕别人的语言——那些作家的语言总是能让我们触摸到形象,感受到亲情、温情,品味到酸甜苦辣,体验到真善美、假恶丑……产生这些感觉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语言不够美,不够“靓”。要想让作文语言“靓”起来,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一些写作技巧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按惯例 ,把闻一多的《死水》当作艺术品去欣赏 ,我们可能要欣赏它语言、图景、事件、情意和象征等五个层次的美。《死水》语言形式方面是美的 ,它仍然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 (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 ,这也是我们容易发现的美 ) ,然而在考察图景美时 ,我们就遇到了困难 :一沟臭水 ,美在哪里 ?因为图景美的“危机” ,事件、情意和象征的美的欣赏就不好进行下去。其实 ,本诗是把图景之美“隐藏”了。“闻一多绝大多数作品之所以有深度、广度 ,有品味价值 ,在可读性 ,就因其既有现实和历史的根基 ,也讲究表达的策略 ,善于‘隐藏’自己”(…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因此,我认为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从自己所教的学科人手,注重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注重把情感教育融合于语言训练之中。一、在美读中激发情感从大的方面讲,语言训练包含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两个方面。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获得,是从感知大量的具体语言中抽象出来的。读是获得语言材料最直接的途径,而读的最高层次是美读,即“真诚地投人,使各种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陈钟梁教授说得好: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可见,我们应加强语言学习,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充分运用语言抓手.“抓”出课堂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语言品味精妙片段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钟棵老师说:“语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课首先要上出语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就告诉我们,真正的语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本,聚焦于语言字本身,凸现语课堂的本色,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内力”。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表意文字,本身具有很强的意蕴美。尤其是中国的诗歌,简练的语言能够表达无尽的意味,靠的就是汉字这种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音美”、“行美”是我们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意美”却要我们用心去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8.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地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而且必须是美的。因此实现语文课上“美”的同归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语言的美     
语言要怎样才美?现有四种说法:一种认为朴素才美,朴素最美;一种认为要有“丰富的颜色”,华丽的语言才美;第三种观点从风格的角度立论,认为“朴素的文字”,“华丽的词藻”,都是美的,可以百花齐放;第四种看法认为语言的美包括“壮丽美,含蓄美,绚丽美,朴素美”,等等,是丰富多彩的。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回到“美”的含义上来。这里说的“美”,显然是指它在  相似文献   

10.
蒋子龙的作品曾一次又一次地激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引起文坛的极大关注。评论文章联翩出现,但尚未见语言艺术方面的专论。蒋子龙就此表述过这样的意思:人们被我的激情所吸引,却很少注意我的语言。并说:“人配衣服马配鞍,作品的魅力要靠语言。”他要求语言要真,美、新奇。所谓奇,就是语言要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如同作者本人一样,要有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汪蒲宝 《甘肃教育》2008,(15):45-45
一、求“美”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了言辞的准确清晰和动听。”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某种角度说,语文是教艺术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用“美”的方式激发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激情。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文是美的贮藏室,贮藏室是封闭着的,光线昏暗,只有打开门,曝其光,才能开掘出熠熠闪光的美。一、通过阅读,品味语言之美名家名篇里的语言,堪称美之典范,它包括含着语言的生动性、鲜明性、准确性和含蓄美。阅读时,我们首先要领会精妙语言的要义,其次要多方位的“收割”语言蕴含的美。朱自清的《春》写春天来  相似文献   

13.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忽略甚至剥夺了语文之“美”,使它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说教,条分缕析的讲解,繁琐无谓的训练,虚假矫情的写作,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想象力退化,感悟力浅薄,爱好趣味低俗,语文素养下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实现语文课上“美”的回归,用“美”拨动学生的心弦。一、想象感悟:品味美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和感悟,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诗的张力,主要指诗所具有的语言张力、结构张力、想象张力、意象张力及意蕴张力等。我们要较好的理解诗,就得用心体悟诗的这些张力。诗的语言张力。以大家熟悉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里,名词的变形组合挣脱了现代语法的蛛网,凸现了诗语言的跳荡之美;“鸦”、“家”、“马”、“下”与“涯”的押韵排列,显现了语言的音韵之美;别具一格的“三句对”的运用,则成就了语言的匀称之美;而语言的描摹功能又诠释出诗语言的绘画之美。这些便是诗的语言形成的变换…  相似文献   

15.
<正>任务由来:2022年版课标跨学科学习第二学段提出:“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讨。”“富有创意地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依据课标要求,我们选取四年级上册“自然之美”这一单元内容,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发现身边的好地方,并能够用充分的理由来推荐。那如何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呢?我们从校园生活出发,  相似文献   

16.
黎巴嫩大诗人纪伯伦曾用诗化的语言为美诠释 :“美是永生揽镜自照。”假如将人生比作一面镜子 ,那么镜子里的影子就是自己。面对镜子 ,我们必须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最近读了女作家陆星儿的散文《最美的是你自己》 ,使我们在美的星河里 ,仿佛又发现了一颗美丽的星星。是啊 ,我们希望别人美好 ,希望生活美好 ,但我们更希望自己美好。还有什么美比自己的美更为荣耀 ,更为绚丽 ,值得欣赏的呢 ?一个人拥有自己的一份美 ,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属于自己的美 ,任何力量也无法掠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有一些人看不到自己的美 ,而是一味地羡慕别人如…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英语语言也是如此。英语的美表现在诸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谈谈英语习语构成的对称美。  相似文献   

18.
目前,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流水账”语言、“做秀”语言、“泥水”语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为此,笔者就此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语言的艺术:要抓住时机,有法,有度,有“礼”.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真正展现语文课堂的美,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感觉到语文是一个美丽的花园。一、深情诵读,体验美在阅读和讲授课文时,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受到感染,该亢奋时,昂然动情;该悲壮时,慷慨淋漓;该委婉时,和风细雨,丝丝缕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变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拨动学生内心“美感的琴弦”,引起情感共鸣。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的美,不只是教师读,还得让学生读起来。教师是审美指导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深入意境,去主动关照诗文作品中的生活,去具体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在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20.
美从来都是与善结合在一起的。别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的亲姐妹”,高尔基说:“美是未来的伦理学。”而语言又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所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杨雄语)。真实美好的语言,是诚挚善良的心灵的体现。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要从纯洁祖国的语言,维护语言的健康,表现真诚质朴的感情的前提出发,强调谦恭和蔼,文明礼貌,强调语言的伦理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注重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