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同学》2005,(1)
【“人造月亮”在天空中看起来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在太空中地球和月亮看起来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兄弟。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在解决人造地球卫星(下面简称“人造卫星”)的温度控制方面,蝴蝶立下了“汗马功劳”。原来,有一种蝴蝶的身体表面覆盖有一层细小的鳞片。当外界气温升高时,这些鳞片就会自动张开,以减小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即增大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从而使蝴蝶对太阳光能量的吸收也随之减少;当外界气温下降时,这些鳞片又会自动闭合,紧贴住蝴蝶的体表,让太阳光直射在鳞片上,从而使蝴蝶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能量。这样,蝴蝶就可以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的条件下,仍然将自己的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绕地球运动时,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3.
50年前的10月4日,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世界因此而改变。而今,太空中有5000吨"人造物"正绕着地球旋转,其中主要是人造卫星。50年过去了,现在的太空探索跟以前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进入太空究竟有多难?人类是否真的需要移民外星球?  相似文献   

4.
戴上“太空环” “太空环”就是在地球的赤道上空制造一些环绕地球的小型粒子,这些粒子将像土星环一样遮挡、反射太阳光,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相似文献   

5.
夜幕降临,我们抬头仰望满天亮晶晶的星星,心情会变得格外宁静。你看过会慢慢移动的“星星”吗?那些奇特的“星星”,是人类发射到太空中的各种人造卫星。人造卫星家族庞大,各尽其职地工作着。侦察卫星侦察卫星是窃取军事情报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的卫星,因为飞得高看得远,既能监视又能窃听,是个名副其实的超级间谍。侦察卫星根据执行任务和侦察设备的不同,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等。通信卫星通信卫星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与地球站之间…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人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经常会改变自己的观察角度,然而要从截然不同的视野中悟出新的创意并不容易。如今,现代人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的观察方式,借助人造卫星的雷达射线系统在太空中俯视地球,从而使得全球风云尽收眼底。 这些“地球艺术”照片就是由人造卫星立体拍摄的,经过数字化处理后被赋予了较强的艺术美感,酷似一幅幅色彩鲜艳夺目的现代派绘画艺术作品。在这里,你仿佛插上了天使的翅膀,在浩瀚的太空中像欣赏一颗璀璨的美玉一般欣赏着我们的地球家园。 当人们借助人造卫星来俯瞰地球时,人的视野被无限扩  相似文献   

7.
“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嫦娥成为“移居月球”的第一人。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人造卫星、飞船探测器,并登上了月球。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移居太空不再是一个梦想。四季如春的“太空城”从地球移居太空,完整的  相似文献   

8.
一颗名为KEO的人造卫星将于2007年进入太空,绕行地球5万年后返回地面,让那时的人类解读当今人类信息这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21世纪计划”的“未来考古鸟”。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地照     
薛睿 《地理教育》2010,(6):35-35
地照是地球反射的太阳光,地照也称为地球照。地球反射的太阳光照亮了原来黑暗的月球,然后被月球再反射回地球,地球上因而能观察到地照。月光是月球直接反射的太阳光。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太阳系其它反照率较高的行星上,被称为行星照。从地球上看,月球反射的地照比月光要暗一些,所以又称为灰光,其是地照的反应(图1,图2)。  相似文献   

10.
<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52年前,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宣告我国从此进入太空时代。2022年,我国完成了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6次重大发射任务,包括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两次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次载人飞船,以及问天实验舱I、梦天实验舱II的发射,我们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的同时,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上,中国空间站和人造卫星正在轨运行,进行着太空研究和各种实验。  相似文献   

11.
太空清道夫     
地球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在太空活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会产生大小不等的金属碎片,称为太空垃圾。太空垃圾对人类的宇航事业,造成潜在威胁。科学家最近发明了“太空清道夫”卫星,体积只有足球那么大,重13磅,卫星上装备有4台小型侦察摄像机,一旦发现漂浮在太空的太空垃圾,“太空清道夫”就会自动跟踪依附过去,将那些漂浮的碎片推向大气层,在这个过程中,小卫星会迅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对太空进行新的科学探索时,有几个动物朋友充当了打先锋的角色,为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应该记住它们,不要忘记它们对宇航科学研究的贡献。①小狗莱伊卡——1957年11月3日,前苏联发射第二颗人造卫星“旅行者二号”。体重5000克的小狗莱伊卡是第一只随人造卫星飞上太空的地球生物。为了防止它在卫星舱内乱跑,有链条固定它的身体,另外它的身上还装备了监测各项生理指标的探头。舱内有适宜的温度和太空食品。遗憾的是,由于卫星无法返回地面,莱伊卡在太空旅行一周后“以身殉职”。不过,它对生物在太空生存状态提供了许多可贵的数据,人类会永远感谢它。  相似文献   

13.
信息网站     
“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向地球播放的30首曲目评选揭晓我国将于200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届时从距地球38万公里的太空向地球播放的30首歌曲,日前已选定并公布。国防科工委联合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组织了“嫦娥一号”卫星播放歌曲评选活动。在公众投票的基础上,评委会最终选定了30首曲目。它们是:《谁不说俺  相似文献   

14.
通常,人们把卫星的照明技术称做“人造小月亮”和“人造小太阳”。1993年2月4日,俄罗斯利用已完成任务的“进步M15”号货运飞船成功地进行了人造小月亮试验。它用直径20米的伞状反射镜,将宽4公里,2~3倍满月亮度的光带扫过欧洲好几个国家。由此人们设想,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配置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由直径为数百米的十几个反射镜组成。反射镜面用镀铝涤纶薄膜等材料制成,能百分之百地反射太阳光,在夜间把太阳光反射到地面,为城市和野外活动提供照明。它的亮度可达满月的10倍,每平方公里的受照区每年可节约200吨石油。最近,在上海市郊的一间实…  相似文献   

15.
过去,人们向往天空,羡慕飞鸟在空中翱翔。现在人们已经飞出地球,走向太空。在离开地面三百多公里的太空,没有空气,也没有地球的引力,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里的宇航员是怎样生活的呢?最近美籍华人王赣骏博士乘坐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遨游太空回来,七月中旬来中国访问期间,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少年月刊》2015,(6):34-35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运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它获得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他星球,就需达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为了使太空飞行器达到这个速度,运载火箭必须提供相当大的推力。因为运载火箭上带有推进剂、发动机等沉重的"包袱(fu)",按目前  相似文献   

17.
月亮经过“包装”可增强亮度俄罗斯利用卫星反光原理,将一道微弱的人造月光反射到地球,因此有人产生灵感,借助这个原理,拟了一个扩大利用月光的方法。灵感的来源,是月光只能反射5%的阳光,如果它能像氧化镁一样反射95%的阳光,那么亮度将是目前的20倍。最初,...  相似文献   

18.
<正>协助宇航员一起执行任务的“电子狗”,从地球直通太空站的“太空电梯”,让宇航员可以随时休眠的“休眠仓”……这些都是科幻电影中所展现的人类太空科技的未来。从这些科幻场景中可以看出,人类对宇宙非常向往,探索太空一直是人类科学进步史上的重要课题。说到中国的太空探索之路,不得不说到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闵桂荣。  相似文献   

19.
太空电梯     
未来,在运行于太空轨道上的同步卫星和地球之间有一台“电梯”,电梯由人造复合纤维缆索拴住。人们想遨游太空、想登月的话,走吧,进入太空电梯就行了。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们准备建造通天的太空电梯,直接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宇航员或太空旅游者送上太空。缆绳直达空间站:太空电梯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太空电梯的构造很简单,主体是一根连接在空间站和地球表面的缆绳,让类似地铁列车的装载箱沿缆绳行驶。“缆绳从地表向太空延伸,长度将近10万千米。一端将连接在太平洋的海面基地上,另一端将固定在太空中绕地球运行的物体上,如空间站等。和大多数公共交通工具一样,电梯上的装载箱将设置成双向对开,并在适当的地方安装站台”,以方便乘客和货物的上下。激光提供动力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材料和电梯运行的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