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汉语里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离合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离合词的教学是一个跨度较大,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遵循明确离合词内部差异,确定教学重点;改善教材标注方式,增加课后练习;针对各类型偏误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和练习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针对留学生高合词使用的偏误情况,分别从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教材编写以及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留学生更好地掌握与使用现代汉语离合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大学预科学生离合词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对离合词的扩展式进行分类并对不同扩展式的语用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以解决学生离合词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离合词是一类特殊的词,其中间可插入其它成分,而这一特点与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在很大区别。在教学中,不重视离合词教学,造成学生使用中种种偏误。作为汉语教师,应了解离合词的特点,分析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从而在教学中尽量避免或减少偏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离合词是不是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我国对外汉语界关于离合词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评述,并提出,离合词是集词和词组于一身的语言单位,缺乏统一的语法特征,不能因为它具有词的性质就否定它兼有的词组的功能。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词组方面的问题。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离合词的统计数字的平均值来看,离合词中词化的部分也并未占多数。因此,不能把离合词归入词。  相似文献   

6.
石岱 《华章》2013,(23)
离合词作为现代汉语一种特殊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本文从分析离合词的扩展形式出发,对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经常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内外对比,发现离合词独具的特殊用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类词--离合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离合词的分析、界定,提醒汉语教师在教学时注意这一类词,并提供了一些方法,仅供教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离合词的特点,通过总结初级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类型,在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策略,总结研究意义,以期对汉语离合词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离合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离合词是指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这类词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则为一个短语。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因为它能“离”也能“合”,把词法和句法交织在一起,与其它词语很不相同,因此很受关注,同时看法的分歧也很大。有关这一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已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从离合词的命名、结构特点、鉴定标准、语法特点、扩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离合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汉语学习者在进行离合词的学习时往往困难重重,然而汉语教学界目前尚未提出科学、系统的离合词教学法.针对这一点,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宾式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比较复杂的词汇集合,其内部不是一个均质的系统,它们在某些语法特征上存在着细微差异。根据离合词表示动作过程结构的差异,其带时量成分的扩展形式存在“V (了) 时量 N”和“V N 时量 (了)”两种。以说话人现在的时间点为参照点,两种时量成分的位置反映了离合词不同的时间结构。  相似文献   

12.
离合词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离合词的类型,着重探讨离合词尤其是动宾式和动补式离合词产生的原因,以期对当前的语法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生活的发展,带来词汇的变化.汉语动词系统增加了一大批新成员.过去的语法书说"动宾结构"不能作它动词,不能带外宾语.该文列举了124条例句,说明动宾结构充当它动词,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手语空间方向动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手语中的空间方向动词包括多向动词和单向动词两类.多向动词具有多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或者以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多向动词往往同时,也是多平面的.单向动词从语义上来讲只有一个方向,与其语义一致,单向动词的手形运动方向也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汉泰常用心理动词"■■(爱)、■■■(怕)、■■(想)"的语义语法对比研究发现:它们的基本意义相同,但汉语词存在引申义和扩展义,而泰语则没有;它们语法明显的差异是程度副词在中心语前后的情况不同,所带宾语和带动态助词情况不同。泰国学生汉语常用心理动词"爱、怕、想"偏误的主要原因是语际迁移、语内迁移和回避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6.
英语动词具有屈折式形态变化的特征。对这一形态变化在英语语法当中的四种具体体现:时态、语态、语气、分词和动名词在汉译时的具体处理上作比较深入的探讨,旨在翻译过程中引起译者的注意,从而译出准确无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7.
能愿动词的否定用法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产生偏误的多发地带,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能愿动词否定用法的偏误多出现在4个方面,即能愿动词句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误用;否定词在能愿动词句中的位置出现偏误;能愿动词否定句语义理解的偏误;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其中,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偏误率最高,尤其是在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言语的生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实际使用的句子总是有语境的、相同的语法形式 ,在不同语境中体现不同的功能。动词能重叠使用是现代汉语的一大特色 ,集构句功能、表意功能于一体。文章试图在分析重叠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与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动词重叠的翻译不可停留在词汇层级上 ,而应以语篇为翻译单位 ,以意义与功能等值为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9.
“动、形转名”即动词、形容词活用名词,是古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对处于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是否活用名词,不应持全盘肯定,全盘否定或持回避态度,应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当动词、形容词处于主、宾语位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显层关系意义相同时,其隐层关系意义则成为其是否活动为名词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句法演变过程中有一种规律,这就是"强性动作动词的优先充谓律",它会造成原有句子结构的变化,甚至会促发新型句法成分的产生,汉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动相补语、可能补语、多种有标记被动式、助动词的产生都与这种规律的作用有关。"汉语强性动作动词优先充谓律"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