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各地中小学校积极实行校长负责制。我就此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有人把校长负责制理解为“一长制”,集权于校长一身,“个人说了算”。这就造成一些校长个人专断,影响团结,不利于群策群力办好学校。因此,当前怎样当好  相似文献   

2.
在校长的岗位上,曾经一度为学校管理的“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感到困惑:校长“有为而治”,凡事事必躬亲,能够有效地调节、监控学校的发展进程和中层干部的日常管理行为。并且能够确立校长个人的绝对权威地位,提高校长决策的执行力,使校长容易将自己心中的“学校发展蓝图”付诸于管理实践,做到学校政令的畅通无阻。但是,“有为而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专业化视野中校长角色的定位及培训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当代专业化视野中,我们必须确立中小学校长适宜的角色定位,即校长是领导、经营、管理、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和促进学校发展的研究。校长培训直接的目标是校长个人素质的提高,终极目标是学校的发展。培训对校长个人来说既更新了教育观念,又是校长个人素质和能力重新组合的过程,对学校来说,“校本战略规划”是培训内容的创新。变革培训方式,培训评价以“导”为主,“督”、“导”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重视校长专业组织对校长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国内外校长领导力研究的文献梳理和对北京市五位高中校长的深度访谈,探索校长建立良性“校长-学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良性“校长-学生关系”包含情感连接和合作关系两个主题,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与个人成就,也能有效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校长的职业经历与学校外部环境因素成为影响“校长-学生关系”良性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校长可通过主动融入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多维连接,进而在学校育人文化建设中成就良性“校长-学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部分学校试行“校长负责制”,使这些学校获得了生机,使那些至今还未实行这种变革的学校看到了希望。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学校的改革将会冲破教学领域,步子变大,向更加纵深的层次发展。而在这种发展中,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即由“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转向实行党支部保证监督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学校改革关键性的一步。不言而喻,校长负责制的实行,会扩大校长个人的权力。如何正确行使这种权力,显然,首先要求校长在德、才、识、谋、体各方面都要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6.
金艳 《山东教育》2010,(3):64-64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校长能够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然而,好校长的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应该具有“低三下四”的品质。只有具备了“低三下四”的校长才能受学生的爱戴、教师的拥护、社会的认可,展示出领导人格的魅力,也就实现.了校长个人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7.
权威是一种使人信服的力量。校长的权威,首先体现于良好的形象。教育界流行一种说法:“一个好校长,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了一个校长形象的影响力。一、高尚人格,立威的根本人格是个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对教职工会产生一种“磁场”,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校长必须强化自己的人格力量。校长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不断丰富自己的德、才、学、识,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把自己的才华能力真正用到工作上,勤政廉洁,一身正…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对一校之成败、进退、兴衰的影响之深,实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校长,除了职位、权力所带来的强制性支配力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高尚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和统率师生。那么,校长的人格魅力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所谓校长的人格魅力,是指校长的为人、决策、管理等在师生中形成的威望和信赖度,是校长的性格、气质、能力、思想道德的总和。只有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校长,才能以德服人,以才领人。新形势下的校长必须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来培养个人素质,使自己形成符合…  相似文献   

9.
论坛,已成为学术交流切磋的常用形式; 同样,论坛也已成为大家探讨教育问题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近日,由北郊学校校长郑杰发起的“民间教育家论坛”使我们看到了这位“另类”校长的“另类”论坛观。5月中旬,郑杰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向他的朋友们发出邀请,共同参加首届“民间教育家论坛”。6月初,40多位中小学校长在得到消息后从杭州、宁波、武汉、山东、东北等地汇聚到一起,共同见证了首届“民间教育家论坛”。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个性化培训”?“个性化培训”是以校长个人自身素质状况为基础,以学校发展工作要求为背景,实现校长个人发展与学校工作发展同步进行的培训过程。培训部门在“个性化培训”中不再是安排授课,完成规定的内容、学时,培训教师也不再是完成学科知识的讲授要求,而是为满足校长和学校解决问题的需求进行共同设计、实施。培训部门要根据实际准确把握校长和学校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流的学校必然有一个一流的校长,一流的校长必然要有一流的“德”。相反,校长如果缺失了某些“德”,学校必然一团糟。作为精神内核,“德”对校长个人和学校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管理个人知识是校长在管理行为和对具体环境的回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个人的、实践的和隐性的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与管理情境不可分离。校长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发掘教育管理个人知识,而教育管理个人知识增长远不止于关于命题性事实的一种累积。为此,校长培训的重点要转向个性化,围绕“教育管理个人知识”主题将理论理解、实践反思、课题研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3W”网络的运用,它不仅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偌大的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零距离交流与对话。这就是“3W”的魔力。这里说校长的“3W”则指的是“What,Why,How”,即校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出此话题似乎有幼稚之感,其实不然。就目前看,确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长并不了解“3W”,更缺乏真正理解和很好的践行。因此.笔摁就此谈一点个人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校长如何成长?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有人说校长在读书中成长,因为读书能滋养人的心灵,能提高人的品位;有人说校长在思考中成长,因为“我思故我在”,思考使人深刻;有人说校长在实践中成长,因为“行为知之始”,实践之树常青。我认为这些说的都有道理,都能给人启迪。但我个人认为,研究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必然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研究者,必然是思考的行者,是探索的行者,是总结的行者。研究,使校长走向教育家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校长培训要注意教育管理个人知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管理个人知识是校长在管理行为和对具体环境的回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个人的、实践的和隐性的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校长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发掘教育管理个人知识,而教育管理个人知识增长远不止关于命题性事实的一种累积。为此,校长培训的重点要转向个性化,围绕“教育管理个人知识”主题将理论理解、实践反思、课题研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人格魅力等领导力都影响学校团队发展和学校品牌形成。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这就需要校长有善着力,并以此提升团队执行力。一、着力自身,强担当一个人对事业没有热情,对工作没有激情,对追求目标没有豪情,就缺少活力,干事就没动力。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7.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07,(17):53-54
校长如何成长?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有人说校长在读书中成长,因为读书能滋养人的心灵,能提高人的品位;有人说校长在思考中成长,因为“我思故我在”,思考使人深刻;有人说校长在实践中成长,因为“行为知之始”,实践之树常青。说法都有道理,都能给人启迪。但我个人认为,研究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必然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研究者,必然是思考的行者,是探索的行者,是总结的行者。研究,使校长走向教育家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活动中心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校长是学校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校长角色、校长工作的性质和学校的环境正处在迅速变化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多”;“校长需要有机会进修提高,和就职前一样,校长也有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校长也应该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9.
试论校长个人素质与学校管理效应鄂州市鄂城区花湖乡函授站胡琼英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校长的作风直接影响着学校校风.校风是校长工作作风的缩影。尽管影响校长工作作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最直接的因素是校...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词典》对“人格”的义项界定为三种:一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二是指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三是指人的“道德品质”。而“魅力”是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校长的人格魅力就是校长的性格、气度、道德、品质等个人综合素质在领导和管理学校事务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号召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