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慧青 《海外英语》2015,(2):51+108
格雷玛斯的叙事语法是一种既有固定的结构规则又有灵活的操作法则的符号学模式。用它去分析《海的女儿》可以挖掘简洁语言背后隐藏的叙事结构。在叙事结构上,通过小人鱼对爱情和不灭灵魂的追求与人鱼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的深层对立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该方法将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发现之前所忽略的深层含义,感受作品的魅力,从而对作品产生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小人鱼》和《丑小鸭》是安徒生童话里具有互文性质的作品,其一悲一喜的结局以及各自不同的隐喻,互证了作者对小人鱼异化自己的生命本质去追寻人类灵魂与爱情幸福的否定,进而批判了人类社会中的生命扭曲,提倡顺应自然及尊重儿童生命本质。在当代背景下,正确解读《小人鱼》的这一深层意蕴对于引导儿童健康成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常仕璇 《海外英语》2014,(7):163-164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独特叙事艺术,特别是在叙事结构和叙述视角、叙述风格上的创新,赋予作品巨大的魅力,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杰作。该文重点从作品的叙事艺术入手,分析作品在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叙事风格上的突出特点,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解读,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叙事分析是一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本分析方法.普洛普的直线式叙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叙事分析、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分析是三种经典的叙事分析理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能指和所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这三组概念体现了叙事分析二元对立的逻辑框架.叙事分析应用于教科书研究,有助于分析教科书中的叙事文本.教科书叙事分析是一种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系统分析,也是一种符号学分析.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对语文课文《祝福》的叙事角色、叙事程序和叙事意义进行全面探讨,能够揭示出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深层结构和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5.
叙事分析是一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本分析方法.普洛普的直线式叙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叙事分析、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分析是三种经典的叙事分析理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能指和所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这三组概念体现了叙事分析二元对立的逻辑框架.叙事分析应用于教科书研究,有助于分析教科书中的叙事文本.教科书叙事分析是一种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系统分析,也是一种符号学分析.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对语文课文《祝福》的叙事角色、叙事程序和叙事意义进行全面探讨,能够揭示出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深层结构和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6.
叙事学是以结构主义为基础而出现的一个学派。俄国学者普罗普的“叙事功能分析法”则是叙事学中较早的一种理论。作品的深层结构可以让我们了解作品形成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7.
刘辛 《文教资料》2014,(24):9-11
本文在选取因果关系角度的国→家→人的情节结构动力整体框架层面和人物动力角度的具体情节结构动力层面对《金瓶梅词话》作品背后蕴藏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深层意蕴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金瓶梅词话》的叙事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的离合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格雷马斯 ,曾把民间故事等叙事文学的结构归纳为契约型、完成型、离合型三种突出模式。离合模式是《聊斋志异》多种叙事模式中较为常用的一种 ,这是传统的圆形思维在作品中的反映 ,更是作家关注人生命运、渴盼美好生活的深层写照。  相似文献   

9.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善于运用象征叙事的小说家。在其新历史小说创作中,象征叙事表现为小说意象呈现出美术结构;通过对女性性征的描绘建立女性崇拜图腾象征世界;小说结构具有整体象征的“原型”审美等特点。莫言新历史小说的象征叙事,使其作品超越了文本表层对历史的叙述和反思,在深层指向上蕴含着对原始生命力赞美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0.
《伤逝》是鲁迅作品中一篇比较特别的小说,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并且依托丰富、多样的艺术性使二者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结合。从小说叙事话语的多义性、叙事情感的丰富性和叙事视角的独特性诸角度对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1.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引领者,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他在多部作品中展露的叙事方式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追捧和关注。从叙事方式的结构性来看,菲茨杰拉德在其作品中嵌入了多元化叙事结构,运用了外围一结构式,平行一结构式,全元一结构式三种叙事方式。小说中三种叙事方式叠加使用,揭示了人物活动的内心世界,升华了小说主题寓意。  相似文献   

12.
现代作家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围城意识”进入家族文本空间,形成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围城叙事”是现代家族小说的叙事总模式,这种叙事模式决定了家族小说的深层结构和叙事主链的同构性。历史寓言叙事模式、全息影像叙事模式和个人心史叙事模式是“围城叙事”的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二元对立价值体系已广泛用于文学文本的解析,成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指导。它注重对作品文本内在结构的分析,即找出作品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把目光集中在作品构成和规律的整体把握上,以便更好地抓住作品的本质及深层意义。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将叙事结构二元化,通过特定的对立和矛盾冲突,在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中逐步展开了主人公"勇气——迷茫——勇气"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即迷茫的思想与压力下的勇气并存,交替出现于作品中。这种交替出现的双重主题,巧妙地表达了"迷茫中的勇气"这一鲜明的主题思想,展示了海明威精湛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4.
格非是先锋小说作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作品在突破小说传统叙事模式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在短篇小说《青黄》中,格非娴熟驾驭内聚焦叙事方式,为小说设置了一连串的悬念,并利用读对聚焦人物眼光的高度认同,形成全跌宕起伏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他还运用对情节的“解构”、“错时”、“阐释空缺”等叙事技巧开掘作品深层的主题意义,体现了对传统的突破,也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5.
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简洁而干净,它是余华转型后叙事尝试的一个极致。许多叙事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其中运用得最为成功的就是重复叙事,其重复叙事不仅是小说结构的手段,也是构成细节的主要手法,并造就了作品一种无尽的意蕴:形式的审美和主题的深邃。本文拟从主题事件的重复,对白的重复以及细节的重复这三个角度来分析小说重复叙事外在的形式美中蕴含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6.
叙事本质上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言语行为系统。叙事行为包括真实世界的与虚拟世界的,即作者对读者实施的言语行为与作品中人物之间实施的言语行为。对应于言语行为三分法,叙事也可分为三个相对应的行为:(1)它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读者、作品内人物的听者表达了一系列叙事命题,这可视为双重性言内行为;(2)它表达出了叙事人(包括作品内人物的言者)的深层交际意图,这可视为双重性言外行为;(3)它是作者和读者、作品内人物之间的双重性的双方互动过程,能够引起读者、作品内人物的听者的情感共鸣,这可视为双重性言后行为。叙事形式可分为对白、独白和旁白三种,每种形式的言语行为分析图式各不相同。作为一个系统,叙事是由一个个微观言语行为组成的行为序列,在序列中起统领性作用的微观言语行为决定了整个宏观言语行为的核心意图。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叙事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强对作品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对语言教学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进 《考试周刊》2010,(12):28-29
本文以严歌苓作品中的叙事意象为着眼点,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意象——辫子,透过对这一意象的解读来梳理行文脉络、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透视意象背后隐含的意义与情感,解析意象在叙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锐小说叙事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小说作品的叙事结构极有特色,综合来看,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即钟摆式结构、众星拱月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和多线并置式结构。通过对李锐小说叙事结构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隐藏在文本结构背后的丰富意蕴和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丢失—寻找"主题探索凡一平都市小说的叙事结构,发现:其表层结构包括了"丢失—寻找—回归初始"和"丢失—寻找—彻底失去"两种叙事模式;在深层结构中,凡一平则通过小说人物的"寻找"来实现自己的寻找,即他通过人物的选择来演绎都市生存中人的异化,通过人物的人性流失来探索人异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结合故事时代背景和作相关经历,通过对《红字》中主要场景“森林”,“示众台”的表层和深层的叙事结构分析,揭示出作品的深层次涵义,即寻求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永远的自省中寻求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